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审计实习报告内容摘要:

看,它是指工程结算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包括相应的管理工作质量和业务工作质量。 从狭义角度讲,它 是指工程结算审计业务工作的质量,包括 审计准备 、实施、报告等一系列过程的工作效果及达到 审计目的 的程度。 本文的工程结算审计质量侧重于狭义理解,即工程结算审计业务工作质量。 工程结算审计质量的基本要求 (或者衡量标准 ),概括地讲就是应当符合 国家审计机关 、内部审计机关的准则和规范。 从工程结算审计业务工作过程来看,其基本要求具体包括 审计方案 、审计行为和 审计报告 三个方面: 第一,审计方案是否切实可行。 审计方案是基于 审计目标 确定的关于 审计实施 的计划,包括审计的范围、内容、方法、步骤及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编制审计方案应当充分考虑重要性和谨慎性。 审计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决定了 审计项目 能否高质量地完成,最终决定了审计目标能否实现。 第二,审计行为是否合法规范。 工程结算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必须按照准则的要求,深入地调查、规范地取证、严谨地判断,并认真编制 工作底稿。 审计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着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和审计质量高低。 第三,审计报 告是否客观、完整、清晰、及时。 工程结算审计报告,作为审计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否客观、完整、清晰、及时,将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利用效果和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 要保证工程结算审计质量,就需要实施工程结算 审计质量控制 ,即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措施,努力保证工程结算审计业务工作的质量符合其基本要求。 工程结算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成因 审计过程 中发现的问题 ,有的施工企业利用建设单位对建没工程结算的知识了解较少,不能对建设工程结算进行有效的监督的情况,采用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高估工程造价。 (1)承包工程合同签订不观范,工程结算计价难以确定。 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建设、施工双方承包工程合同签订不规范。 在签订合同时签工 程 技 术 实 习 9 订与招投标文件相违背的合同或者 按 投标文件 的内容逐一 填 写,尤其是建筑规模和中标价,存在少填或者不填的现象,给工程计价取费留下活口,目的是为了竣工后高报工程结算价格 打下伏笔,使原本十分严:粕的合同失去约束怍 Ⅲ ,建设单位失去了对施工单位工程报价的有效监督,容易造成决算价格偏高 ,同时,给工程结算造价审核带来难度的风险。 (2)建设单位不正常的举动,增加审计难度。 审计的根本目的足为了给划败节省资金,降低基建成本,提高 投资效益 ,但基建结算审计并不受所有建设单位的欢迎,因为有些建设单位的基建管理人员在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 中与施工单位逐渐产生经济瓜葛,因而这些人思想上有顾虑,认为基建审计核减额越大,说明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越多,甚至出现施工单位都予以认可的核减,而建设单位反而不认可的咄咄怪事。 此外,建设单位打着 “ 降低 工程成本 ,节约建设资金 ” 的旗号,肢解工程项目,将一个本应完整的单项工程肢解成若干项发包给多个施工单位,除了要支付总承包单位服务费、增加工程成本外,有的还指定基建材料,指定材料供应 商,甚至干脆代施工单位采购建筑材料等。 所有这些建设单位不正常的举动,都增加了工程造价的审计难度。 (3)材料成本难以确定。 现阶段建筑材料市场不规范,价格混乱。 材料材质相同,价格不同;产地不同,价格不同;渠道不同,价格不同。 市场价格差异悬殊,我们在审计过程中感觉到材料实际价格无法核实 .成本难以测定。 即使是审核其原始购货发票,也由于外部建筑材料市场的混乱使得真伪难辨,况且 回扣 与折扣 普遍,更增加难度。 (4)监理单位没有尽职造成工程结算审核难以深入。 限于目前 审计机关 的技术力量和装备水平,实施工程结算审计难以做到全过程跟踪审计,更无法采取技术扫描和钻芯取样等先进检测手段,因而审计所依赖的工程实施过程抽样检测 资料,只能以监理部门提供的监理日志为主要参考依据。 但工程结算审汁发现,监理单位提供的监理但并不能客观反映工程实施过程的真实情况,或填写的不规范,或当时编造虚假记录 .或事后补做虚假记录,或找小具监理资质的人员编制口志等等,所有这些,说明工程监理单位没有按规定进行监理验收,监理存在 “ 走过场 ” 的现象。 问题的成因 管理人员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学习小够、认识不深,不能完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工程招投标活动并规范合同行为,甚至受个人利益驱动,致使建设单位的招投标工作 暗箱操作 ,利用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日的等为,其 工程技术人员或监理人 员对工程计价的相关知识学习、理解不够,与传统计价概念相混淆,不能完工 程 技 术 实 习 10 全按照国家规范有关规定处理相关事宜。 ,在编制工程项目决算时为了省时间图省事,往往不对竣工工程进行实地现场勘察,甚至在对工程网纸及相关变更材料均不熟悉的情况下就草率编制,导致已变更取消的工程项目在 工程决算 中仍然出现高结冒算的情况,有的则有意增大工程造价,以提升其劳务费的 “ 含金量 ” ,进而造成工程造价增大。 ,造成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后无法建立完整的工程资料并按要求报送工程结算所需材料,从而使审汁工作周期过长、风险加大。 工程技术专业 知识或工程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不高,造成工程项目施工中 不合规的变更签证增多 .