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包装工艺学精品课程申报表黄颖为内容摘要:
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学历结构 : 最高学历 人数 占教学队伍比例 博士 5 5/15 % 硕士 6 6/15 40% 学士 3 2/15 % 年龄结构: 年龄段 人数 教学队伍中所占比例 说 明 50 3 3/15 20% 教授 1 人 副教授 1 人 高工 1 人 4050 3 3/15 20% 教授 1 人 工程师 1 人 讲师 1 人 3040 6 6/15 40% 副教授 5 人 讲师 1 人 30 3 3/15 20% 讲师 2 人 助教 1 人 学缘结构 : 最高学历 人数 从其他单位取得学位人数 第三列 /第二列 博士 5 5 5/5 % 硕士 6 1 1/6 % 学士 3 1 1/3 % 总体情况 : 教师数 实验教师数 研究生助教 每年上课人数 师生比 实验课与学生人数比 12 2 5/年 160 1: 1:80 课程顾问: 潘松年教授是包装工程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本课程创始人和教材主编,历任陕西省和西安市包装技术协会常务 理事、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普通高等教育包装统编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湖南工业大学包装工程学科顾问、山西省运城市经济顾问、包装工程杂志编委等,在从事包装科技工作期间,曾荣获‚全国先进包装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包装教育工作者‛和‚全国优秀包协工作者‛等称号。 2020 年,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评选了‚中国现代包装工程二十年包装科教终身成就奖‛。 33 教学改 革与研 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 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1.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近几年来围绕 包装工艺学 课程建设和与课程相关的专业建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研究探索了包装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确定了我国能满足社会对包装工程专业人才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教研室全体同志参加的《包装 工程 实验室教材建设项目》项目,郭彦峰主持 2020 西安理工大学教材建设项目《包装物流学》等,大大改善了教学实验条件, 从而 丰富 了 “ 包装工艺学 ”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此 二 项教改课题 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同时与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联合办学,选送学生去德国 学习,学生毕业后授予双重学历。 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授予 西安理工大学 ‚全国包装工作先进集体‛。 黄颖为撰写《新形势下包装专业方向定位及课程体系的探讨》、郭彦峰等人撰写《论二十一世纪我国包装教育的发展战略》《面向包装行业发展,深化包装教育改革》《加强包装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进一步深化我国包装教育的思考》《 论包装学科的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 》,方长青撰写《印刷包装材料学教学改革探讨》等教学研究论文, 与该课程相关的专业毕业学生供不应求,供需比超过 1:3。 2. 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近几年来,本课题组的成员对本课程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紧密联系实际,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专业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建设,并及时融入新的学科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进行了以下的改革和研究: (1) 课程内容的改革 包装工艺学 是一门综合 化学 、材料、力学和机械的专业基础课, 《包装工艺学》课程的任务是在学习了其他有关专业课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正确设计包装工艺过程,并解决生产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便圆满地完成产品的包装工艺,制造出合格的包装件。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 1)掌握包装工艺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主要包装技法的基本原理、 操作技术和工艺要领,了解国内外包装工艺的新动态;( 3)具有正确制订包装工艺规程和分析解决包装生产问题的基本能力。 《包装工艺学》课程采用了新颖的框架结构,内容分为四篇:包装工艺理论基础、通用包装工艺、专用包装工艺和包装工艺过程等。 她的结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句话:即‚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广泛熟悉工艺技术、充分用于包装实践。 ‛ 《包装工艺学》教材的特色是建立包装工艺的全新绿色理论与技术方法,发展无公害的包装系统工程理念。 教材最大限度地充分反映现代包装科学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设备。 而且其改革具体落实在 了已经 出版的《 包装工艺学 》教材中, 该教材由我校潘松年教授主编,于 1998 年出版, 2020年第二版, 2020 年第三版,并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这是我国以《包装工艺学》命名的唯一的教材,由印刷工业出版社印刷出版,迄今已发行 17000 册,出版社计划年发行量 2020 册。 目前已获得全国约 50 所高等院校的广泛使用。 同时该教材 也获得了同行专家的认同(见本教材内容和同行专家意见)。 (2) 实践性教学的改革 包装工艺学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进行大量的实践锻炼,以 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题组的成员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经过研究探索,将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分成四个层次进行,克服过去的单一实验的缺陷: ① 基础性实验。 主要让学生了解掌握 常用包装 材料性能的测试,培养学生的基本测试技能,为此建设了 包装工艺学 课程内容相关的基础实验室 ——包装测试实验中心。 ② 综合性实验。 主要让学生设计与测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采取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方式。 ③ 课程设计。 课程设置二周的课程设计时间,针对某一产品 进行包 装 设计 与计算 ,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与创新能力。 ④ 现场实践性教学。 很多学生设计的 包装工艺 虽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其设计的 工艺过程 如何在生产实践中实现,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检验,根据我国教育部加强产学研合作办学的指示,我院在广东省 深圳设立了‚西安理工大学深圳科精诚网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产学研基地‛ 现场教学基地,这个教学基地位于 深圳 市 龙岗 区,为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课程通过由基础性实验到综合性实验,从课程设计到现场实践性教学,由浅到深,逐步深入,由理论到实际应用,循序渐进,使学生 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得到系统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能根据用户或市场的产品要求独立进行包装容器的设计,部分学生还能进行创新设计,学生设计成果不少已被采用或获奖。 (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如采取启发式教学、渐进式讲授,同时在课间穿插实践课程;将多媒体教学与展示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等,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 工艺、 结构设计能力和抽象、空间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 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和理解 明显优于前几届,收效甚好。 提出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单纯是传授知识的方法和手段,而是与教书育人、开发学生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联的。 本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就是要将过去的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到重视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上来。 建立兼顾知识传授与素质和能力培养、教师教与学生学、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具有优化教学过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建设适应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和有效完备的教学与实验条件。 通过几年的 教学实践证明, “包装工艺学 ”课程的改革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得到学生、广大同行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 于 2020 年被确立为 西安理工大学校 级精品课程。 3.积极开展教改研究 为做好教改研究工作,我们对毕业生进行走访调查,对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就教改与人才培养进行企业调查,座谈讨论,了解社会需求,为 明确课程改革方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 提出了面向 21 世纪,以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 包装工艺技术 人才 培养模式 ;以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 , 以 包装工程 专业技术基础 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为核心 , 开展系列课程教材、教学与实验环境和 师资队伍的建设。 (2)知识教学模块探讨。 提出了为适应世界经济竞争 , 建立以 包装工艺为 主线,侧重打基础,拓宽知识面,重视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 包装工程 基础系列课程的新内容体系结构 ,建立了知识模块教学模式。 并将物理化学中研究传递现象的若干重要定律用于解决包装工艺实践问题,提高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首次提出并完善解决了包装工艺中有关包装精度与品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并提出编制包装工艺规程的普遍规律,形成包 装工艺学的完整科学体系。 4.科学研究对课程教学的促进 我系自 2020 年以来,学成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增多,科研实力显著提高。 从2020 年至今,我系黄颖为教授、郭彦峰副教授、任鹏刚副教授、方长青博士、孙德强讲师获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十四项,科研课题合同额从 2020 年 5 万元,上升到 2020 年的 60 余万元。 这些科学研究项目促进了包装工艺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1)科研活动促进包装工艺学教学 在多媒体教学中,将我系的科学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如给学生介绍全新绿色理论与技术方法,发展无公害的包装系统工程理念;讲解可降解材料及 包装废弃物的处理;讲解新型粘合剂的配方及使用;讲新型包装防伪方法等。 