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架支撑系统模板施工方案(最新整理by阿拉蕾)内容摘要:

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 F = =。 一、梁底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简支梁计算。 :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kN/m): q1 = =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m): q2 = (2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3 = = 8 经计算得到,木方荷载计算值 Q = (+)+ = 、挠度、抗剪计算 1 2 2 0 0 . 4 6 k N 0 . 4 6 k N 5 . 2 5 k N / mA B 木方计算简图 0 . 6 8 00 . 0 0 0 木方弯矩图 () 0 . 0 0 04 . 7 6 4 木方变形图 (mm) 1 . 3 8 1 . 3 80 . 9 20 . 9 21 . 3 8 1 . 3 8 木方剪力图 (kN)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 N2=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木方 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9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别为 : W = ; I = ;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106/=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满足要求 ! (2)木方抗剪 计算 [可以不计算 ]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 (2 50 80)=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 (3)木方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 ,满 足要求 ! 二、梁底托梁的计算 梁底托梁选择三榀门架的跨度作为一计算单元。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9 0 0 9 0 0 9 0 0 1 . 3 8 k N 1 . 3 8 k N 1 . 3 8 k N 1 . 3 8 k N 1 . 3 8 k N 1 . 3 8 k N 1 . 3 8 k N 1 . 3 8 k N 1 . 3 8 k N 1 . 3 8 k N 1 . 3 8 k N 1 . 3 8 k N 1 . 3 8 k N 1 . 3 8 k N 0 . 0 9 k N / mA B 托梁计算简图 0 . 4 4 80 . 5 6 9 托梁弯矩图 () 10 0 . 6 3 30 . 0 4 3 托梁变形图 (mm) 2 . 8 52 . 8 51 . 4 7 1 . 4 50 . 0 8 0 . 0 61 . 3 2 1 . 3 42 . 7 2 2 . 7 44 . 1 14 . 22 . 8 02 . 7 81 . 4 1 1 . 3 90 . 0 10 . 0 11 . 3 9 1 . 4 12 . 7 82 . 8 04 . 1 24 . 1 12 . 7 4 2 . 7 21 . 3 4 1 . 3 20 . 0 6 0 . 0 81 . 4 5 1 . 4 72 . 8 52 . 8 5 托梁剪力图 (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 截面惯性矩 I = ;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 106/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满足要求 ! (2)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 ,满足要求 ! 三、门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门架的荷载包括门架静荷载与上面托梁传递荷载。 1 门架静荷载计算 门架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 (kN/m) 门架的每跨距内,每步架高内的构配件及其重量分别为: 门架 (MF1219) 1榀 交叉支撑 2副 2 = 水平架 5步 4设 4/5= 11 连接棒 2个 2 = 锁臂 2副 2 = 合计 经计算得到,每米高脚手架自重合计 NGk1 = / = (2)加固杆、剪刀撑和附件等产生的轴向力计算 (kN/m) 剪刀撑采用 ,按照 4步 4跨设置,每米高的钢管重计算: tg =(4 )/(4 )= 2 (4 )/cos /(4 )= 水平加固杆采用 ,按照 4步 1跨设置,每米高的钢管重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