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方案-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容摘要:

为主旨,互惠共赢为原则,依托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成立政企校合作理事会,创新学校主体、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多元合作建设机制。 在政企校合作理事会指导协调下,形成合作发展制度, 形成共同制 定专业发展规划、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内容、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实施 评价 、共同安排就业等全过程的人才培养合作制度。 学院发挥师资优势,为理事单位提供企业员工培训、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培训、中高级管理人员 继续教育 培训等服务。 校企 合作 开展企业工法制定、技术革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研发等项目。 形成校企人才共育、互动共管、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发展新格局。 提升专业服务能 力建设方案 9 1. 成立政企校合作理事会 为进一步推动四方联动、多元共建合作平台建设,成立政企校 合作 理事会。 理事会成员由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分管教 育工作领导、河北省建筑市场发展研究会领导、河北省建筑业协会领导、石家庄市建设局领导、建设行业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学院领导、建筑工程系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 理事会设理事长 1 人、副理事长 35 人、理事 30 人左右。 理事会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三年。 理事会下设秘书长,由建筑工程系负责人兼任秘书长,负责理事会日常工作。 每年召开理事会会议,对校 企 合作中的 有关 问题进行研究、指导、协调;对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 问 询 与 决策。 2. 制定《政企校合作理事会章程》和工作制度 与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行业协会、合作企业共同协商,形成政企校合作理事会的总体框架性意见,制定理事会章程,明确各方责权利,促进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互惠共赢;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政企校合作制度,促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形成支持校企共同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 总体协调校企之间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建、专兼职教师培训及聘任、学生实习与就业、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技术培训等领域的合作事宜,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3. 完善校企合作 制度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包括校企人力资源合作与教学资源合作两个方面。 起草并修订专业双负责人制 度、人才互聘双重考核制度、订单培养及员工培训制度等人力资源合作制度。 起草并修订重要教学文件共同论证制度、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合作管理制度、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制度、教学质量共同评价制度、技术研发及产学结合制度等教学资源合作制度。 4. 建立教师工作站 在大型合作企业建立 4 个教师工作站,委派高水平专任教师兼任公司管理人员,参与公司经营与管理。 负责 协调企业员工培训、组织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建立 视频直播课堂 采集点 ,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 提升专业服务能 力建设方案 10 通过委派专任教师挂职锻炼,培养双 师素质教师, 选聘优秀兼职教师,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企业工法,解决工程技术难题,进行应用技术开发。 将教师工作站打造成为 合作育人基地 、 师资培养 、 技术 服务的孵化 基地。 表 31 政企校合作 机制建设 计划 一览表 建设 项目 建设内容 完成时间 负责人 资金(万元) 政企校合 作理事会 机制建设 成立政企校合作理事会 2020 张现林 4 制定 理事会章程和工作制度 2020 1 理事会运行及管理 2020 6 建设理事会网站 2020 2 校企合作 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研讨论证 2020 1 制定校企人力资源合作制度 2020 制定 校企教学资源合作制度 2020 合 计 15 表 32 教师工作站建设计划一览表 建设 项目 建设内容 企业 联系人 校内 负责人 完成 时间 资金 (万元) 教师 工作站 制度建设 签订教师工作站合作协议 企业理事 张现林 2020 2 设立教师工作站管理机构 制定教师工作站管理办法 合作企业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齐蔚津 郝永池 2020 1 河北建设 集团有限公司 李双保 张现林 2020 1 石家庄三建建业集团有限公司 崔越凯 袁影辉 2020 1 石家庄国风工程项目管理公司 张健卉 常建立 2020 1 合 计 6 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依托四方联动、多元共建合作平台,按照企业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实施 专业教学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 对接 的教学 环节 ,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深度融合,同时将职业素养培育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深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建筑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和能力双轨并行培养为主线,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和实际工作任务为载提升专业服务能 力建设方案 11 体,采用“项目贯穿、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实行“三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系统实施“多元共建、校企对接、项目贯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依托四方联动、多元共建合作平台,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的 教育 机制, 实施 专 业教学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 对接的教学环节 , 真正 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推进人才培养全过程的 校企深度融合。 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系统设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三年不断线的人才培养方案。 