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光电工程学院-常州工学院内容摘要:

心健康水平,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基础体育课 为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体育课程(两个学期共计 72 学时)。 对于来自各中学的新生需要进一步加强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学习体育方面的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今后上好选项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篮、排、足三大球、健美操、武术、田径、技巧等运动项目。 选项课 为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体育选项课程(两个学期共计 72 学时)。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自愿选择由学校开设的体育选项课。 由体育老师根据本专项教学大纲,安排容易学习和掌握的专项理论知识和技能,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 教学内容:根据本院的场地设施、师资和学生等情况,选项课开设篮球、足球(男)、排球、乒乓球、网球、 羽毛球、台球、健美、体育舞蹈、武术、女子防身术、散打、跆拳道和艺术体操、健美操(女)。 课程代码: 19010070、 19010080、 19020200、 19020200 11 3.康复保健课 康复保健课是为患有较严重的慢性病、残障或有医院证明确实不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的学生而开设的一门适应性体育教育课程。 课程以保健康复基本原理知识为基础,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保健和各种体育疗法相结合作为康复手段,达到适应性体育教育的目的。 学生通过保健课的学习,能够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并进行有目的的锻炼,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教学内容:基础理论、体育保健与康复概述、体育保健与康复基本原理、体 育保健与康复运动处方、体育保健与康复测定、评价身体成分测试、运动处方制定、球类康复练习方法、传统养生练习方法。 4.体质健康达标课 为了 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体质健康水平,从而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包括 1000 米(男) 800 米(女)或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男)仰卧起坐(女)或握力、立定跳远、身高体重、肺活量。 5.运动训练课 参照运动队管理条例执行 三、学时分配表 (一、二年级 144 课时,三、 四年级 16 课时 ) 序号 内容 体育理论 运动实践 体质测试 小计 1 基础体育课(含保健课) 8 60 4 72 2 选项课(含保健课) 8 60 4 72 3 体质测试课 16 16 总计 160 四、有关说明 (一)教学时数 1.一年级:( 72 学时) 第一学期 36 学时,每周 2 学时,共 18 周 第二学期 36 学时,每周 2 学时,共 18 周 2.二年级:( 72 学时) 第三学期 36 学时,每周 2 学时,共 18 周 第四学期 36 学时,每周 2 学时,共 18 周 3.三、四年级:每学年各 8 课时(辅导与测试) 4.运 动训练课时数:参照运动队管理条例执行 (二)学分(共 5 学分) 1.一、二年级:凡每学年体育(标准)成绩合格者得 2 学分。 2.三、四年级:凡每学年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标准)成绩合格者,得 学分。 3.运动队学分:参照运动队训练管理条例执行。 4.康复保健课学生,经过考核成绩合格者,(成绩注明:保健字样)获得相同的学分。 12 (三)课程选编教材的原则 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选编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建立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为主的教材体系。 注重教材的科学性、实效性、时代 性、民族性、趣味性和健身性。 力求少而精,简单易行。 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 (四)体育成绩的考核结构 1.考核结构 ( 1).一、二年级:体育课、体育理论、健康标准、身体素质,四个方面的内容综合考核。 ( 2).三、四年级:健康标准、平时参加体育活动二个方面的内容评定考核。 ( 3).康复保健课: 一、二年级:体育课、体育理论、课外体育活动三个方面的内容综合考核。 ( 4).运动队的体育成绩考核:参照运动队训练管理条例执行 2.考核项目与成绩评定 ( 1).一、二年级考核项目与 成绩评定 一、二年级考核项目与成绩评定 第一、三学期 第二、四学期 项目: 比例 项目: 比例 1.选项、基础体育课 60% 1.选项、基础体育课 60% 2. 1000m(男) 800m(女)或台阶试验 20% 2.立定跳远、身高、体重、肺活量 10% 3.坐位体前屈(男)仰卧起坐(女) 10% 3.体育理论 20% 4.平时 10% 4.平时 10% 合计 100% 合计 100% ( 2).三、四年级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参照一、二年级。 ( 3).康复保健课考核项目另定。 (五)关于体 育(标准)成绩有关事宜的规定 1. 关于体育课和体质测试标准成绩相应的等级规定 ●体育课成绩 ( 1)体育课成绩在 39 分(含 39 分)以下为重修; ( 2)体育课成绩在 40 分 — 59 分为不及格; ( 3)体育课成绩在 60 分 — 69 分为及格; ( 4)体育课成绩在 70 分 — 79 分为中等; ( 5)体育课成绩在 80 分 — 89 分为良好; ( 6)体育课成绩在 90 分 — 100 分为优秀; ●体质测试标准成绩 13 ( 1)体育(标准)成绩在 59 分(含 59 分)以下为不及格 ( 2)体育(标准)成绩在 60 分以上 —— 75 分为及格 ( 3)体育(标准)成绩达到 76 分 以上 —— 85 分为良好 ( 4)体育(标准)成绩达到 86 分以上为优秀 ( 5)学生毕业年级的等级评定,按毕业当年的成绩和其他学年的平均成绩(各占 50%)之和评定。 ( 6)学生毕业时,体育课和体质测试标准成绩达到 60 分(及格)准予毕业。 2.关于补考: 依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对于一、二、三年级体育(标准)不及格的学生,本学年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不及格则学年评定成绩为不及格,予以重修。 (六)体育课程教学管理 1.选课程序及管理办法 ( 1)一年级第一、二学期由学生所在二级学院按行政班集体上课。 ( 2)二年级学生每学期 第一周根据体育教学部公布的开设有关项目进行选项。 在选项过程中,当某项目班的人数已满时,部分学生应重新选项或由教师进行微调。 (个别学生在课上可能一时不能满足其项目的需要时,在课外可以参加有关的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活动) ( 3) 学生选课后需按学校教学管理规定上好课,严格执行学校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体育教学常规。 2.课程管理 ( 1)各校区根据有关项目在各指定地点上课。 ( 2)任课教师负责对本班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技术与技能、健康标准及学习行为(出勤、课堂表现)等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七)体育理论教材纲要 1.基础体 育理论 ( 1)健康、体能与体育锻炼 (第一学期) ( 2)体育锻炼与心肺功能 (第一学期) ( 3)体育锻炼与肌力 (第一学期) ( 4)体育锻炼与柔韧性 (第一学期) ( 5)体育锻炼与营养和健康 (第二学期) ( 6)体育锻炼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 (第二学期 ) ( 7)体育锻炼中的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 (第二学期) 2.专项体育理论 ( 1)项目简介、锻炼价值 ( 2)基本技、战术理论及有关裁判法规则 执笔人:刘国春 审定人:张君其 14 批准人:陈志军 15 基础体育课教学大纲(第一学期) (总学时数: 36,学分数: 1) 一、基础体育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一 )课程性质 基础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科学的体育教育和锻炼手段,达到增强体质与健康,促进身心和谐的发展、生活质量和体育技能与素养的提高。 基础体育课程是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任务 1.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熟练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能力和水平。 2.基本掌握和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正确测试和评价自己的体质状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3.通过体育活动,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课程目的 体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育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抓质量、创特色、树品牌、办名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下,基础体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定位为: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切实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 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体育理论部分 健康、体能与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与心肺功能 体育锻炼与肌力 体育锻炼与柔韧性 (二)实践部分 1.队列队形与基本体操 2.全面发展体能 ( 1) 各种有助于提高学生快速跑能力的素质练习。 ( 2) 各种有助于提高学生耐久力的素质练习。 ( 3) 各种有助于提高学生肌肉力量的素质练习。 3.体操(技巧) ( 1)、各种姿势前、后滚翻,鱼跃前滚翻。 课程代码: 19010070 16 ( 2)、肩肘倒立(女)、头手倒立(男)。 ( 3)、燕式平衡、跪撑平衡。 ( 4)、跪跳、 挺身跳。 ( 5)、成套动作 男生:燕式平衡 —— 头手倒立(接前滚翻)成站立 —— 转体 180 度接挺身跳 女生:前滚翻成直腿坐 —— 后倒成肩肘倒立 —— 后滚翻成跪撑平衡 —— 挺身跳 4.篮球 ( 1)、准备姿势及移动 ( 2)、传接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及单传双接、行进间双手传接球) ( 3)、运球(原地高低、行进间直线、变向、转身运球) ( 4)、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运球投篮) ( 5)、基本战术配合(传切、掩护、联防盯人和快攻) ( 6)、教学比赛 5.机动及其它: ( 1)、介绍和组织学生进行乒乓球 、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等项目的教学和练习。 ( 2)、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练习。 三、课时分配表 基础体育课时数分配表 序号 内容 体育理论 运动实践 体质 测试 机动 小计 发展体能 球类 运动 技巧 1 基础体育课 4 4 16 8 2 2 36 四、有关说明 (一)基础体育课考试项目 年级 学期 项目 一年级 第一学期 篮球定点单手肩上投篮或半场往返运球上篮(任选) 技巧动作技评。 《体质健康标准》项目测试或 50 米、投掷实心球。 说明: 单手肩上投篮;男生站在罚球线后、女生可 站在罚球线前 50 厘米处投篮,每人投十次篮,按投中数计分。 半场往返一趟运球投篮:从球场中线右侧处开始运球上篮,投中后,再运球到左侧脚踩中线后转身折回运球上篮,投中后再快速运球回起点,按时间计算得分。 技巧成套组合动作; 17 男生:燕式平衡 —— 头手倒立(接前滚翻)成站立 —— 转体 180 度接挺身跳。 女生:前滚翻成直腿坐 —— 后倒成肩肘倒立 —— 后滚翻成跪撑平衡 —— 挺身跳。 依据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进行技评。 50 米、投掷实心球(参照体锻标准降 20 分结分)。 教学参考书:《高校体育新教程》。 执笔人:奚国庆 审定人:张君其 批准人:陈志军 18 基础体育课教学大纲(第二学期) (总学时数: 36,学分数: 1) 一、基础体育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一 )课程性质 基础体育课 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