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内容摘要:

门课程的一席之地,教师虽然也自定标准给了学生一个成绩,但大多数学生不以为然,甚至有学生说反正信息技术不是考试课,就算学不好父母也不会责怪,客观上 对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教育观念转换滞后 虽然我国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去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 他们关注的是“前途”,而不是“素质”,在他们看来,前途与素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所以, 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只停留 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 (四)教学方法不合理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与曾经开设过的计算机课程相比,二者在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上都有根本的区别。 计算机课程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唯一学习对象进行学习,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学习的工具来掌握。 目前,不少教师对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不加区分,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一味地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没有兴趣。 4 (五)各级领导重视不够 过去在中小学开计算机课的时候,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学校的领导对这门课认识不够,加上自身对计算机接触不多,所以很少去关注,致使一些学校软硬件的配置不能保证教学的需求。 现在虽然把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培养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很多学校领导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对课时安排、课程质量等问题关注较少,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定位也很模糊,所以导致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身兼数职,不受人重视,把大多数时间耗在教学以外的杂事上,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 二、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的思考及对策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的思考及对策如下: (一) 教材应加强实际应用性 教材编写者应提出本套教材的特点、模块组合、所针对的地区、所适用的师资设备条件、所要求的学生现有素质水平、使用建议等, 在教材编写上要考虑到各地的差距,不能盲目地力求整齐,应该设计出弹性的课程内容,采取层次要求,螺旋式上升的模式,由地区、学校甚至教师个人来选择教材。 目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