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内容摘要:
教学环节。 但大纲中的少量内容也可由任课教师自行安排,通过实验、习题课或课外自学让学生掌握。 本课程不涉及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变压器的构造、原理、等效电路和相量图。 不涉及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线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对习题课和作业的要求: 习题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消化和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及能力。 习题课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应配合基本内容演示典型例题,分析典型错误,说明解 题的方法和技巧,应富有启发性,并解答学生提出的和作业中出现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还可以进行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等,习题课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平时作业是学习本课程的必要环节,为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学,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巩固所学的内容,训练学生的计算技能,要求学生及时地完成教师所指定的平时作业,培养自己检验和判断结果是否正确的能力。 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及学习态度将作为平时成绩,按一定的百分比计入学期成绩中。 实验课的目的与要求: 电工基础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电工实验习惯和作风。 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表、电子仪器和实验设备,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工测试技术和试验方法,能正确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 执笔:刘晓龙 审阅:李培江 审定:余建军 9 《电工基础》Ⅱ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Electric Engineering Fundamental 课程编号: 12315020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总学时数: 56 学 分: 3 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工基础》Ⅱ是电气工程和工科电类专业 共同的理论基础,是研究电路分析计算和简单磁路计算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路及磁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学习电子信息技术及自动化类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准备必要的理论基础。 《电工基础》Ⅱ课程在第 2 学期开设, 42 学时, 2 学分。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 1)与前修课程的关系 《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积分变换):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微积分、线性代数中的行列式的基本知 识及复变函数。 傅里叶级数、线性常系数常微分方程及拉普拉斯变换等内容可与本课程同时开课进行,但必须注意与《电工基础》Ⅱ课程有关内容在授课时间上的相互配合。 《物理学》:本课程是在物理课电磁学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学习本课程前要求学生已初步掌握电磁现象和电磁运动的一般规律及计算,掌握恒定电流的基本知识及自感与互感的有关内容,能正确地使用国际单位制。 《电工基础》Ⅰ:应已开设学完《电工基础》Ⅰ,要求学生已初步掌握电路的三大基本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及其应用;能正确地应用电路分析的网络方程法。 (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电工基础》Ⅱ课程是本专业的第二门技术基础课程,它是所有本专业后续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五章 谐振与互感电路(理论 9 学时 +实验 3 学时) 教学内容 ( 1)谐振电路 ( 2)互感电路 ( 3)理想变压器及其电路的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 RLC 串联谐振的条件与特点;互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含互感元件的电路的直接列写方程法和去耦等效法。 难点: RLC 串联的频率特性;互感元件的同名端的确定方法;互感耦合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 1)掌 握: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的条件与特点;并联谐振的条件与特点;互感元件的同名端的意义及确定方法;互感元件电压电流关系;含互感元件的简单电路的直接列写方程法和去耦等效法。 10 ( 2)理解:谐振的概念;互感的概念;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含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分析。 ( 3)了解:品质因数的意义及其对频率选择的影响;品质因数的意义;互感现象及耦合系数的意义。 第六章 三相电路(理论 6 学时 +4 学时实验) 教学内容 ( 1)三相电源与三相负载 ( 2)三相电路的功率 ( 3)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 4)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及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联接方式的对称三相电源线、相电压关系,线、相电流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 难点:对对称三相电源和对称三相负载的线相、电压的关系,线、相电流的关系的理解;三相电路的各种功率的物理意义;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 教学基本要求 ( 1)掌握:电源及负载的联接方式及对称三相电源和对称三相负载的线相、电压的关系,线、相电流的关系;三相电路的各种功率的计算;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三相负载不对称时的分析方法。 ( 2)理解:对称三相正弦量的瞬时表达式、波形、相量表达 式及相量图;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三相电路的各种功率的意义;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 3)了解:相序的概念;中性点位移。 第七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理论 5 学时) 教学内容 ( 1)谐波分析法 ( 2)有效值、平均功率 ( 3)非正弦电流电路的计算 ( 4)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 重点、难点 重点:有效值和平均功率的计算公式;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方法; *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的特点。 难点:对各种信号傅氏级数展开公式的应用;含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零序分量 和负序分量的特点。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傅氏级数展开时的特点;熟练应用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方法。 理解:将周期函数分解为傅立叶级数的公式和方法;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的特点。 第八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理论 12 学时 +3 学时实验) 教学内容 ( 1)电路的动态过程 11 ( 2)求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 3)电路的初始条件 ( 4)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及稳态值 ( 5)单位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 6)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 7) *一 阶电路的正弦响应 ( 8)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重点、难点 重点:电路的动态过程及其有关的概念;动态电路初始条件的求解方法;一阶电路三要素的求解方法; *一阶电路正弦响应的求解方法;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求解方法。 难点:求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换路定则使用范围的理解;对时间常数和稳态值的理解和阶跃函数的应用; *冲激函数的理解及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的求解;二阶电路动态过程的特点。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求动态电路初始条件的方法;求动态电路时间常数和稳态值的方法;一阶电路三要素求解方法和动态过程的 特点; *简单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的求解方法; *一阶电路正弦响应的求解方法, *并正确理解实际工作中一阶电路施加正弦电源时出现的一些现象;二阶电路动态过程的特点。 理解:电路的动态过程及其有关的概念;求解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公式的推导过程;电路初始条件的含义和换路定则及使用条件;阶跃函数和在求解动态电路响应中的应用; *冲激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求解过程。 第九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理论 6 学时) 教学内容 ( 1)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 ( 2)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 ( 3)动态电路的复频域模型 ( 4)线性电路的复频域法求解 重点、难点 重点:几个常见函数的拉氏变换及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线性电路的复频域模型;线性电路的复频域求解法。 难点:拉氏变换基本性质的应用;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较复杂的线性电路的复频域法求解。 教学基本要求 ( 1)掌握: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几个常见函数 的拉氏变换;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 R、 L、 C 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及 KVL、 KCL 的复频域形式;线性电路的复频域求解法。 ( 2)理解:复频域电路的运算阻抗和运算导纳。 ( 3)了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概念;拉普拉斯反变换的定义。 *第十章 二端口网络(不要求) 12 三、建议学时分配表 章次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 实验 上机 讨论 合计 第五章 谐振与互感电路 8 3 / / 11 第六章 三相电路 6 4 / / 10 第七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4 / / / 4 第八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8 3 / / 11 第九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6 / / / 6 总 计 32 10 / / 42 四、实验内容与安排( 10学时) 章节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学时 备注 第五章 实验二 互感电路(设计型 ) 给定实际电感线圈,学生根据互感电路的特点,自己设计实验电路与步骤 3 必做 第六章 实验三 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的测量 掌握三相负载的联接方式、三相电路中相序的测定及其三相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2 必做 第六章 实验四 三相电路中功率的测量 掌握 三相电路中测量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接线方式及其测量方法 2 必做 第八章 实验五 一阶 RC 电路接通到直流电源的响应 掌握一阶 RC 电路时间常数的测定;信号发生器和电子示波器的使用;以及过渡过程的响应波形的测量 3 必做 共计 / / 10 / 五、教材、教学参考书 建议使用教材: 《电路基本分析》(第二版),韩肖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年 7 月 《电工基础实验指导书》,杨子鸣主编,自编教材, 2020 年 11 月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第一版,傅恩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年 1 月出版 建议参考书: 《电路》第四版,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6 月 《电路学习指导书》第四版,刘崇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9 月 《电路实验》,孙桂瑛、齐凤艳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1 月 13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实验、作业及平时测验: 25%;期中考试: 15%; 期末考试: 60%。 