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内容摘要:
精度的目的,进一步掌握统计分析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四、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CA6140 车床,水平仪 ,锥柄检验棒,千分表 ,磁性表架,钢尺,M1080 无心磨床,测微仪,块规一组(根据所用选择),千分尺一支(量程 25~ 50),试件200 个(可顺次选取 100 个),记录用纸、计算器等。 五、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项目 内 容 提 要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实验要求 1 机床几何精度检测 了解常用的机床几何精度检验项目、允许标准和检验方法, 2 综合 6~ 8 必做 2 加工精度误差统计分析 通过实验掌握加工精度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此方法综合分析零 件尺寸的变化规律。 2 综合 6~ 8 必做 六、实验报告要求 每次实验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由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数据的记录及处理组成,并附有实验原始记录。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根据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纪律、实验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给出成绩(实验成绩:预习 10%、操作 40%、报告 40%、原始记录 10%)。 实验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 15%,对缺实验成绩者,课程不予通过。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 材:《汽车制造工艺学》 实验指导书 , 汽车教研室 编, 讲义 , 2020 年。 参考书: 《 汽车制造 工艺学 》, 王宝玺 、 贾庆祥主编 , 机械工业 出版社, 2020 年。 大纲制订人:贺曙新 大纲审定人:张 雨 制订日期: 2020 年 5 月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康尼学院) 课程代码: 0803515017 课程名称: 汽车制造工艺学 英文名称: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总 学 时 : 56 讲课学时 : 52 实验学时 : 4 学 分: 适用对象: 车辆工程 先修课程: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汽车制造工艺与装备是 车辆工程专业( 汽车技术方向) 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课程的内容以质量、生产率及经济性为主线。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及有关教学环节的配合,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具有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专用夹具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分析机械加工过程的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机械加工规程制订的原则、方法与步骤,具有设计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专用夹具设计的初步能力;能初步分析机械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艺途径; 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具有装配方法选择与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汽车制造工艺过程概论 ①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认识机械加工工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② 了解汽车的生产过程;了解汽车生产的工艺过程;了解汽车及其零件生产模式和生产理念的发展。 2.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 ① 掌握基准的概念和工件的安装。 ② 了解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其分类方法。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相关推荐
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由 16%增至 23%以上,一些豪华轿车上,使用单片机微型计算机的数量已经达到 48 个,电子产品占整车成本的 50%以上,目前电子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深入到汽车所有的系统。 汽车 发动机电控技术 的发展历程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加工前必须将工件装好(定位)、夹牢(夹紧)[6]。 夹具通常由定位元件(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夹紧装置、对刀引导元件(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或导引刀具方向)、分度装置(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能完成数个工位的加工,有回转分度装置和直线移动分度装置两类)、连接元件以及夹具体(夹具底座)等组成[7]。 夹具种类按使用特点可分为:万能通用夹具[8]。 如机用虎钳
了解 : 发动机性能指标及提高性能指标的技术措施。 13 ( 3)课程实践一 发动机总体认识 ( 4 学时) 目的:巩固 发动机各系统及总成的组成及布置。 要求:掌握 发动机各系统的组成及相对位置 ,了解 工具的使用及实训的操作规程。 主要内容:对发动机各系统和总成进行认知。 曲柄连杆机构 ( 10 学时) ( 1)教学内 容: 曲柄连杆机构功用、组成、工作条件。 气缸体、气缸盖、活塞、活塞环
理与心理及操作的需求出发,人们希望车内空间宽敞而明亮,舒适而高雅。 可实际上,由于受到汽车的总体设计指标与多方性能的约束与限制,所以只能通过理性的策划与艺术手法的烘托争取到最佳的 “ 人为环境 ”。 (一)车内实际空间的策划与人的生理需求为了保证驾驶员的操作空间,乘员的乘坐空间及其肢体的基本活动空间,有些空间尺寸是必须给予保证的。 例如: a.为了保证驾驶操作上的 自如
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每天不少于8h;其流量为根据水泵工作时间即后续工艺确定:若24h不间断供水,当采用变频泵直接供水时,则流量采用最高日最高时;当采用建调节构筑物的形式时,则流量为最高日平均时;间断供水,则为水泵设计流量为最高日用水量除以水泵工作时间。 扬程根据输配水管网水头损失与控制点所需最小服务水头及两地高差之和计算确定确定,具体见配水工程章节;水泵台数可按如下条件确定
实的基础。 系统部署规范 ( 1) 系统 版本部署规范 定义方法: V 主版本编码 .次版本编码 .修正版编码 主版本:以程序主要功能变动或三个以上功能变动作界定。 次版本:以 程序功能的变动作界定。 修正版: 以 修改程序错误作界定。 ( 2) 系统目录部署规范 表 1 系统目录部署规范 目录 说明 Component 组件 DLL 文件 Source 代码源文件 Config 系统配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