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教室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内容摘要:

自动照明控制系统 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照明控制达到了第二阶段 —— 自动控制阶段,它利用数 字控制技术来遥控灯具的开关。 通常是控制中心发出信号,通过直接数字控制器来控制配电回路中交流接触器的分合,从而控制配电回路的通断,实现灯具开关控制。 采用这种方式,解决了传统方式控制相对分散和无法有效管理等问题,易于根据全局情况进行控制计算和判断,在控制方式、控制时间的选择上可以统一调度安排,自动化程度相对提高。 但由于 DDC 系统本身固有的技术特点,使得自动照明控制系统也表现出无法实现调光控制、对控制器本身要求很高,必须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和极高的可靠性等不足 [10]。 (3)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利用计算 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实现可根据环境变化、客观要求、用户预定等条件而自动采集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并可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相应的逻辑分析、判断,同时对结果按特定的形式存储、显示、传输,以及反馈控制等处理,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12]。 目前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多数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具有数字化分布式控制的特点和开放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节能高效的照明设备将陆续被发明使用;对照明设备的控制功能也将越来越灵活,而设备与控制器的通讯方式将逐步统一;图像处理等新技术将不断应用到 照明控制中,使得控制效果更准确更智能;现代控制理论研究将深入到照明控制策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充分利用先进通信技术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层次需求的照明控制系统,提高系统兼容性,逐渐形成照明控制行业标准 [10]。 多种室内照明方案的分析比较 (1)根据室内人员进行控制。 在室内出入口处安装人数流量计,对室内的人数进行统计,当有人时开灯,没人时关灯 [13]。 人体检测单元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PIR)、红外传感信号处理器BISS0001E61 及菲涅尔透镜组成,用于检测其检测范围内有无人存在 [14]。 理论上,它可以实现没人时自动熄灯的功能,但统计人数十分困难。 当一时间很多人集体出入时,就很难准确统计人数。 由于没有自然光检测装置,还会出现大白天,只要教室有人,照明灯就会打开的情况。 另外,由于无法检测室内人的具体位置,室内的灯不能局部打开,只能全开,因此照成极大地浪费。 (2)根据室内光线进行控制。 结合自然光检测,在自然光充足的情况下,关闭照明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光线不足时打开照明灯 [15]。 自然光检测单元主要采用了 ON9668,为开关型可见光照度传感器 [16]。 这种方案会造成室内无人只要光线不足就 会开灯的情况。 另外,它还可能在光线充足与否的临界点产生频繁切换,缩短照明灯的寿命。 (3)基于时间控制。 这种方案是通过设定时间段来开启和关闭照明灯。 只在规定时间内开灯,不考虑是否有人以及光线是否充足。 方法虽然简单,但缺乏灵活性。 (4)以上几种方案的综合。 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案是把上述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实现,以弥补上述各自的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