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及加工内容摘要:

工的。 方案二比较与方案一,其优越性在于在中批量生产中把粗镗、半精镗、精镗分开进行加工,可以逐步提高各个轴孔的质量要求,可以提高各孔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及各自的尺寸精度,保证箱体零件的技术要求。 所以,方案二比较优越,确定为此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在此项中,不必每道工序的加工余量都写出来,只需查出部分重要的、得计算的加工余量即可。 (1)粗铣上表面的加工余量: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表235平面的加工余量,及考虑在铸造过程中,上表面会产生气泡等部分,因此,加工余量得留大点。 从而得出粗铣上表面的加工余量为3mm。 (2)粗刨、半精刨E、F面的加工余量:由《金属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表428查出粗刨E、F面的加工余量取4mm,半精刨E、F面的加工余量取2mm。 (3)镗孔的加工余量: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表229查出粗镗 半精镗 精镗Ⅰ轴孔75H7 2 Ⅱ轴孔75H7 2 Ⅲ轴孔75H7 3 (4)加工M12的加工余量: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 (5)加工M8的加工余量: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 (6)加工M6的加工余量: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表229查出先钻孔5,.。 (1)平面加工工序余量①铣A面:粗加工余量:Z1=3mm 毛坯余量:Z=3mm②刨E面:粗加工余量:Z1=4mm 毛坯余量:Z2=2mm③铣侧面G:粗加工余量:Z1=3mm 毛坯余量:Z=3mm④刨F面:粗加工余量:Z1=4mm 半精加工余量:Z2=2mm 毛坯余量:Z=6mm⑤铣L面:粗加工余量:Z1=3mm 毛坯余量:Z=3mm⑥铣K面:粗加工余量:Z1=3mm 毛坯余量:Z=3mm⑦铣O面:粗加工余量:Z1=3mm 毛坯余量:Z=3mm⑧铣P面:粗加工余量:Z1=3mm 毛坯余量:Z=3mm⑨刮M面:粗加工余量:Z1= 毛坯余量:Z=⑩刮M `面:粗加工余量:Z1= 半精加工余量:Z2= 毛坯余量:Z=2mm(2)轴孔加工工序余量①粗镗、半精镗、精镗轴孔71mm粗镗至73mm精镗至75mm②粗镗、半精镗轴孔79mm粗镗至81mm由上述加工余量的确定,从而可以得出毛坯外形尺寸为:302mm182mm(备注:在此项中所涉及但没有提及的查表资料,皆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四、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由于此零件的孔加工比较多,在此设计75H7孔用塞规。 由《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表52查出工作量规的制造公差T和位置要素Z,并确定量规的形状公差和校对量规的制造公差:塞规制造公差:T=塞规位置要素:Z=塞规形状公差:T/2=参照量规公差带阁计算量规的极限偏差: “通规”(T):上偏差=EI+Z+T/2=0++= 下偏差= EI+ZT/2=0+=磨损极限=EI=0mm由此得出通规的尺寸为:“止规”(Z):上偏差=ES=下偏差=EST==由此得出止规的尺寸为:公差带如图41所示 图41 量具公差带图量规测量面的材料,可用淬硬钢〔合金工具钢、碳素工具钢、渗碳钢〕和硬质合金等材料制造,也可在测量面上镀以厚度大于磨损量的镀铬层、氮化层等耐磨材料。 量规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