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串联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内容摘要:

的输出功率: PoI2U2= ( 3)选择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 ∵ 变压器的副边电压 U2=12V ∴ 桥式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 桥式整流电路中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平均电流为: 查手册选整流二极 管 IN4001,其参数为:反向击穿电压 UBR=50V17V 最大整流电流 IF=1A ( 4)滤波电路中滤波电容的选择 滤波电容的大小可用式 求得。 1)求 ΔUi: 根据稳压电路的的稳压系数的定义: 设计要求 ΔUo≤15mV , SV≤ Uo=+3V~ +9V Ui=14V 串联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第 8 页 共 14 页 代入上式,则可求得 ΔUi 2)滤波电容 C 设定 Io=Iomax=, t= 则可求得 C。 电路中滤波电容承受的最高电压为 ,所以所选电容器的耐压应大于 17V。 注意: 因为 大容量电解电容有一定的绕制电感分布电感,易引起自激振荡,形成高频干扰,所以稳压器的输入、输出端常 并入瓷介质小容量电容用来抵消电感效应,抑制高频干扰。 六、 元器件 介绍 根据用途分类 检波用二极管 就原理而言,从输入信号中取出调制信号是检波,以整流电流的大小( 100mA)作为界线通常把输出电流小于 100mA 的叫检波。 锗材料点接触型、工作频率可达 400MHz,正向压降小,结电容小,检波效率高,频率特性好,为 2AP 型。 类似点触型那样检波用的二极管,除用于检波外,还能够用于限幅、削波、调制、混 频、开关等电路。 也有为调频检波专用的特性一致性好的两只二极管组合件。 整流用二极管 就原理而言,从输入交流中得到输出的直流是整流。 以整流电流的大小( 100mA)作为界线通常把输出电流大于 100mA的叫整流。 面结型,工作频率小于 KHz,最高反向电压从 25 伏至 3000 伏分 A~ X 共 22 档。 分类如下: ① 硅半导体整流二极管 2CZ 型、 ② 硅桥式整流器 QL 型、 ③ 用于电视机高压硅堆工作频率近 100KHz 的 2CLG 型。 限幅用二极管 大多数二极管能作为限幅使用。 也有象保护仪表用和高频齐纳管那样的专用限幅二极管。 为了 使这些二极管具有特别强的限制尖锐振幅的作用,通常使用硅材料制造的二极管。 也有这样的组件出售:依据限制电压需要,把若干个必要的整流二极管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调制用二极管 通常指的是环形调制专用的二极管。 就是正向特性一致性好的四个二极管的组合件。 即使其它变容二极管也有调制用途,但它们通常是直接作为调频用 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 ,晶体三极管 ,简称三极管 ,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串联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第 9 页 共 14 页 器件 . 作用 :把微弱信号放大成辐值较大的电信号 , 也用作无触点开关 . 工作原理 晶体三极管(以下简称三极管)按材料分有两种:锗管和硅管。 而每一种又有 NPN和PNP 两种结构形式,但使用最多的是硅 NPN和 PNP 两种三极管,两者除了电源极性不同外,其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下面仅介绍 NPN硅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对于 NPN管,它是由 2 块 N 型半导体中间夹着一块 P 型半导体所组成,发射区与基区之间形成的 PN结称为发射结 ,而集电区与基区形成的 PN结称为集电结 ,三条引线分别称为发射极 e、基极 b 和集电极 c。 当 b 点电位高于 e 点电位零点几伏时,发射结处于正偏状态,而 C 点电位高于 b 点电位几伏时,集 电结处于反偏状态,集电极电源 Ec 要高于基极电源 Ebo。 在制造三极管时,有意识地使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浓度大于基区的,同时基区做得很薄,而且,要严格控制杂质含量,这样,一旦接通电源后,由于发射结正偏,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电子)极基区的多数载流子(空穴)很容易地越过发射结互相向对方扩散,但因前者的浓度基大于后者,所以通过发射结的电流基本上是电子流,这股电子流称为发射极电流 Ie。 由于基区很薄 ,加上集电结的反偏,注入基区的电子大部分越过集电结进入集电区而形成集电集电流 Ic,只剩下很少( 110%)的电 子在基区的空穴进行复合,被复合掉的基区空穴由基极电源 Eb 重新补给,从而形成了基极电流 : Ie=Ib+Ic 这就是说,在基极补充一个很小的 Ib,就可以在集电极上得到一个较大的 Ic,这就是所谓电流放大作用, Ic 与 Ib 是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 β 1=Ic/Ib 式中:β 1称为直流放大倍数, 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 Ic 与基极电流的变化量△ Ib 之比为: β = △ Ic/△ Ib 式中β 称为交流电流放大倍数,由于低频时β 1 和β的数值相差不大,所以 有时为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