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订书机方案设计内容摘要:
机构 4 动比 ,并用运动循环图分配各机构运动节拍。 按凸轮机构的工作要求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确定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和最小曲率半径。 画出从动件运动规律线图及凸轮廓线 、支架、订书机最前段进行速度、加速度分析,绘出运动曲线。 按自动订书机的工作周期确定凸轮的传动周期及各齿轮的传动比,从而确定其齿数和规格。 设计提示 ,在订书机的 一端获得较大的力,从而可以抵抗纸张的反作用力 U 型接口,可方便订书机的拆卸。 再订数量很少的时候,使用自动订书机需要外接电源等步骤,此时可松下固定螺钉,卸下订书机,实现人工单个顶书,用完又可装上,既方便又快捷,不丧失订书机的原本订书功能。 ,可使一次工作行程完成后,之间与凸轮任然保持接触,订书机被拉起来,从而为更换加工件赢取时间。 5 ,应有一个包装箱,将凸轮、机架、电动机及传动齿轮固定在上面,之后订书机露在外面方便拆卸。 三、 运动方案设计 传动装置 根据设计要求, 从动件周期为 2s,故选用较低转速的电动机。 根据题意在市场上容易实现的电动机且转速较低的电动机为8极同步转速电动机, 750r/min。 方案一:皮带轮传动 采用皮带轮传动,实现离合运动从电动机传动到凸轮。 优点是传送带靠 摩擦力工作,传动平稳,能缓冲吸震,噪声小;缺点:容易打滑,不能实现较大力的传动,且两轮之间存在空隙,占用较大的空间,是整个机构先的臃肿 方案二:齿轮传动 用定轴轮系减速,由于传动比较大,故采用二级齿轮减速。 此方案的优点是,标注直齿轮便于加工,设计简单容易实现。 缺点:一方面,传动比过大,用定轴轮 系传动时,占用的空间较大;另一方面,齿轮机构传递运动,当级数较多时,容易使传动比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机构的工作周期。 综合两种方案,根据我们提出的设计要求,本装置应该注重方便、快捷、小巧。 皮带轮更适合在高速旋转的机构中,我们的设计中电动机的转速为 750r/min,转速较低,故选择方案二, 6 即用方案二齿轮进行传动。 工作构件 订书机在一次订书任务中的工作流程图如下: 为工作行程, 为回程, 为近休。 当一周期内处于 .662s 时,工人完成送料。 方案一:用四连杆机构实现推杆的往复运动 用四连杆机构实现推动推杆实现往复运动,当原动件 1做周转运动时,从动件 2做摆动,从而带动推杆运动。 该方案连杆机构可传递较大的力。 耗材少,制作简单,轻巧方便,节省空间。 7 缺点是:由于运动复杂,分析较为困难,杆系较多,设计时累积误差较大。 方案二:用凸轮机构实现推杆的往复运动 用凸轮机构传递运动和力。 凸轮从电 动机传递过来的主动力,带动凸轮做周期运动。 在近休阶段,支架杆保持静止;在推程阶段,凸轮推动支架杆运动,支架将凸轮作用力传递给订书机,使之完成订书任务;在回程阶段,支架由于左边重力大于右边,将于凸轮保持接触,订书机被拉起来。 缺点:凸轮的轮廓由于长时间传递较大的力而发生磨损,影响工作精度,甚至能导致订书工作不能正常完成。 优点:设计简单,运动模型易实现。 综合以上两。自动订书机方案设计
相关推荐
9,它是 8位串行 A/D转换芯片 .可与通用微处理器、控制器通过 CLK、 CS、DATA OUT三条口线进行串行接口。 具有 4MHz片内系统时钟和软、硬件控制电路,转换时间最长 17μ s, TLC549允许最高转换速率为 40 000次 /s。 总失调误差最大为177。 ,典型功耗值为 6mW。 采用差分参考电压高阻输入,抗干扰,可按比例量程校准转换范围, VREF接地, VREF+-
作。 4.责任心和事业心强,无安全和业务等责任事故。 (二)有下列情形者,停发或扣发绩效工资基础绩效部分,停发或扣发的金额纳入部门缺编费: 1.缓聘、拒聘、待聘人员停发基础绩效。 2.迟到、早退、在上班时间未佩戴工作牌者每次扣减基础绩效 10 元。 3.教职工因病事假未出勤在 10 日以内的基础绩效按每日 50 元扣减,病事假未出勤在 1120 天之间 的基础绩效减半发放,病事假未出勤在 20
正确结果 44 DOM 的制作 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对经过空三加密的航摄数据进行立体建模对模型进行相关匹配和编辑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DEM利用 DEM对数字影像进行逐象元的几何纠正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对数字正射影像进行影像调色影像拼接影像切割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 1 正 射影像图的规格和精度 11000DOM 地面分辨率为 05m 即像元尺寸为 0125mm 平面采用 80 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
及电 子版成绩交到学校。 (六 )奖惩与解聘 : 奖励条件及办法 : ①、承担教学任务量大,完成课时多,且学生满意率高。 ②、在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方面有突出贡献。 ③、教学效果好,学生参加考试通过率、优秀率高或教学成果突出。 ④、教书育人,所教班级能树立良好的学风,学生出勤率高流失率低。 具备以上条件的教师给予表彰并奖励。 罚责 : 20 ①、不遵守本管理规定,造成不良影响者。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