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制度及设计内容摘要:

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从 2020年 1月 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会议明确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 一是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严肃分配纪律。 二是以促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导向,建立健全绩效考核 制度,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 三是分级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强化地 方和部门职责。 四是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 会议确定,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保障,省级财政统筹, 中央财政 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按单位类型不同,分别由财政和事业单位负担。 会议强调,实施绩效工资涉及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工作任务重。 各地区、各有 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切实解决好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平稳进行。 常务会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20年 9月 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会议指出,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 管理资源 薪金总额 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分三步展 开。 第一步从 2020年 1月 1日起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第二步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从 2020年 10月 1日起,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第三步从 2020年 1月 1日起,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会议明确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 一是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严 肃分配纪律。 二是以促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为导向,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 三是分级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强化地方和部门职责。 四是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 会议确定,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保障,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按单位类型不同,分别由财政和事业单位负担。 会议强调,实施绩效工资涉及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工作任务重。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切实解决好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平稳进行。 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中的 12个基本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人力资源系主任文跃然、 国家行政学院 教授汪玉凯等知名专家,解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中的 12个基本 问题,利于大家理解,以期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什么是事业单位。 答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国务院第 25411号令)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 国家行政机关 的 领导,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 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 :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国内有哪些事业机构。 有多少事业单位从业人员。 答 :据有关专家初步统计,我国的事业单位机构数量近 130万个,约有 4000万从业人员,涉及到医疗卫生、公共教育、文化传播、福利机构、体育等各个领域和行业。 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个国家社会治理的结 构和水平、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人民的幸福感、管理资源 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等,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什么是绩效工资。 答 :又称绩效加薪、 奖励工资 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 企业经 济效益 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 如何确定绩效工资。 答 :目前尚无一个行之有效的、各方达成共识的绩效评估办法,这也是绩效工资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专家普遍认为,首先,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估办法不能变成简单 “计工分 ”的形式,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在规范事业单位工资、 津贴制度 的同时,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 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 第二, 绩效管理 应该更多关注员工内在的积极性,让他们有发自内心的对单位的热爱,有发自内心的主人公感觉,有充足的能量,有高度的责任感。 第三,绩效工资改革应该规范事业单位本身的经费使用,使得其更专注于“提高公益服务水平 ”。 “绩效工资 ”与俗称的 “计件工资 ”、 “计时工资 ”有什么区别。 答 :“计件工资 ”、 “计时工资 ”产生于美国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主要鼓吹者为泰罗。 计件工资是指按照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位来计算的工资。 它不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报酬,而是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成果来计算劳动报酬。 包含直接计件工资、间接计件工资、有限计件工资、无限计件工资、累进计件工资、计件奖励工资、包工工资等几种形式。 计件工资因为比较机械,目前使用得很少。 但计时工资仍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内被使用。 专家们多认为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过于机械,是把人当成机器, 像管理机器那样管理人,难于在绩效工资改革中适用。 据专家介绍,在我国有的地区推行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时走了些弯路,比方说老师上一节课计多少分,上两门新课计多少分,指导一篇论文计多少分,参加多少次会议得多少分。 老师的工资由各个指标上的得分综合来决定,有点像计件工资的意思。 实行绩效工资改革是不是就跟以前拿 “工分 ”一样。 事业单位多是些知识分子,这样的方法对他们适用吗。 答 :事实证明, “工分 ”式的绩效方法是难以激发劳动者活力的。 而事业单位的员工大多是知识性员工,知识性员工的绩效是很难测度的。 事业单位 也没有在绩效考核方面有很好的经验积累,没这方面的文化,强制推行,遍地开花可能会导致能力上的不足和文化上的阻碍。 另外,对于事业单位改革而言,单单搞绩效工资改革远远不够,还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好的管理环境、优越的领导力、良好的员工素质和执行力等。 实行绩效工资改革是否必然带来工资的增长。 答 :绩效工资跟以前的 “大锅饭工资 ”方式相比,更多是工资计算方式的变化,是一种相对规范和相对公平的方式。 绩效工资改革并不是以涨工资为基本目的的。 9月 2日的国务院会议明确表示,绩效工资改革是将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 范津贴补贴相结合,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严肃分配纪律。 有的专家举了即将开展绩效工资改革的 医疗卫生机构 为例,现在不少医疗机构存在收受患者红包、推销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