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自然辩证法论文内容摘要:

为依据的。 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人对受动性的认识程度和控制状况。 另一方面,能动性又是受动性的主导。 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不断的改造人自身,通过自己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来完善和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对受动性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受动性的控制能力,使自己的能动性得到更好和更快的发展。 概括的讲,从古代到近代,从近代到现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使用手工工具获取生产及生活资料和使用大机器进行生产这样两个阶段。 目前,正在向第三阶段过渡。 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一阶段是使用手工工具对抗自然、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历史阶段。 这一阶段包括了从人类产生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之前的原始时代和农业时代的漫长历史时期。 这一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的受动性占主导地位,处处受自然界的控制和支配。 人与自然关系的第二阶段是使用大机器进行生产的工业时代。 这是人的主体4 性突现的时代,人的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发生革命性变化,人在自然面前的主动支配地位空前提高。 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界干预的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一面也开始显露出来。 人类在改造自然 过程中的盲目性使人与自然对立的一面逐渐上升,造成了两者关系的激化。 于是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一系列问题不断涌现出来,使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了威胁,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制约。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使用高新科技成果协调人与环境关系,在取得高度发达的物质成果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面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威胁,人类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过去人们片面的强调了自己在改造和征 服自然过程中所拥有的主观能动性,只考虑到了人类的需要,向自然界无度的索取,而忽略了人也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也有受动性的一面。 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类不能单纯以纯粹自我规定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人在自然界里能获得多大的自由 ,不单取决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程度 , 还要取决于人类对自己的受动性的认识程度和控制能力。 人类必须处理好与自然关系中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关系。 人类逐渐认识到营造好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需要。 目前 , 实现人 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开始确立 , 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所接受。 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的正面影响 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依靠科学和技术手段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从适应性的认识和改造自然发展到积极主动和创造性的改造自然,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人类要实现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仍然要依靠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科学技术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正确的认 识论基础。 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必须要顺应自然所固有的规定性和规律性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因此,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