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电风扇模拟控制设计内容摘要:
ed 或者其他的设备,它是 8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可双向传输数据。 74LS245还具有双向三态功能,既可以输出,也可以输入数据。 当 8051单片机的 P0口总线负载达到或超过 P0最大负载能力时,必须接入 74LS245等总线驱动器。 当片选端 /CE 低电平有效时, DIR=“ 0”,信号由 B 向 A 传输;(接收) DIR=“ 1”, 信号由 A 向 B 传输;(发送)当 /CE 为高电平时, A、 B 均为高阻态。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毕业论文 12 由于 P2口始终输出地址的高 8位,接口时 74LS245的三态控制端 /1G 和 /2G 接地, P2口与驱动器输入线对应相连。 P0口与 74LS245输入端相连 ,/E 端接地,保证数据现畅通。 8051的 /RD 和 /PSEN 相与后接 DIR,使得 /RD 且 /PSEN 有效时, 74LS245输入( ← Di),其它时间处于输出( → Di)。 图 8 图 9 74ls06 功能 74LS06 器件包含 6 路反相缓冲器 /驱动器,带有高压集电极 开路输出,可连接高电平电路的接口(如MOS),可驱动高强度电流负载,当然也可以充当反相缓冲器用于驱动 TTL 输入。 74LS06 的额定输出电压为 30 V, 74LS06 的最大吸取电流为 40 mA。 74LS06 兼容大多数 TTL 电路。 74LS06 的输入是二极管钳位式,可以把传输产生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大大简化了电路的设计。 74LS06 典型功耗为 175 mW,平均传输延迟时间为 8 ns。 六高压输出反相缓冲器 /驱动器( OC, 30V) 简要说明 :7406 为集电极开路输出的六组反相驱动器,其主要电特性的典型 值如下: tPLH tphl PD 10ns 15ns 155mW 引出端符号: 1A- 6A 输入端 1Y- 6Y 输出端 极限值:电源电压 7V,输入电压 ,输出截止态电压 30V 工作环境温度 7406 0~70℃ 存储温度 65~150℃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毕业论文 13 图 10 图 11 SM420364 4 位数码管 SM420364 为共阴 4 位数码管 ,管脚顺序为从数码管的正面看,以第一个脚为起点, 12, 9, 8 , 6为公共脚。 A11, B7, C4, D2, E1, F10, G5, I3。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毕业论文 14 图 12 稳压芯片 H7805 稳压芯片 H7805 系列为 3 端正稳压电路 ,TO220 封装,能提供多种固定的输出电压,应用范围广。 内含过流、过热和过载保 护电路。 带散热片时,输出电流可达 1A。 虽然是固定稳压电 路,但使用外接元件,可获得不同的电压和电流。 外形图及引脚排列如图 13 所示。 图 13 它的主要特点: •输出电流可达 1A 输出电压有: 5V •过热保护 •短路保护 •输出晶体管 SOA 保护 功能框图如图 14 所示。 图 14 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是一种能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电磁装 置,它能使绕组在气隙磁场中旋转感生出交流电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毕业论文 15 动势,并依靠换向装置,将此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其产生交流电的物理根源在于,电机中存在磁场和与之有相对运动的电路,即气隙磁场和绕组。 旋转绕组和静止气隙磁场相互作用的关系可通过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来分析。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在恒定磁场中,当导体切割磁场磁力线时,导体中将感应电动势。 如果磁力线、导体及其运动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则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Blve 图 15 式中, b 为磁感应强度,单位为 t; l 为导体切割磁力线的有效长度,单位为 m; v 为导体切割磁场的线速度,单位为 m/ s; e 为导体感应电动势,单位为 v。 依据电磁力定律,当磁场与载流导体相互垂直时,如图 15(a)所示,作用在载流导体上的电磁力为 Bilf 式中, i 为载流导体中电流,单位为 a; f 为电磁力,单位为 n。 电磁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确定,如图 15(b)所示。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产生电磁力形成电磁转矩的基本原理。 但要获得恒定方向的转矩,需将其外电路的直流电流变为绕组中的交流电流,即同样需要机械整流装置。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直流发电机相同,如图 16 所示,此时 a、 b 电刷接在直流电源上,电机的轴上带着被拖动的负载。 图 16 当直流电流从电刷 a 流人,经换向片 线圈 abcd、换向片 2,由电刷 b 流出时,如图 16(a)所示,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将受到电磁力的作用,据左手定则,使线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当电枢转过半周时,如图 16(b)所示, dc 处于 n 极下, ab 处于 s 极下,此时电流仍从电刷 a 流入,经换向片 线圈 dcba、换向片 1,最后由电刷 b 流出,据左手定则,此时线圈仍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因此,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毕业论文 16 电枢将沿一个恒定方向转动。 