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钢球热处理工艺设计内容摘要:

,包括9Cr1 3Cr13 不锈钢,铜、铝、钛合金钢以及玛瑙、玻璃、陶瓷球等。 它们的推广应用,不仅推动了钢球生产业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和科技进步。 . 钢球的用途 钢球广泛应用于电力、建材、矿山、冶金等领域。 . 影响钢球质量的因素 材质影响 :钢球、铸铁球、合金钢球等,不同材质的密度不同,钢的密度比铸铁的大,合金钢则依主要 合金元素的密度及含量不同而不同。 . 钢球制造方法的影响:轧制及锻打的钢球其组织致密,故密度大,铸造的铸钢球、铸铁球或铸造合金球等的组织致密,相对密度小一些。 . 钢球金相组织的影响:马氏体、奥氏体、贝氏体、铁素体等不同晶体结构下密度也不相同,对结晶细度也有影响。 . 国家规定钢球压碎负荷值如表一及铸造磨球的力学性能如表二。 钢球直径( mm) 压碎负荷值 HRC ≤ 30 6166 3050 5964 ≥ 50 5864 表一 名称 牌号 表面硬度( HRC) 落球冲击疲劳寿命 淬火态 A 淬火态 B 高铬铸铁磨球 ZQCr26 ≥ 56 ≥ 45 ≥ 8000 高铬铸铁磨球 ZQCr2 ≥ 56 ≥ 45 ≥ 8000 高铬铸铁磨球 ZQCr1 ≥ 56 ≥ 49 ≥ 8000 中铸铁磨球 ZQCr8 — ≥ 48 ≥ 8000 低铬铸铁磨球 ZQCr2 — ≥ 45 ≥ 8000 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 ZQSi3 ≥ 50 — ≥ 8000 表二 设计依据 为保 证轴 承钢球 在工作中具有高的寿命和可靠性,必须对钢球进行热处理加工,以提高其硬度、刚度等力学性能。 钢球的热处理方法和过程, 与套圈 热处理大致相同,一般包括退火、淬火、回火 、表面热处理、 等内容,也有先进的热处理方法,如保护气氛淬火或真空淬火。 . 退火 热镦压后的钢球毛坯要进行球化退火,以得到细粒状珠光体组织、改善机械加工性能。 . 淬火 为了提高钢球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抗接触疲劳性能,并通过回火得到良好的弹性、韧性和尺寸稳定性等综合力学性能,要进行淬火处理。 . 回火 回火可以降低 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并在稍微降低硬度的情况下大大提高韧性和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表面处理可以使零件表面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心部有一定的强度、足够的塑形和韧性。 设计正文 设计流程 钢球球化退火(加热到 750176。 C)→保温 3小时→炉冷至 600176。 C 出炉空冷至室温→将钢球淬入 320176。 C 的硝酸钾盐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取出空冷→将钢球加热到 150176。 C170176。 C 回火→保温 3小时左右→取出油冷至室温 球化退火 球化退火是使钢 球 中碳化物球化而进行的退火工艺。 将钢 球 加热 到 750 度 ,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得到在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球状或颗粒状碳化物的组织。 钢 球 经空冷所得组织是片层状珠光体与网状渗碳体,这种组织硬而脆,不仅难以切削加工,且在以后淬火过程中也容易变形和开裂。 而经球化退火得到的是球状珠光体组织,其中的渗碳体呈球状颗粒,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和片状珠光体相比,不但硬度低,便于切削加工,而且在淬火加热时,奥氏体晶粒不易长大,冷却时工件变形和开裂 小。 球化退火加热温度为 727 度以上 ,保温后等温冷却或直接缓慢冷却。 在球化退火时奥氏化是 “ 不完全 ” 的,只是片状珠光体转变成奥氏体,及少量过剩碳化物溶解。 因此,它不可能消除网状碳化物,如过共析钢有网状碳化物存在,则在球化退火前须先进行正火,将其消除,才能保证球化退火正常进行。 普通球化退火是将钢加热到 Ac1 以上 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