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及计划内容摘要:

听到了这个消息时北京市,乃至整个中国都沸腾了。 大家此时都在共同欢呼(齐读)“我们 赢了”。 (板书课题)谁愿意把屏幕上的文字读一下。 同学们再看一下右上角的这个钟面上显示的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刻。 一起说一下是什么时间。 ( 10 时零 8分)你还想知道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吗。 这节课老师就同大家一起来认识时间。 二、新授 5(一)认识钟面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面,请同学们 以小组为单位活动,边观察你桌子上的钟面,边讨论如下问题: 第 14 页 共 34 页 ( 1)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 每个大格分成几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 2)钟面上有几根指针。 短针叫什么针。 长针叫什么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 师贴出板书: 格: 钟面上一共有 12 个大格 钟面:每个大格分成 5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 60 个小格 针: 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 3(二)认识时、分 那么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呢。 请同学们看电脑演示: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长时间。 (一分) 问: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几分。 走 3大格呢。 那么走一圈呢。 电脑演示: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一小时。 问:时针从 12 走到 1是几小时。 从 1走到 2又是几小时。 那么时针从 8走到 10 才呢。 5(三)认识时、分的关系。 那么时和分又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活动,用你 们的钟面拨一拨,把分针转一圈共同来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 讨论一下时和分的关系。 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当你把分针拨了一圈,时针有哪些变化。 生:分针拨了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 师:那我们用电脑演示一下,看他说的对不对。 (电脑演示操作) 第 15 页 共 34 页 师:说对了你真会观察事物。 同学们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小时。 (一小时)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呢。 ( 60分)那么你从刚才的动手操作中发现了时和分的关系了么。 ( 1时 =60分)(板书) 5整时的认识。 师:在一年级我们就已经学过认整时,现请同学们看电脑。 指着第一个 钟面问:这是几时。 ( 9时)你是怎样认的。 (刚才我们复习了认整时,那么钟面上的时刻是整时时,分针都是指着哪一个数。 )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下方出现的这些数字,是我们平时用的另一种电子钟面的显示方式,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时间的写法。 现在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先写时,再写两个小圆点,代表时,再写两个零占位代表整时)你会读吗。 ( 9时) 5( 2)几时几分的认识 师:在大多数情况下,钟面上的分针不是正好指着 12,时针也不是正好指着数几。 这个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几分呢。 怎样认时间呢。 ( 屏幕显示 9时零 8分面图。 观察后提问:这个钟面 所表示的时刻是整时吗。 如果分针不是指 12,时针也不是正好指着一个数,怎样知道钟面所指的时刻呢。 ) 师:老师现在告诉大家,记住呦。 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 多了多少分。 再看分针从 12 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 谁能重复一下,看几时几分的方法。 师:你们真聪明,现在请大家试着读一读钟面上所显示的时间。 ( 9时零 8 分)大家觉的他读的对不对。 你是怎么想的。 那么我们看看这个时刻怎么写。 (电脑显示)学会了吗。 第 16 页 共 34 页 现在请大家打开数学书 64 页,请大家把“试一试”的后三个钟面表示的时间试着自己读出来,并写出来。 一会我找同学汇报。 (生自由汇报,师点评,找同学到黑板上写) (四)练习 5现在老师要和大家作一个游戏,(这里有一个钟面,还有两个按钮,按这个蓝颜色的笑脸按钮这个表就开始走,按这个黄颜色的按钮,就停下来了。 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喊开始和停,停下来后请你来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 绿色小卫士 【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绿色小卫士 》。 【教学目标】 从不同的角度调查、了解生活中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体验人们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努力,并从自己 做起,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一些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参与力所能及 第 17 页 共 34 页 的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意志,主动参与环保。 【教学准备】 课前组织学生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污染现象及其危害; 制作多媒体课件; 准备其它教具。 【教学时间划分】 共三课时 本课为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 进行环境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培养能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人,是使人们普遍具有环境意识,在工作、生活的各种场合和活动中保持对环境的敏感 性,自觉选择无损于环境的行动。 今天的小学生是未来各行各业的决策者和劳动者。 小学阶段又是奠定、形成一个人意识、观念的关键时期,“人之初,性本善”,“孺子可教也”。 