使学生了解了包装工程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2)科研工作为毕业设计提供了来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我系所有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实际工程, 2020 年黄颖为教授指导胡斌同学的毕业设计《胶印中网点变形规律的研究》, 2020 年由骆光林教授指导孙玉冰同学的毕业设计《纸浆模塑发泡机理的研究》,郭彦峰副教授指导陈曦同学的毕业设计《收音机振动性能的研究》、于江副教授指导朱海良同学的毕业设计《包装工艺学课程的网站建设 》获西安理工大学优秀毕业设计。 (3)科研工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许多学生自动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 2020 年以来,每年都有约 20名同学来我系参加科研活动,这种活动使学生在课外对包装工艺学教学内容得以延伸,提高了学生应用包装工艺学知识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 创新性的教学成果 (1)理论联系实际, 增强工程实践 能力培养 工程观念淡,工程实践能力差是我国工科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增强学生工程实践的感性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扩大知识面, 我院建立的包装测试实验中心 已发挥出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并获得同行很高的评价。 (2)多媒体网络教学结硕果 为了提高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效果和信息量,不仅在国内同类课程中较早地开展了计算机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采用电子教案;还对《包装工艺学》课程教学进行网站建设,网站是一个与全国设置《包装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单位进行信息传递、资料共享、互通有无、经验交流的平台。 目前已建立了框架结构,她是我校为提高这门课程在国内的教学质量而工作的窗口。 6.精品课程已具规模 《包装工艺学》课程建设自 1989 年开始,经过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创新能力培养等五个阶段,取得了一些系列成果。 《包装工艺学》教材由我校主编。 参编单位有江南大学、福州大学和黑龙江商业大学等。 该教材于 1998 年初版, 2020 年第二版, 2020 年第三版,并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这是我国以《包装工艺学》命名的唯一的教材,由印刷工业出版社印刷出版,迄今已发行 17000 册,出版社计划年发行量 2020册。 目前已获得全国约 50 所高等院校的广泛使用。 《包装工艺学》课程实行了教考 分离、综合评分,建成了完整的试题库。 《 包装 工艺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于 2020 年被列为教学研究项目, 2020 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34 青年教 师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一、培养青年教师采取的举措 1. 积极鼓励 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 在国内外深造、攻读学位和进修 学校制定了 中青年教师国外教学进修 、 青 年教师创新科研基金、 拟上岗教师的岗前培训 、 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 教师外语培训 和教师参加专业课程研讨交流活动等鼓励政策,使一大批青年教师受益。 教师队伍中 4 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 1 位为引进博士);有 2 位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 , 而且 2 位准备毕业答辩,到时教。西安理工大学包装工艺学精品课程申报表黄颖为
相关推荐
将设置应用于服务器环境和 Web 应用程序。 由于配置信息是以纯文本形式存储的,因此可以在没有本地管理工具帮助的情况下应用新设置。 此 零本地管理 哲学也扩展到了 框架应用程序的部署。 只需将必要的文件复制到服务器,即可将 框架应用程序部署到服务器。 不需要重新启动服务器,即使是在部署或替换运行的编译代码时。 5. 可缩放性 在设计时考虑了可缩放性
行攻击。 对于这类入侵行为,防火墙是无法发觉的,因为对于防 火墙来说,该入侵行为的访问过程 和正常的 WEB 访问是相似的,唯一区别是入侵访问在 请求链接中多加了一个后缀。 (4) BUG 难以防范。 甚至连安全工具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的漏洞。 几乎每天都有新 的 BUG 被发现和公布出来,程序设计者在修改已知的 BUG 的同时又可能使它产生了新的 BUG。 系统的 BUG 经常被黑客利用
要求较高。 三层为基层,约 70 台计算机。 预算约为 5 万元。 四.设计方案内容 进行 计算机网络 设计,首先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明确 该公司 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及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对 该公司 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海南大学 课程设计 报告 5 确的描述;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 该公司 Intra 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
2)( 3)( 4)的工位完成工作,在弯曲中上模下行使工件弯曲,工件从凹模下方出去。 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完成整个制件的冲压工作。 五、主要计算 (一) 冲裁工艺计算 落料工艺计算 在最后落料的工序时,凸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我采用的是配合加工。 首先,对该零件的各尺寸进行分析,得出孔 mm; mm; mm; mm 变大。 中心 距 16 mm、 12 mm; 11
主要反应物投料比: 4溴苯甲酸甲酯:二水乙酸锂:氯化锂:乙酸钯: 3丁烯 1醇:四丁基氯化铵:亚硫酸氢钠 =1: : 3: : : : 主要反应设备: 50 升玻璃反应器, 100 升萃取罐 原料规格、来源见 Table 522 Table 522 制备中间体 24 所用原料规格、来源 名称 规格 来源 4溴苯甲酸甲酯 中间体 自制 二甲基甲酰胺 工业 徐州溶剂厂 16 二水乙酸锂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