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夏镇赵艳内容摘要:

程理念与旧课程有什么区别,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其次,要研究高效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评价、课堂要求、以及管理等。 研究教材、学生和教学设备。 首先要研究教材,因为教材是渗透新课程理念的载体,是新课改的表形物,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造的理论基础。 其二,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要分析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 、意志、情感等。 其三,是研究学校 6 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验材料的准备等。 这些都会影响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研究学法。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 — 独学、对学、群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研究教法。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运用什么样的课堂优化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效学习。 (三)课题研究 假设 通过探索新的 课堂教学模式 , 提高 课堂 教学 效率; 新的 课堂教学模式 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获取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情感得到正面提升。 课题研究使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课改执行力得到提升,专业发展上新台阶。 (四) 课题 创新之处 构建独具我校特色的个性高效课堂。 探寻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高效课堂的制度保障等。 7 五、 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每个年级开设 2 个实验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探索 ,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 重点探索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 模式。 由教研组长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 模式 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课程标准》、主体教育论、素质教育理论、多元智力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理论等是我们需要广泛涉猎的理论营养。 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理论学习、课题思想的实践,教学过程的检查、评价等活动,检验研究成果,探讨和修订研究重点和方向。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育调查法:根据实验需要采用问卷、访谈、测评等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寻找 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效率影响的规律。 个案研究法:通过年级个案、班级个案、个体个案的追踪分析,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成效。 六 、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 2020 年 5 月 —— 2020 年 5 月,共分为五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 2020 年 5 月 — 2020 年 8 6 月) 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 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 2020 年 7 月 — 2020 年 8 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