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内容摘要:
装配图 测绘 计算机辅助制图 运动学与机构 机构结构及动力学分析 机械的效率与自锁 机械的平衡 机械的运转状态及速度波动调节方法 机构设计 机构系统的方案设计 机器人机构与运动学 数控机床传动机构 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分类及特点 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控制 金属材料 机构零件失效形式分析 机构零件选材原则 16 典型工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设计 控制工程 反馈控制基本描述 数学模型与建模 控制系统分析 稳定性及其分析 控制器设计 工程测量 测试系统简介 典型信号特性 传感器技术 常用工程信号检测 互换性基本概念 公差配合 误差 形位误差 表面粗糙度 齿轮测量 尺寸链 工程计算 有限元法基本概念 有限元建模 有限元仿真实验 插值法 数值积分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 代数方程求解 汕头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 polution, herpluw。 17 页 /共 91 页 线性方程组求解 机械振动 离散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 两自由度系统 多自由度系统 振动信号分析 系统动力学专题 专业工程基础知识 产品设计 机电产品及设计 机械零件设计 面向功能的设计( DFX) 液压、传动与设计 塑料模具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 制造工程 制造系统及现代制造模式 金属切削基本理论 加工装备知识 工件定位与夹紧 加工质量与控制 零件制造的工艺过程 机械装配工艺 特种加工 工业自动化 18 PLC 原理及应用 交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调速 交流电机调速 控制电机 变频与调速 伺服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设计应用 工程管理 当代工 程及工程师社会职责 当代工程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基本形态 企业战略规划 工程项目管理 产品开发过程管理 制造过程管理 制造流程规划与管理 制造过程物流管理 (二 )、 个人能力、职业能力和态度 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和表述问题 建模 估计与定性分析 带有不确定性问题的分析 解决方法和建议 实验和发现知识 建立问题的假设 查询印刷资料和电子文献 汕头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 polution, herpluw。 19 页 /共 91 页 实验性的设计与分析 假设检验与评估 系统的思维方法 全方位思维 系统的显现和交互作用 确定主次与重点 解决问题时的妥协、判断和平衡 个人能力和态度 主动性与愿意承担风险的态度 执 着追求与变通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 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求知欲和终身学习能力 时间和资源的管理方法与能力 职业能力和态度的培养 职业道德、正直、责任感并勇于负责的态度 职业行为和培养 主动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与世界工程发展保持同步 (三 )、 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 团队工作 如何组建有效的团 队 团队工作运行方式与过程 团队成长和演变过程 领导能力培养与锻炼 组建技术团队 交流 20 交流的策略 交流的结构与方式 书面的交流 电子及多媒体交流 图表交流与使用 口头表达和人际交流 使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英语交流能力 其他区域工业国的语言 其他语言 (四 )、 在企业和社 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 外部和社会背景环境 接受工程师的角色与责任 了解工程对社会的影响 认识和接受社会对工程的规范 认识和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环境 了解当代主题和正确价值观的确定 培养全球发展观 了解和认识企业与商业环境 重视不同的企业文化 了解与认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规划 技术创业 做好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 系统的构思与工程化能力 设立系统目标和要求 如何定义功能,概念和结构 如何系统建模和确保实现目标 对开发项目的管理 设计 汕头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 polution, herpluw。 21 页 /共 91 页 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的分段与方法 知识在设计中的利用 单学科设计 多学科设计 多目标设计( DFX) 实施 设计实施的过程 确定和描述硬件制造的过程 确定和描述软件实现的过程 硬、软件的集成 测试、证实、验证和认证方法 对实施过程的管理 运行 运行的设计和优化 培训与实际操作过程训练 支持系统的生命周期 系统改进和演变过程 弃置与(产品或系统)生命终结问题的处理 运行管理方法和过程 标准落实 通过制定明细化的专业培养标准,可以得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目标的 明细化要求。 这些明细化的要求需要在所有培养环节(学校课程、企业实践环节、课外实践环节等)中一一得到落实,并明确各培养环节对整个专业培养标准的贡献。 这一过程是一个反复的循环过程,包括: 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计划 =课程大纲 =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专业培养目标。 这一反复循环的结构图如图 6所示。 22 图 6 一体化课程计划设计 的 反馈 流程图 详细的专业培养标准落实见 下一节《一体化课程计划》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 节)。 一体化 课程计划 制定原则 课程计划指的是以上的 专业培养标准 明细 中的知 识 、 能力 与素质 , 哪些需要培养。 在哪里 培养。 学校和企业有明确的计划能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 学习到专业知识,锻炼工程技术能力以及培养综合素质 ,并将某一具体能力的培养落实到组成 专业培养标准 的 具体 课程、课外活动和企业培养 环节 中。 在此 指导 原则下,本专业的课程计划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 ① 专业的目的和学制; ② 课程的结构与次序; ③ 知识 、 能力 与素质 的培养矩阵(各课程 或环节 的贡献 集合 ); ④ 课程和实践环节大纲(简称:课程大纲); ⑤ 工程实践软硬件环境的建设(简称:工程实践中心)。 在我们学校和专业课程计划中,课程的结构 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① 导论性课程; ② 学科课程和专业课程(课程群的设置); ③ 总结性实践课程(一二级项目、毕业设计等)。 汕头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 polution, herpluw。 23 页 /共 91 页 课程 计划 整合 重点 本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分析国内外现行本科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与期望的基础上,明确了国际工业发展趋势对人才的要求和培养国际化工程师的目标。 