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某城市40000td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池设计内容摘要:

果。 膜生物反应器不仅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在很多情况下可作为再生水直接回用,在将来的污水处理领域膜生物反应器将会得到较多应用。 膜生物反应器在一个处理构建物内可以完成生物降解和固液分离功能,生物反应区的混合液固体浓度可以比活性污泥法高几倍。 膜生物反应器的优点是: ①容积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 ②污泥龄较长,剩余物理量减少; ③避免因为污泥丝状膨胀或其他污泥沉降问题而影响抱起反应区的 MLSS 浓度;④在低浓度溶解氧浓度运行时,可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 ⑤出水有机物浓度、悬浮固体浓度、浊度均很低,甚至致病微生物都可能被截留,出水水质好; ⑥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小。 但膜造价高,使膜 生物反应器的基建投资高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膜污染容易出现,给操作管理带来不便;能耗高。 氧化沟 工艺 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采用圆形或椭圆形廊道,池体狭长,池深较浅,在沟槽中设有机械曝气和推进装置。 池体的布置和曝气、搅拌装置都有利于廊道内的混合液单向流动。 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 和较长的污泥龄。 因此相比传统活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 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 而且流程简单、操作灵活、适应性强、处内蒙古工业大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5 理效率稳定、操作管理方便,是连续运行、连续进水连续出水,污泥沉降性能好,污泥在氧化沟内有一定好氧稳定性,无需进行污泥消化。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方法,都能达到去除有机物和降磷脱氮的效果,且出水水质良好,但相对而言, SBR 法一次性投资较少,占地面积较大,且后期运行费用高于氧化沟。 生物 膜造价高,运行管理 复杂 ,因此, 采用氧化沟为本设计的工艺方案。 内蒙古工业大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6 第三章 卡鲁塞尔氧化沟设计 氧化沟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污泥龄: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污泥产率系数: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回流污泥浓度: 设计计算 1 . 氧 化 沟 容 积 : X SS ec1 0 0 0 )(Q24V 0   错误 ! 未 找 到 引 用 源。 (31)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式中: V—— 氧化沟容积, m3; Q—— 最大流量, m3/h;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污泥龄, d; Y—— 污泥产率系数, kgSS/kgBOD; S0—— 进水 BOD5 浓度, mg/L; Se—— 出水 BOD5 浓度, mg/L; 内蒙古工业大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7 X——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g/L。 水力停留时间: QVT (32) 式中: T—— 水力停留时间, d; 2. 厌氧池计算: 回流比: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3) 式中: R—— 回流比, %; XR—— 回流污泥浓度, g/L。 厌氧池体积: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4) 式中: VA—— 厌氧池体积, m3。 核算厌氧污泥量比值: 厌氧污泥量: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5) 式中: XAT—— 厌氧污泥量, kg。 氧化沟污泥量: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6) 内蒙古工业大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8 式中: X 沟 —— 氧化沟污泥量, kg; V 沟 —— 氧化沟容积, m3。 厌氧污泥量比值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7) 可见厌氧污泥量比值较高。 为减小厌氧池容积,减少回流污泥带来的硝态氮,以利于生物处理,可将回流污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回流到厌氧池,一部分直接回流氧化沟。 现将 90%污泥回流厌氧池,另 60%污泥回流氧化沟,再核算厌氧污泥量比值。 厌氧池污泥浓度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8) 式中: R1—— 回流到厌氧池的回流比,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9)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10) 厌氧污泥比值: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11) 满足要求。 3. 需氧量计算: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12) 式中: O2—— 实际需氧量,即 AOR, kgO2/d; OC—— 去除含碳有机物单位消耗量,包括 BOD 降解耗氧量和活性污泥水解耗氧量, kgO2/kgBOD; St —— BOD 去除量, kg/d; Nht—— 硝化的氨氮量, kg/d。 取 错误 ! 未 找 到 引 用 源。 时的 错误 ! 未 找 到 引 用 源。 (313) 内蒙古工业大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9 BOD 的去除量: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14) 式中: fc—— BOD 负荷波动系数,取 (根据污泥龄选取) 需硝化的氨氮量: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1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