今天从小事、从身边开始培养保护周围环境的良好习惯,授以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粗浅的技能,那么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的决策者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将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能自觉地制定和执行环保政策,那么在经济高度发展过程中由于认识能力、技术等原因可能逐渐造成的自然资源的枯竭、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基本生存条件受到威胁的局面将得到延缓,中国的社会发展将走上 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而且,少年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 第 18 页 共 34 页 也在对环境发生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的环境意识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本身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巨大推动力量。 素质教育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就顺应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今天学校环境保护教育播洒的种子必将受到大自然的厚报。 【教学活动流程】 课前活动:观看动画,渗透教育。 观看一组环保公益广告宣传动画片。 设计意图: 上节课讲的垃圾问题是引子,教材试图通过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解决,让学生学会分析解决其他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本节课涉及的“污染的包围圈”设立的目的就是要引 导学生以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多个方面来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其中“你知道吗。 ”和“要不要进行这样的交易”意在引导学生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活、经济的关系。 活动(一)走近生活,揭示环境污染的现状 生活中存在的几种主要污染。 交流“课前调查”--身边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 观看有关污染的录像资料。 小结:在许多地方,人们原来拥有的是美丽的土地,但现在却不得不在被污染的环境中挣扎。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课前调查”,观看有关污染录像资料,汇集典型环境公害事件、数据、图表, 凸 现水污染 、大气污染的严 第 19 页 共 34 页 重性,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高度关注,主体参与该问题研究。 活动(二)讨论交流,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出示印染厂的污水,引导交流水污染的危害。 讨论各种环境污染还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出示一组调查数据,揭示污染危害的严重性。 小结:地球,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地球只有一个。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在上面学生交流“课前调查”,观看有关污染的资料基础上,尤其是学生关注的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围绕学生身边的事例和现象展开,让学生对生态环境恶化有“切肤之痛”,激发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有迫在眉 睫之感。 活动(三)强化体验,感知环保人士的努力。 讨论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 交流感受,体会环保人士的心愿。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意在为学生指导环境保护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工作,人们已为之作出了哪些努力,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为学生参与环保作社会价值确认。 活动(四)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环保的热情。 创设游戏活动情景,师生共玩趣味环保跳棋,其间引导学生: 第 20 页 共 34 页 设计环保宣传口号。 了解部分环保纪念日和环保先进城市。 了解环保监督热线电话。 知道垃圾要分类存放。 为城乡环境保护提合理建议等。 设计意图: 这是“拯救地球有办法”的内容落实。 把教材安排的活动“环保提示语选登”、“小小情报员”融纳贯穿在师生共玩趣味环保跳棋中。 希望借助游戏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开展更多、更好的环保活动热情。 其中“设计环保宣传口号”是总动员,了解环保纪念日和环保先进城市是落实行动的基础与榜样。 了解环保监督热线电话和知道垃圾要分类存放是行动具体指导,提合理建议是让学生们为环保发挥聪明才智。 活动(五)合作探讨,延伸保护环境的行动。 讨论:我们小学生能为保护绿色环境做些什么。 小组合作,制定班级《绿色行动宣言》。 行动 延伸。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在上述了解分析家乡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达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产生持续的环保行为 绿色小卫士 第 21 页 共 34 页 教学目标: 复习环境污染产生的各种危害,树立危机意识、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生活方式。 学会从身边做起,从校园生活做起,人人争当环境小卫士。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确立一个理念“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为“学校垃圾”分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出 方法回收废弃物。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谈话,交流各种污染情况 师小结,导入新课 二、引入主题 谈话,引入 分类:根据垃圾的用途进行重新分类 ( 1)讨论:你知道垃圾的回收有哪些方式。 你是怎么知道的。 ( 2)小组代表发言 ( 3)小结:(定位一种思想)垃圾是一种放错的资源。 三、分组制作 师激发学生动手创作 师讲解创作注意点 学生分组创作 作品展示,学生简介创作过程 小结 四、延伸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创作 环保标语,唤醒社会关注环保。 [ 作者:张永春(俞汇小学 )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 641 文章录入: admin ] 一、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我们是个多民族国家,我们有 56 个民族组成,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情感:我们应该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与邻居的风俗习惯。 第 22 页 共 34 页 二、教学准备: 师生收集我们身边有关的民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