从而使得工程造价随意增大。 工程结算审计 的风险与防范 工程结算审计中的风险及其成因 工程结算审计风险由 固有风险 、 审计控制风险 和 审计检查风险 三部分构成, 而且各有其特点和成因。 即审计项目自身固有的, 独立地存在于审计过程以外的, 与内审人员无关的风险, 如因工程的结构与设计、 施工技术与时间、 预决算的准确性等, 给工程造价带来影响的可能性。 这种风险的大小, 凭内审人员的审核是无法控制的。 它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建设、 施工单位所处的客观条件; 二是被审计单位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出现差错的程度。 例如, 工程结构的繁简决定用料的多少和施工的期限, 进而 影响工程的造价; 概预算 编制人员的业务水平和 工作态度 同样影响着工程造价等。 即被审计项目所涉及的建设、 施工、 采购、 监理等单位, 对工程实施 内部控制 宽严程度而对工程造价的高低所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这种风险与内审人员的工作也无直接的关系, 但对审计的结果却有着直接的影响。 它主要取决于上述单位即部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有无健全的内部控制、 监督制度及执行情况。 如建设单位及主管部门是否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监督、监理人员是否严格落实监理责任, 采购部门采购程序的执行和 采购价格 的确定方法等。 项目单位即部门内部控制越严格, 审计控制风险就越小, 反之则越大。 即内审人员在对工程进行 实质性测试 中, 因自身因素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 这种风险与内审人员、 审计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主要取决于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审计重点的确定、 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运用、 审计成本 的投入等因素。 工 程 技 术 实 习 11 工程结算审计 风险的防范 , 确定审计方向, 是防范 审计风险 的关键。 由于工程业务的广泛性, 从土建、 装潢、暖通、 水电, 到市政、 修缮、 园林等一应俱全, 且各专业间的交叉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接到审计项目时, 内审人员应首先确定项目的类型和所属工程范围, 然后再套用相应的定额和取费标准 (同时应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 是否具有相应的取费证书等 ) 加以审核, 避免所套用的定额及相应的取费标准与项目工程 “ 风马牛不相及 ” 所带来的审计风险。 如对某实验楼二次装修工程审计时,对装潢部分审计时应以装潢定额为主套用定额,取费按相应的标准执行。 而在旧基层上修凿、拆除、清理等工作,应套用房修定额及其取费标准。 审计中如若按一种 定额和取费标准加以套用,就会增加审计的风险。 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 ,规范审计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制度保证。 审计风险就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审计项目本身技术复杂的因素, 又有涉审组织和人员的利益关系与冲突对审计行为的影响,同时也有审计人员判断能力的限制, 防范风险的重要途径就是审计组织本身必须有健全、 完善的控制制度和审计工作规范, 为此, 国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审计工作准则, 审计部门在贯彻执行 国家审计准则 的同时, 必须在其内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要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 严格审计道德标准、 审计工作规范和业务质量标准, 以规范审计行为, 为防范风险提供制度保证。 在审核过程中实行分级审核制度, 主审、 初审、 复审相互制约, 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杜绝风险的形成。 , 是防范审计风险的主要途径。 工程结算审计大多是 事后审计 , 它依赖于建设单位及部门所提供的 原始资料 , 包括图纸、 变更、 签证, 隐蔽工程验收 等 现场等一手资料。 这些资料的真实、 完整、 合法是否直接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许多造价审计风险就是由审计资料的不实、 不真、 不准造成的。 为此, 内审人员要把对资料真实性、 合法性的审核作为核心问题来对待,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审计过程中, 应首先审查工程资料的真实性, 对所有隐蔽签证资料进行对比, 并加以分析。 , 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技术保证。 目前, 许多项目都运用计算机进行 预算 的编制、 数据的管理与计算等, 而我们的审计仍然处于手记笔抄的落后阶段。 审计技术相对落后, 加上受到审计成本 (包括投入的审计力量、 时间、 费用等 )的制约, 手工操作存在着检查的内容不全面、 检查不彻底、 计算结果不精确、 信息提供不及时等缺陷, 这些随时隐藏着审计风险。 因此, 防范审计风险必须把提高审计技术水平摆上应有的位置。 4. 加强协调、 分散风险 是防范风险的又一途径。 如对在审计过程中碰到的一些辣手问题可会同建设主管单位和部门、 施工单位进行三方会审, 并作出会审纪要, 由三方代表签字认可, 内审人员按会议纪要执行。 如久拖未结、 基础加深而隐蔽资工 程 技 术 实 习 12 料不全或相矛盾时可采用此方法, 这样可以在出现纠纷时转嫁或分散部分风险, 减轻内审部门的压力。 常见病审计法 :完全按理论尺寸计算工程量;毛石、钢筋混凝土基础 T 形交接重叠处重复计算;楼地面孔洞、沟道所占面积不扣除;墙体中的圈梁、过梁所占体积不扣除;挖地槽、地坑上方常常出现 “ 挖空气 ” 现象:钢筋计算常常不扣保护层;梁、板、柱交接处受力筋或箍筋重复计算;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