专业培养课程计划 以卓越工程师 培养目标 和培养计划为指导,形成了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及系统设计能力 的 培养理念,确定了以项目设计为导向的综合培养方式,并制定 了 如图 7 中鱼骨架图所示的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培养结构。 本专业详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课程 结构 见附件 3。 该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 通过《工程师职业道德》课程 ,以及《世界工程师论坛》、成长沙龙、社会实践等等多种活动与环节,开展卓越工程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与训练 ; ② 通过导师制 ,加强教授对学生的辅导,尤其是在职业道德、诚信和职业素质上的指导 ; ③ 加强基础科学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及人文科学课程 ,特别注重数学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打下良好的数理基础 ; ④ 以课程群的方式将全部专业核心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 ,避免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从而有效地减 少授课学时,同时有利于教师以相互有机联系的方式传授专业知识,也便于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为主要目标,而不是简单地灌输某一学科的内容 ; ⑤ 加强实验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可开设实验的课程中增加实验课时,将原计划外的实验纳入教学计划,使实验实践环节能更好地与课堂教学结合 ; ⑥ 通过工程项目的团队设计 ,突出提升工程设计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培养,并实现工程科学知识大拓宽。 以实际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为主线贯穿专业课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学生工程实 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进行项目设计的能力 ; 24 ⑦ 课堂教学上激励教师与学生互动、采用探究式研讨教学。 图 7 本 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 课程 结构 (鱼骨图)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 专业课程设置 较 过去 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变化 有以下几点 : 一是加强数学分析和力学基础 ,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 增设了普通化学,同时删减了普通物理中与中学和后续电工和力学课程中相同的内容; 二是加 强 实验 环节在培养体系中的位置 ,在可能开设实验的课程均增加实验课时,将原计划外的实验纳入教学计划,并增加学时,现在有 764 学时的实 验课时; 三是增加 3 个一级项目课程 ( 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 IIII) ,时间从第二学年开始一直到第三学年结束,一级项目将结合工业项目的实际操作,实现工程设计、创新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和机电系统工程的能力培养,并实现工程科学知识的 大拓宽; 四是安排团队设计 项目 ,突出提升协同工作能力; 第一年工学院大类课程:数学,物理,C 语言程序设计 ,英语,工程设计导论等 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 I 产品设计 产品生命周期工程 机械零件设计 先进制造 工业生 产过程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辅助制图 计算 机集成 制造系统 电子电气技术 自动控制原理 电工电子技术 工程材料 动力学与控制 运动学与机构 工程热力学 图例: 框内为 一 级项目 框内为含部分主要课程的 2 级项目 从左到右为时间顺序 此课程未完前可开上面二课 从上到下为时间平行课程 振动与机器动力学 微机原理 控制系统 毕业设计 创新设计项目 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 II 机电系统设计与制造 III 仪器与测量 互换性与工程测试技术 汕头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培养。汕头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相关推荐
2: 江山路第一小学读书节活动倡议书 ( 家长 ) 尊敬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 人类从幼稚走向成熟,中华由洪荒走向文明,无不伴随着优秀的书籍。 历史长河,风帆浩荡,烟尘万里。 一部《诗经》、一曲《离骚》,培育了多少为民请命的名相名将;一部《红岩》、一曲《青春之歌》,激励了多少为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仁人志士……民族因 读书而兴旺,国家因读书而富强,人生因读书而美丽。 在学校迎来 “ 书香飘逸校园
实的基础。 系统部署规范 ( 1) 系统 版本部署规范 定义方法: V 主版本编码 .次版本编码 .修正版编码 主版本:以程序主要功能变动或三个以上功能变动作界定。 次版本:以 程序功能的变动作界定。 修正版: 以 修改程序错误作界定。 ( 2) 系统目录部署规范 表 1 系统目录部署规范 目录 说明 Component 组件 DLL 文件 Source 代码源文件 Config 系统配置文件(
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每天不少于8h;其流量为根据水泵工作时间即后续工艺确定:若24h不间断供水,当采用变频泵直接供水时,则流量采用最高日最高时;当采用建调节构筑物的形式时,则流量为最高日平均时;间断供水,则为水泵设计流量为最高日用水量除以水泵工作时间。 扬程根据输配水管网水头损失与控制点所需最小服务水头及两地高差之和计算确定确定,具体见配水工程章节;水泵台数可按如下条件确定
较高,因此采用曝气沉砂池 (见图 22) 较为合适。 武汉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8 图 22 曝气沉砂池结构型式图 设计要求 : (1) 旋流速度应保持 — ; (2) 水平流速为 — m/s; (3) 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为 1— 3min; (4) 有效水深为 2— 3m,宽深比一般采用 1~; (5) 长宽比可达 5,当池长比池宽大得多时,应考虑设置横向挡板; (6) 1 3m
表 21 各处理方案的综合比较 项目 CASS 工艺 SBR 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法 氧化沟 (奥贝尔氧化 沟 ) BOD5 90%~ 95% 85%~ 90% 90%~ 95% 90%~ 95% COD 85% 85% 85% 90% SS 85% 90% 85% 80%~ 90% NH3+N 75% 50% 65% 80% TP 85% 75% 70% 70% 耐冲击能力 强 较强 较强 较强
① 周期进水量 30 62224 64 50 024 mNQTV ② 反应池有效容积 30 mNCnVVV 生物选择区与好氧区体积比取 1∶ 4,则 V 好氧区 =3740m3, V 选择区 =936m3,两池的总体积V=46762=9352m3 ③ 核算最小水量 Vmin=VV0== Vm≥ 366 1870467610 400010010 mVM LSSSV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