住宅小区网络系统方案网络工程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50 100 50 100 507 50 50 100 50 100 506 50 50 100 50 100 505 50 50 100 50 100 504 50 50 100 50 100 503 50 50 100 50 100 502 50 50 100 50 100 501 50 50 100 50 100 50总计 5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是由建筑物各管理间至各工作区之间的电缆构成。 为了满足高速率数据传输,数据、语音传输选用五类非屏蔽四对双绞线。 各楼层所需水平电缆长度统计如 下表: 数据点、语音点水平电缆长度统计表 楼层 数据点、语音点合计 平均电缆长度(米)每层水平电缆长度(米)10 100 22509 100 22508 100 22507 100 22506 100 22505 100 22504 100 22503 100 22502 100 22501 100 2250共计 1000 22500 备注: 网络工程 课程设计 16 ①每根水平电缆平均长度按(最长+最短)247。 2 +2*楼层高计算。 ②每标准箱为 1000英尺( 305米)。 ③ 22500米247。 305米 /箱 =,订 74 箱非屏蔽双绞线。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连接水平电缆和垂直干线。 是综合布线系统中关键的一环,常用设备包括快接式配线架、理线架、跳线和必要的网络设备。 数据系统层管理间设备配置表 楼层数据点24口配线架32口配线架1U理线架6U壁挂机架6口光纤交接箱ST耦合器1米尾纤2米SC/ST双芯跳线10 50 1 1 2 1 1 6 6 19 50 1 1 2 1 1 6 6 18 50 1 1 2 1 1 6 6 17 50 1 1 2 1 1 6 6 16 50 1 1 2 1 1 6 6 15 50 1 1 2 1 1 6 6 14 50 1 1 2 1 1 6 6 13 50 1 1 2 1 1 6 6 12 50 1 1 2 1 1 6 6 11 50 1 1 2 1 1 6 6 1共计 500 10 10 20 10 10 60 60 10 语音系统层管理间设备配置表 楼层 语音点1 9 1 1 0 型2 0 0 对配线架1 9 1 1 0 型1 0 0 对配线架1 9 1 1 0 型理线架 1 1 0 型1 对插头( 个) 1 对软跳线10 50 1 2 4 100 509 50 1 2 4 100 508 50 1 2 4 100 507 50 1 2 4 100 506 50 1 2 4 100 505 50 1 2 4 100 504 50 1 2 4 100 503 50 1 2 4 100 502 50 1 2 4 100 501 50 1 2 4 100 50共计 500 10 20 40 1000 500 网络工程 课程设计 17 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设备间与各层管理间的干线构成。 其任务是将各楼层管理间的信息,传递到设备间并送至最终接口。 垂直干线的设计必须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同时又能适合用户今后的要求。 为达此目的,我们采用 6芯多模室内光缆,支持数据信息的传输,采用5 类 25 对非屏蔽电缆,支持语音信息的传输。 数据主干光纤长度统计表 楼层 层高 6芯多模室内光缆根数 6芯多模室内光缆长度(米)10 27 1 429 24 1 398 21 1 367 18 1 336 15 1 305 12 1 274 9 1 243 6 1 212 3 1 181 0 1 15共计 10 285 语音主干电缆长度统计表 楼层 层高 5类25对大对数根数 5类25对大对数长度(米)10 27 2 679 24 2 618 21 2 557 18 2 496 15 2 435 12 2 374 9 2 313 6 2 252 3 2 191 0 2 13共计 20 400 备注: ①每标准 UTP25对电缆轴 1000英尺( 305米)。 网络工程 课程设计 18 ② 400 米247。 305 米 /轴 =,订 2轴。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中心单元,计算机中心设在一层,电话主机房设在一层。 实现每层楼汇接来的电缆的最终管理。 计算机中心设备统计表 序号 种类 数量1 19 ”24 口光纤交接箱 1套2 19 ”48 口光纤交接箱 1套3 ST 耦合器 60个4 1米 尾纤 60条5 2米 SC /S T双 芯跳线 10条6 36 U机 柜 1套 电话主机房设备统计表 序号 种类 数量1 19’ ’110 型100 对配线架 1套2 19’ ’110 型200 对配线架 2套3 19’ ’110 型理线架 5个4 110 型1对 插头 1000个5 1对 软跳线 500 米6 19’ ’机柜(36U ) 1套 管线方案 原则上尽量利用大厦已经铺好的管路,对不满足布线 要求的管路,需重新铺管的部位,应尽可能减少对建筑环境的破坏。 网络工程 课程设计 19 水平子系统布线要求 水平子系统连接配线间和信息出口。 水平布线距离应不超过 90米,信息口到终端设备连接线,和配线架之间连接线之和不超过 10米。 两种走线方式 : ⑴采用走吊顶的轻型槽型电缆桥架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 为水平线缆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的装配式槽型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金属桥架,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竖井引向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在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 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布线是放射型的, 线路量大,因此线槽容量的计算很重要,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缆的直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 即:线槽的横截面积 = 水平线路横截面积 3 线槽的材料为冷轧合金板,表面可进行相应处理,如镀锌、喷塑、烤漆等,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 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需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配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转弯自如。 