依据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初级到高级的层次递进原则,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由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职业综合能力形成。 同时将职业素养培育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教学周期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难以 衔接的难题, 实行三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保证每学年有一学期集中安排学生进行学期项目实训和企业项目实训。 采用“项目贯穿、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从建筑工程生产实际选题,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工程现场的施工过程紧密结合,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科学设计三层次递进的教学项目,贯穿三阶段能力递进的教学环节,缩短教学与就业的距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表 3-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计划一览表 建设项目 建设 内容 分年度资金投入 合计 (万元) 2020 2020 人才培养 模式 改革 建筑 行业企业、 人才市场 、 国内院校 同类专业 调研 1 1 2 编写专业调研报告 1 0 1 制定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2 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会议 0 人才培养方案研讨、论证 0 1 1 组织职业资格认证 1 总 计 9 提升专业服务能 力建设方案 12 2. 构建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深入进行企业调研以及毕业生跟踪回访,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专业教学团队创新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思路,构建了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 体系,确保课程开发与生产实际接轨。 针对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进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归纳 提炼 出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要求,进行岗位核心能力分析,确定由“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三级能力递进的教学项目和教学进程。 本专业根据岗位核心能力要求设计了 6 门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要求设计了 5 门专业拓展性课程,根据职业素质培养要求系统设计了公共基础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 借鉴工程教育理念,系统开发出“课程项目→学期项目→毕业项目”三层次项目贯穿的实践教学体系。 图 31 “多元共建、校企对接、项目贯穿、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毕业项目 职业拓展课 学期项目 基础课 +课程项目 学期项目 专业课 +课程项目 企业顶岗实习 企业跟岗项目 企业识岗项目 项目贯穿 学做合一 职业综合能力 人才培养规格 专业教学过程 课程内容 教学项目 学历证书 行业企业需求 施工生产过程 职业标准 企业项目 职业资格证书 能力 递进 政府 行业 企业 学校 多元共建合作平台 校企 对接 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基础能力 素质培养三年不断线 能力 递进 提升专业服务能 力建设方案 13 3. 实行“三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 针对建设行业生产特点,即建筑产品的固定性、体积大及多样性以及施工生产过程的周期长、流动性、工种多、现场复杂等情况,决定了建筑类专业的生产性实训难以在校内全面实施。 为解决教学周期与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难以衔接的难题,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行一学年“三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每学年的第三学期集中 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工学交替 进行学期项目实训和企业项目实训,把课堂搬进工地,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 1)第一学年的第 2 学期,学生在校学习公共和专业基础课程,并完成课程 项目实训,第 3 学期安排学生交替进行学期项目与企业识岗项目。 ( 2)第二学年的第 2 学期,学生在校主要学习专业课程和课 程 项目实训,第 3学期安排学生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完成学期项目和到施工现场进行企业跟岗项目,同样采取两组学生交替实施。 ( 3)第三学年的第 1 学期学生主要学习职业拓展课程,第 2 学期完成毕业项目和图 3214 参与企业研发项目,第 3 学期集中进行企业顶岗实习。 通过三个阶段“项目贯穿”的校内专业教学与企业现场实训,确保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三年不断线,逐步实现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不断递进提升, 达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4. 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通过 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和两个育人环境,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应用同步。 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企业专家和兼职教师 共同 参与下,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密切关注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及时 更新 教学内容。 将建筑工程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和资料员等职业岗位资格标准直接引入课程标准,完善“双证书”制度,真正做到双证融通,确保人才培养满足职业岗位任职要求。 在课程开发时,将建设行业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课程目标体现专业人才培 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选取、序化课程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项目。 充分考虑项目的实用性、典型性、可操作性及可拓展性等因素以及职业能力的循序渐进,努力做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一体化,使得学生“所学既所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图 33 三学期分段式教学进程表 2 第 学 期 周 3 1 6 校内课堂教学、 “ 理实一体 ” 课程项目实训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学做合一”学期项目与企业项目交替 ( ) 第1学期 17周 顶岗实习 ( ) 第2学期 14周 ( ) 第3学期 6周 ( ) 第1学期 19周 ( ) 第2学期 14周 ( ) 第3学期 6周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