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 h5 = (r2 r1)tgα=(21)tg60176。 = 污泥斗容积: V1 = (r12+r2r1+r22)= (22+21 +12)= 7. 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 ~,本设计径向坡度i=,则圆锥体的高度为:h4 = (R r1)i=(132) = 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V2 = (R2+Rr1+r12)=污泥总体积:V= V1+ V2 =+ = m3> ,满足要求。 8. 沉淀池总高度 设沉淀池超高h1=,缓冲层高h3 =,沉淀池总高度: H = h1+h2 +h3+h4 +h5=+4+++= m 9. 沉淀池池边高度 H‘= h1+h2 + h3 = +4+ = m10. 进水管及配水花墙沉淀池分为四组,每组沉淀池采用池中心进水,通过配水花墙和稳流罩向池四周流动。 进水管道采用钢管,管径DN=600mm,进水管道顶部设穿孔花墙处的管径为800mm。 沉淀池中心管配水采用穿孔花墙配水,穿孔花墙位于沉淀池中心管上部,取 孔洞的宽度b‘=, 孔洞的高度=, v4— 穿孔花墙过孔流速(m/s),过孔流速: m/s (符合要求)11. 集水槽堰负荷校核设集水槽双面出水,则集水槽出水堰的堰负荷为:q0 = = [m3/(ms)] = (mS)] [L/(mS)] 符合要求12.出水渠道出水槽设在沉淀池四周,双侧收集三角堰出水,,,出水槽将三角堰出水汇集送入出水管道,出水管道采用钢管,管径DN600mm13. 排泥管沉淀池采用重力排泥,排泥管管径DN200,排泥管伸入污泥斗底部,连续将污泥排出池外贮泥池内。 七、传统活性污泥法鼓风曝气池初沉池对BOD5的去除率按25%计算,进入曝气池的BOD5浓度(S0)为: S0 = 140 (125%)= 105(mg/L)处理水中非溶解性BOD5 浓度: BOD5 = Xe Ce = 20 = mg/L微生物自身氧化率Kd,;活性微生物在处理水悬浮物中所占比例Xe,;处理水中悬浮物固体浓度Ce,取20mg/L。 处理水中溶解性BOD5 浓度: BOD5 = = 去除率: 2. BOD5污泥负荷率有机物最大比降解速度与饱和常数的比值K2,~;。 MLVSS/MLSS值,;处理后出水中BOD5浓度Se(mg/L),(2) 曝气池内混合液污泥浓度 根据NS 值,查排水工程下册图47得:SVI=120,取R=50%,r=。 2. 曝气池容积的确定 按规定,曝气池个数N不少于2个,本设计中取n=4,则每组曝气池有效容积为: 2. 曝气池尺寸的确定 ,每组曝气池的面积为: 本设计池宽取B=5米,B/h=5/=,介于1~2之间,符合要求。 池长: L/B ==27 10 (符合设计要求)本设计设五廊道式曝气池,廊道长度为: L1 = L/5= m,则曝气池总高为: H = + = (5) 确定曝气池构造形式 本设计设四组5廊道曝气池,在曝气池进水端和出水端设横向配水渠道,在两池中间设配水渠道与横向配水渠相连,污水与二沉池回流污泥从第一廊道进入曝气池。 曝气池平面图如图6所示:5. 需氧量计算本工程设计中采用鼓风曝气系统。 (1) 平均时需氧量计算 = kg/d= kg/h每代谢1kgBOD所需氧量a’(kg),; 1kg活性污泥(MLVSS)每天自身氧化所需氧量b’(kg),.(2) 最大时需氧量: = kg/d= kg/h最大时需氧量与平均时需氧量的比值为: (3) 每日去除的BOD5 值 kg/d= kg/h(4)去除1 kg BOD5 需养量 2. 供气量计算本设计中采用YHWⅡ型微孔曝气器,氧转移效率(EA)为20%。 ,淹没水深为4m,计算温度定为30℃。 相关设计参数的选用:温度为20℃时,α=,β=,ρ=,CL=,CS(20)= mg/L。 温度为30℃时,CS(30) = mg/L。 (1)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绝对压力: Pb =105+103H=105+1034= 105 ( Pa)2. 空气离开曝气池水面时氧的百分比: Qt = 100% = 100% = %(3) 气池混合液平均氧饱和度:CSb = CS(+)= (+)= mg/L换算成20℃条件下脱氧清水的充氧量:(R 为平均时需氧量)(4) 相应的最大时需氧量: (5) 曝气池平均时供气量: (6) 曝气池最大时供气量: (7)去除1kg BOD5 的供气量: )(8)1m3污水的供气量: 1100024/80000=(m3空气/m3污水)八、 向心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为了使沉淀池内水流更稳、进出水配水更均匀、存排泥更方便,常采用圆形辐流式二沉池。 该沉淀池采用周边进水,中心出水的幅流式沉淀池,采用吸泥机排泥。 计算草图如图8表面负荷:~ m3/ ,取q= m3/ ,~, L/();沉淀池个数n=4;沉淀时间T=2h(1)每组池子表面积为: F= (2)池子直径 ,取32m。 (3)池子实际表面积 实际的表面负荷 (4) 单池设计流量 (5) 校核堰口负荷 () 符合要求(6)沉淀部分有效水深混合液在分离区泥水分离,该区存在絮凝和沉淀两个过程,分离区的沉淀过程会受进水的紊流影响,~,本设计取t=,q=。 (4)流入槽:Q = + =。 ,流入槽流速取导流絮凝区停留时间为600s,Gm = 20S1,水温以20℃计,υ=106 m3/ s,孔径用50mm,每座池流入槽内的孔数:个 (取317个)孔距l导流絮凝区:导流絮凝区的平均速度 核算Gm值: Gm 在10~30之间,设计符合要求。 (8)澄清区高度 本设计设t=,则 (9)污泥区高度 本设计设=,则 m(10) 沉淀池周边(有效)水深: h2 = h2’+h2“+ = ++ = (11) 沉淀池高度: ,污泥斗直径取2m,则池中心与池边落差h3为 m,则有: (11)、排泥量的设计曝气池内每日增加的活性污泥量: = 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量: m3/d总污泥量: m3/d (12)排泥装置 沉淀池采用周边传动刮吸泥机,周边传动刮吸泥机的线速度为2~3m/min,刮吸泥机底部设有刮泥板和吸泥管,利用静水压力将污泥吸入污泥槽,沿进水竖井中的排泥管将污泥排至分配井中。 排泥管采用DN200mm.九、计量槽污水测量装置的选择原则是精密度高、操作简单,水头损失小,不宜沉积杂物,污水厂常用的计量设备有巴氏计量槽、薄壁堰、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涡流流量计。 其中巴氏计量槽应用最为广泛且具备以上特点。 本设计的计量设备选用巴氏计量槽,选用的测量范围为:出水排放渠的设计考虑最佳水利断面:== ,H1 = = m, m。 流量取80000 m3/ d =。 在自由流条件下,根据公式试算选取喉宽b = m的巴氏槽。 :渐缩部分长度:A1 = + =+= 喉部宽度: A2 = 渐扩部分长度:A3 =上游渠道宽度: B1 = += + = 下游渠道宽度: B2 = b+= + = 计量槽应设在渠道的直线段上,直线段的长度不应小于渠道宽度的810倍,在计量槽上游,直线段不小于渠宽的23倍,本设计取3;下游不小于45倍,本设计取5;计量槽上游直线段长为: 计量槽下游直线段长为: 计量槽总长: 十、接触室污水经过以上构筑物处理后,虽然水质得到了改善,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