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内容摘要:
施方案、课例、案例、论文。 (二)实践阶段。 ( 2020 年 2 月 2020 年 7 月) 制定计划。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提出本阶段的工作计划。 围绕课题开展各类研究活动 ( 1)课题组成员在观察提炼的基础上开展行动研究: 第一步:调 研 —— 通过上课、听课进行观察; 第二步:提炼、设想、质疑、反思 —— 提炼课堂提问各种方式,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行动研究:一是假设课堂教学提问的各种方法,运用教学的实际行动进行实践,印证各种课堂提问方法的有效性;二是对发现的课堂教学提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提出对策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 第三步:研究、总结 —— 学习相关历史思维理论,对比研究课堂提问教学实践中各种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理性思考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的根源,总结前一阶段行动研究,明确下一阶段研究的目标。 ( 2)课题组在调研的基础上,沟通、交流、探 索行动对策方法,推进课题研究: 第一 步: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为研究寻找理论支撑点; 第二步: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研,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探索行动研究的对策方法; 第三步:组织研讨活动,在搜集整理教师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对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修正意见; 第四步:总结归类、提炼经验,思考推进、改进措施; 组织实验观摩及阶段性实验经验交流会。 成果名称及其形式:实验报告、阶段性总结、课例、案例、论文汇总、教育叙事等。 (三)总结阶段。 ( 2020 年 9 月 —— 2020 年 12 月) 制定计划。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提出本阶段的工作 计划。 论文交流。 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第二阶段撰写的论文。 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完成专题论文撰写。 撰写研究报告。 结题鉴定。 总结推广 本课题自立项已近一年,按照课题组制定的实施方案,计划 2020 年底结题。 现把一年来开展的研究总结如下: 一 、在课题的启动阶段: 2020 年 5 月 25 日在银川十五中西校区召开课题组会议,区教育厅教研室主任夏正建指导成员将所思所想转化为行动研究,聚焦课堂教学。 课题组负责人何晓兰老师向各成员提出具体要求,如抓住追问来预设问题和发现问题, 用小专题的方式进行行动研究 ,关注课堂提问的数量和质量等等。 同时此次会议还确定六位做课人来承担本课题的课例研究任务,分别是银川三中的杨华琼老师、十二中的杨芹老师、十五中的刘晓燕老师、银川回中的武进虎老师、满春中学的马永萍老师和掌政中学(后调入银川九中)的周彦彪老师,共 6 位。 2020 年 8 月 28 日,由自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
相关推荐
的选择 齿轮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零件。 齿轮传动通过轮齿互相啮合来传递空间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并可以改变运动的形式和速度。 齿轮传动使用范围广,传动比恒定,效率较高,使用寿命长。 齿 轮轴 材料的选用 根据齿轮轴的工作条件,要求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9 及性能来确定。 主要是 工作时载荷的大小 ,转速的高低及 齿轮的精度要求来确定的。
的信息进行 验证 , 具体要求参 考练习一。 (6) 添加页面加 载事件代码 , 页面首次加 载时初始化 步骤 3 中的 出生年 (DropD ownList1)月 (DropD ownLi st2)的两个下拉 列表框 , 定义一个全 局数组用来 存储节日名 , 并在页面加 载事件中赋 值。 代码如下: g[13, 32]。 Args e) { int i。
育教学的价值与行动取向,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体会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途径和模式,并使其明白整合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和终身学 习的意义,从而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全面提高学习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研究内容 1.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整合进程中大量“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分析,我们深刻领悟到
考试(网络)培训 完成 20 人次行业、企业计算机应用培训 完成 60 人次行业、企业计算机应用培训 4 教学资源共享 完成主干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建设 优化主干课程教学资源 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准备工作 完成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 3. 建设措施 ( 1)深化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在指导学生实习、顶岗实习、教师科研、技术合作与推广、就业等方面全面合作。 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
1)调用取键值函数,看是否有键按下,如果没有返回键值 0; 2)如果有键按下,延时消抖,再判键是否真的按下,如果没有返回键值 0; 3)如果真的按下,保护键值,等待按键松开返回对应的键值。 ( 5)显示函数流程图如图 8所示。 调 延 时 1 m s 函 数d i s p l a yB Z = 0 ?送 P . 段 控 码送 低 位 位 控 码调 延 时 1 m s 函 数送 百 分 位 段 控
与协议企业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共建“电务工程学院”,把企业引入学院,把课堂开到现场,实现校企在人才培养、资源、技术、师资、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 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专业指导委员会有效运行。 ( 2)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加强与广铁集团、长沙地铁、广州地铁等企业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