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金属桥架及分配线机柜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如不能确定信息出口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线缆盘在吊顶内的出线口,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 引到信息出口。 ⑵采用地面线槽走线方式 这种方式适应于大开间的办公间,有密集的地面型信息出口的情况,建议先在地面垫层中预埋金属线槽或线槽地板。 主干槽从弱电竖井引出,沿走廊引向设有信息点的各房间,再用支架槽引向房间内的网络工程 课程设计 20 信息点出线口,强电线路可以与弱电线路平等配置,但需分隔于不同的线槽中,这样可以向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包括数据、话音、不间断电源、照明电源出口的集成面板,真正作到在一个清洁的环境中,实现办公自动化。 由于地面垫层中可能会有消防等其它系统的线路,所以必须由建筑设计单位根据管线设计人员提出要求,综合个 系统的实际情况,完成地面线槽路由部分的设计,线槽容量的计算应根据水平线的外经来确定。 即:线槽的横截面积 = 水平线路横截面积 3 管理子系统设计建议 管理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的灵活性,室内照明不低于 150Lx,室内应提供 UPS 电源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 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 300W,管理子系统(配线室)应尽量靠近弱电竖井旁,而弱电竖井应尽量在大楼的中间,以方便布线并节省投资。 设备室的环境条件如下: 温度保持在 827 摄氏度之间 湿度保持在 30%50%之间 通风良好,室内无尘 第三章 网络 拓扑结构 . 目前常用的数据网络拓扑结构有三种,它们是环形、总线形和星网络工程 课程设计 21 形结构三种。 、环形拓扑结构 网络的一个例子是令牌环局域网,它的传输速率为 4Mbit/s 和16Mbit/s,这种网络结构最早由 IBM 推出,但现在被其他厂家采用。 在令牌环网络中,拥有 \令牌 \的设备允许在网络中传输数据。 这样可以保证在某一时间内网络中只有一台设备可以传送信 息。 、总线形拓扑结构 总线形拓扑结构是局域网主要的拓扑结构之一。 总线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易于扩展,可靠性较好。 总线形拓扑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 总线型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采用的是“共享介质”方式; 所有结点都连接到一条作为公共传输介质的总线上; 总线传输介质通常采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 所有结点都可以通过总线传输介质以“广播”方式发送或接收数据,因此出现“冲突( collision)”是不可避免的; “冲突”会造成传输失败; 必须解决多个结点访问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问题。 总线形网络使用一定长度的电缆,也就是必要的高速通信链路将设备连接在一起。 设备可以在不影响系统中其他设备工作的情况下从总线中取下。 总线形网络中最主要的实现就是以太网,它目前已经成为局域网的标准。 连接在总线上的设备通过监察总线上传送的信息来检查发给自己的数据。 当两个设备想在同一时间内发送数据时,以太网上将发生碰撞现象,但是使用一种叫作载波侦听多重访问 /碰撞监测 (CSMA/CD) 的协议可以将碰撞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星形拓扑结构 在出现交换式局域网( switched LAN)后,才真正出现了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统一的星形拓扑结构。 交换局域网的中心结点是一种局域网交换机。 在典型的交换局域网中,结点可以通过点对点线路与局域网交换机连接,局域网交换机可以在多对通信结点之间建立并发的逻辑连接。 星形网的组成通过中心设备将许多点到点连接。 在电话网络中,这种中心结构是 PABX。 在数据网络中,这种设备是主机或集线器。 在星形网中,可以在不影响系统其他设备工作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地增加和减少设备。 综合上述 ,按组网规则,规划网络要规划到未来的三到五年。 并且在未来,公司的电脑会不断增加。 比较三种结构,星形连接在将用户接入网络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当系统不断发展或系统发生网络工程 课程设计 22 重大变化时,这种优点将变得更加突出,所以选择星形网络最好。 具体网络拓扑结构如下页所示: 一区 四区 五区 三区 二区 带双网卡的网络 服务器 1 中心交换机 网络服务器 2 带路由功能的VDSL Modem 二级交换机 PC PC PC PC PC 二级交换机 PC PC PC PC PC 二级交换机 PC PC PC PC PC 二级交换机 PC PC PC PC PC 二级交换机 PC PC PC PC PC 网络工程 课程设计 23 网络拓扑图 第四章 防御系统 设计原则 针对网络系统实际情况,解决网络的安全保密问题是当务之急,考虑技术难度及经费等因素,设计时应遵循如下思想: 1.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2.保持网络原有的性能特点,即对网络的协 议和传输具有很好的透明性; 3.易于操作、维护,并便于自动化管理,而不增加或少增加附加操作; 4.尽量不影响原网络拓扑结构,同时便于系统及系统功能的扩展; 网络工程 课程设计 24 5.安全保密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一次性投资,可以长期使用; 6.安全与密码产品具有合法性,及经过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认可或认证; 7.分步实施原则:分级管理 分步实施。 安全策略 1.采用漏洞扫描技术,对重要网络设备进行风险评估,保证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