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内容摘要:

精度的目的,进一步掌握统计分析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四、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CA6140 车床,水平仪 ,锥柄检验棒,千分表 ,磁性表架,钢尺,M1080 无心磨床,测微仪,块规一组(根据所用选择),千分尺一支(量程 25~ 50),试件200 个(可顺次选取 100 个),记录用纸、计算器等。 五、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项目 内 容 提 要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实验要求 1 机床几何精度检测 了解常用的机床几何精度检验项目、允许标准和检验方法, 2 综合 6~ 8 必做 2 加工精度误差统计分析 通过实验掌握加工精度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此方法综合分析零 件尺寸的变化规律。 2 综合 6~ 8 必做 六、实验报告要求 每次实验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由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数据的记录及处理组成,并附有实验原始记录。 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根据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纪律、实验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给出成绩(实验成绩:预习 10%、操作 40%、报告 40%、原始记录 10%)。 实验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 15%,对缺实验成绩者,课程不予通过。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 材:《汽车制造工艺学》 实验指导书 , 汽车教研室 编, 讲义 , 2020 年。 参考书: 《 汽车制造 工艺学 》, 王宝玺 、 贾庆祥主编 , 机械工业 出版社, 2020 年。 大纲制订人:贺曙新 大纲审定人:张 雨 制订日期: 2020 年 5 月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康尼学院) 课程代码: 0803515017 课程名称: 汽车制造工艺学 英文名称: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总 学 时 : 56 讲课学时 : 52 实验学时 : 4 学 分: 适用对象: 车辆工程 先修课程: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汽车制造工艺与装备是 车辆工程专业( 汽车技术方向) 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课程的内容以质量、生产率及经济性为主线。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及有关教学环节的配合,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具有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专用夹具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分析机械加工过程的一般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机械加工规程制订的原则、方法与步骤,具有设计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专用夹具设计的初步能力;能初步分析机械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艺途径; 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具有装配方法选择与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汽车制造工艺过程概论 ①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认识机械加工工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② 了解汽车的生产过程;了解汽车生产的工艺过程;了解汽车及其零件生产模式和生产理念的发展。 2.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 ① 掌握基准的概念和工件的安装。 ② 了解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其分类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