实际上,直流电动机的电枢上有许多线圈,这些线圈产生的电磁转矩合成为一个总的电磁转矩,拖动负载转动。 总之,在上述直流电动机的工作过程中,单从电枢线圈的角度看,每个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是交变的;但从磁极看,每个磁极下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固定的,即不管是哪个导体运行到该极下,其中的电流方向总是相同的。 因此,直流电动机可获得恒定方向的电磁转矩, 使电机持续旋转。 这就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系统 软件设计 在一串理想的脉冲序列中(如方波),正脉冲的持续时间与脉冲总周期的比值。 例如: 脉冲宽度 1μ s,信号周期 4μ s 的脉冲序列占空比为。 在一段连续工作时间内脉冲占用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值。 在 CVSD 调制( continuously variable slope delta modulation)中,比特“ 1”的平均 比例。 在周期型的现象中,现象发生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 负载周期在中文成语中有句话可以形容:「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则负载周期为。 占空比是高电平所占周期时间与整个周期时间的比值。 图 17 程序框图 主程序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毕业论文 17 开始 初始化 显示 Y N Y N Y N 自然风键按下吗。 置占空比 1:3 常风键按下吗。 置占空比 3:1 睡眠风键按下吗。 置占空比 1:5 定时键按下吗。 摇头键按下吗。 开摇头电机 电机过热吗。 关风扇电机 关摇 头电机 关中断 显示过热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毕业论文 18 开定时器 0 中断 定时键计数器加 1 定时时间加 10S 定时计数器=7。 定时计数器清 0 定时时间清 0 清标志位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毕业论文 19 定时器 T0 中断程序 Y Y 关中断 置初值 置初值 1S 到了吗 定时时间减 1秒 定时时间到了吗 关中断 电机停 显示 — 中断返回 开中断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毕业论文 20 定时器 T1 中断程序。基于单片机的电风扇模拟控制设计
相关推荐
方式 1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9 C口各位置位 /复位控制字,两种控制字写入的控制寄存器相同,只是用 D7位来区分哪一种控制字。 D7=1时为 C口置位 /复位控制字。 两种控制字的格式和定义如下图所示 : a b a 方式选择控制字 b C 口置 /复位控制字 AT89C51与 8255的接口电路 在 89C51 单片机上扩展一片 8255A 芯片,无需外加任何逻辑电路
部时钟或外部定时脉冲使用。 :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 在读外部ROM时,有效(低电平),以实现外部ROM单元的读操作。 :访问程序存储控制信号。 当信号为低电平时,对ROM的读操作限定在外部程序存储器;当信号为高电平时,对ROM的读操作是从内部程序存储器开始,并可延至外部程序存储器。 RST:复位信号。 当输入的复位信号延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即为有效,用以完成单片机的复位初始化操作。
再从单片机的 口输出,经过音频放大器驱动喇叭发出声音,利用驱动喇叭演示程序即可控制音乐的节拍。 若信号不在编码表中,则返到初始化。 第 8 页 共 22 页 时间显示程序设计 设计思路 对于时间程序的设计,主要依靠单片机内部定时器的计数功能实现。 时钟由秒针、分针和时针组成,在程序中分别由 sdata, mdata, hdata 表示各单位的数据。 首先对 sdata, mdata, hdata
控制、延时、外部计数和检测等。 计数器:对引脚 T0( P )和 T1( .)输入的外部脉冲信号计数,当输入脉冲信号从 1 到 0 的负跳变时,计数器就自动加 1。 计数的最高频率一般为振荡频率的 1/24。 定时器 : 对系统晶振振荡脉冲的 12 分频 输出进行计数。 定时器 /计数器的结构组成: 16 位加法计数器、工作方式寄存器 TMOD 和控制寄存器 TCON。 T0: TL0(低 8
减少。 AT89C2051 芯片的 20个引脚功能为: Vcc 电源电压。 GND 接地。 RST 复位输入。 当 RST 变为高电平并保持 2 个机器周期时,所有 I/O 引脚复位至“ 1”。 XTAL1 反向振荡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 来自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出。 P1口 8位双向 I/O 口。 引脚 ~ 提供内部上拉,当作为输入并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它们将输出电流(
多,为了便于用户安装使用,在硬件设计时,应尽可能地使用各种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力求电路最简单,安装调试最方便。 第二,为保证本系统高可靠性运行,仪器本身要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为此应在硬件及软件设计上引入各种抗干扰清施。 特别是系统中各部分电路的电源均设计为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当仪器用于复杂的工业环境时,直流电源能够不受干扰的对各部分电路提供直流电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第三,由于硬件电路十分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