七、说明 : 各章节的教学重点是指要求学生学深学透,熟练掌握和掌握的部分的内容。 对部分选学的内容,用“ *”号标出,供选用。 本大纲只规定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讲授顺序一般可由教师自行安排。 一般地说讲课是主要的教学环节。 但大纲中的少量内容也可由任课教师自行安排,通过实验、习题课或课外自学让学生掌握。 本课程不涉及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变压器的构造、原理、等效电路和相量图。 不涉及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线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对习题课和作业的要求: 习题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消化和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及能力。 习题课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应配合基本内容演示典型例题,分析典型 错误,说明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应富有启发性,并解答学生提出的和作业中出现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还可以进行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等,习题课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平时作业是学习本课程的必要环节,为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学,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巩固所学的内容,训练学生的计算技能,要求学生及时地完成教师所指定的平时作业,培养自己检验和判断结果是否正确的能力。 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及学习态度将作为平时成绩,按一定的百分比计入学期成绩中。 实验课的目的与要求: 电工基础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训练学 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电工实验习惯和作风。 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表、电子仪器和实验设备,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工测试技术和试验方法,能正确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 执笔:刘晓龙 审阅:李培江 审定:余建军 14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Analog Electronics 课程编号: 12315040 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专业 总学时数: 80 学 分: 4 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技术方面的一门技术基 础课 ,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讲授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目的是使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具有读图﹑计算的能力 ,并初步具有解决本专业一般性任务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相关推荐
压力差,这个差值经过计算和转换,计算出频率的增加值,该值就是为了减小实际供水压力与设定压力的差值,将这个增量和变频器当前的输出值相加,得出的值即为变频器当前应该输出的频率。 该频率使水泵机组转速增大,从而使实际供水压力提高,在运行过程中该过程将被重复,直到实际供水压力和设定压力相等为止。 如果运行过程中实际供水压力高于设定压力,情况刚好相反,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将会降低,谁泵机组的转速减小
完成本课题所需的知识要求有: 熟悉 ASP、 JavaScript、 VbScript、开发语言 ,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开发的概念体系,熟悉数据库知识以及 Access 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熟悉 Dream Weaver 开发、调试技术,进行相关软件的安装,搭建系统运行环境 4. 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该生通过前期的资料查阅和相关知识学习,对本课题的要求有了一定的认识,同 意该生进行此毕业设计。
施工准备 : 施工前 ,准备材料和机具,安排好作业分工。 标出坑中心 :① 在坑口铺好预先准备好的彩布条 ,以免污染路基,并将坑口及桩位处的彩布条剪掉,使 坑口和桩露出。 ②施工人员到位后,先检查复核桩位,若有丢失,利用其他桩确定丢失桩并恢复。 揭开坑口防护板盖,检查并标出坑中心。 钻机对位 :钻机到坑位处,调整对位。 (不断地进行调整) 钻坑 :①确认对位后,在钻机钻杆上做一坑深标记。
( 2) 访问 ASP 页面的过程: ① 当用户请求一个 *.asp 页面时,该请求通过网络被发送到相应的 Web 服务器。 ② Web 服务器响应该 HTTP 请求,并根据扩展名 .asp 识别出 ASP 文件。 ③ Web 服务器从硬盘或内存中获取相应的 ASP 文件。 ④ Web 服务器将 ASP 文件发送到脚本引擎 ()文件中。 ⑤ 脚本引擎 ()将 ASP 文件从头到尾 进行解释处理
分电路可以和其他细分电路配合组成十的倍数的放大倍数 ,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专用集成电路。 硬件五细分,通过对正弦信号移向并组合,从而实现细分。 首先介绍一下电阻链移向原理:根据戴维南的等值发电机原理,图中 图 38 电阻链移向原理 2 1 2 1 2 22 1 2 1 2 1 2 1 2 21 1 2 2 2 1 2 1[ ( ) /( ) ][ ( ) /( ) ] [ ( ) /( ) ][
工具,例如 FRONTPAGE EXPRESS 也可以; ( 2) 语言相容性高: ASP 与所有的 ACTIVEX SCRIPT 语言都相容,除了可结合 HTML、VBSCRIPT、 javascript、 ACTIVEX 服务器组件来设计外,并可经由外挂组件模组的方式,使用其他厂商所提供的语言。 ( 3) 隐密安全性高: 如果我们在浏览器中直接查看网页的原始代码,就只能看到 HTML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