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专业操作技能。 因此,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 综合素质优、操作技能高、职业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 高星级饭店高级服务人员和初中级 管理人员为己任。 (二)项目建设基础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在学院支持下从 2020 年开始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已经积累了七年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见表 41)。 ( 1) 校企合作办学情况 表 41 校企合作项目简介 序号 成立时间 合作单位 合作项目 1 2020 年 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 世贸班 2 2020 年 杭州黄龙饭店 黄龙班 3 2020 年 杭州索菲特西湖大酒店 索菲特班 4 2020 年 浙江南苑饭店集团 南苑班 5 2020 年 浙江开元国际酒店管理集团 开元班 6 2020 年 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 世贸班 7 2020 年 杭州黄龙饭店 黄龙班 8 2020 年 浙江南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南都管家班 9 2020 年 浙江君澜酒店管理集团 君澜班 10 2020 年 浙江省委警卫局 名园班 ( 2) 企业制学院的体制建设 在“订单班”的校企合作基础上,我院酒店管理专业 以“ 互相支持、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双赢 ”为基本原则,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以订单培养为基础,利益共享为纽带,校企全面融合为目标,建立了新型的的校企合作机制 —— 企业制学院。 从 2020 年开始,酒店管理专业已经与国际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酒店集团组建了五个企业制学院(见表42)。 12 表 42 校企合作 项目简介 序号 成立时间 合作单位 合作项目 1 2020 年 洲际酒店集团 洲际酒店集团英才培养学院 2 2020 年 浙江开元国际酒店管理集团 开元酒店管理学院 3 2020 年 浙江南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南都国际行政 管家 学院 4 2020 年 浙江君澜酒店管理集团 君澜酒店管理学院 5 2020 年 浙江南苑饭店集团 南苑酒店管理学院 每个企业制学院由企业方高管担任院长,企业方和校方各派一人担任副院长,学院酒店管理系主任担任执行院长,同时成立由双方人员共同组成的院务委员会, 参与、协调 、 推动合作事宜 , 处理 双方 合作中的 相 关问题。 近三年来,行业企业已向酒店管理专业投入 320 余万元用于共建校企合作项目;酒店管理专业选派了 7 名优秀教师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将丰富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行业中的具体管理实践中去,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与企业、行业接轨的锻炼平台。 ( 3)企业制学院的机制建设 企业制学院的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开发教材、承担教学任务和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实现教育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和谐统一。 校方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并为企业员工提供专 业培训;企业方委派管理人员和一线技师负责企业文化、员工手册、规章制度、各部门服务与管理规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通过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努力构筑师生共同成长的良好平台,为企业、行业解决饭店行业进入门槛低、人员素质低、员工流失率高的不良现象。 2.政策和投入环境建设 我院制定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工作规范》、《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行业职业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试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2020— 2020 年师资队伍建设“星光计划”的实施意见》(含“博士工程”实施办法、“教授工程”实施办法、“青蓝工程” 实施办法)等相关管理规定和奖励激励措施,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以及资金支持等方面健全激励机制,营造了有利于青年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和保障机制。 3.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13 表 43 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情况汇总表 优 势 内 容 人才 培养 模式 本专业实行“学校 — 企业 — 社会”相结合的培养机制,把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除进行课堂教学外,还采用实验室实训教学、实验酒店见习周、节假日兼职实习、高星级酒店顶岗实习等方式,并逐步形成了“订单式培养”、“全程产学交叉”、“适应 思考 研究”等培养模式。 课程 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进行课程建设,设定理论和操作模块,专任教师的理论模块强调理论上以够用为度,兼职教师的操作模块强调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 该专业已有省级精品课程 2 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8 门。 教材 建设 本专业多位教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 出版社、浙江大学 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公开出版著作、教材 17 本,其中“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2 本,浙江省重点教材 1 本。 实验 实训 基地 建设 校内实验 实训基地 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于为高职省级示 范性校内实训基地,现有实验室 12 个,总面积为 4534 平方米,资金投入 1448万元,其中实习酒店、中餐厅实验室、西餐厅实验室、酒吧实验室等完全可以按正常营业要求进行运作。 校外 实习基地 酒店管理专业已在北京、上海、海南、杭州、宁波等地的五星级酒店建立了 50 家校外实习基地,并拓展了美国、迪拜的海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 包括帆船、丽嘉、洲际、喜来登、凯悦、香格里拉等主要国际知名品牌酒店。 教学管理 与改革 模块教学 对操作性强的前厅、酒水调制等 主干课程 采用模块式教学,以便集中学习、集中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工学交替 每个学期每个班安排一周时间在实习酒店进行见习,并由酒店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共同管理学生,真正做到工学交替。 课余兼职 成立了“ PartTime” 学生自主作业团队,专任教师负责对外联络兼职机会,学生根据企业要求自主作业,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学院制教学模式改革 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学院制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获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 成立酒店管理系督导小组,出台一系列基于能力本位的专业教学标准以规范教学质量;定期开展学生座谈,对教学质量和教 师教学水平进行网上测评;定期开展实习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基地调研座谈,由用人单位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酒店管理专业现有学生 “ 双证书”持有率 100%, 就业率 95%,专业对口率 80%,用人单位满意率 90%。 14 4.师资队伍建设 表 44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一览表 专任教师 高级职称 博士 硕士 双师型 省级专业 带头人 浙江省教育厅青年 教师资助对象 30 人 14 人 2 人 21 人 24 人 1 人 3 人 百分比 % 47% 77% 80% / 来自企业的管理和一线技术岗位的兼职教师 省级 教坛 新秀 “新世纪 151 人 才工程” 第三层次培养人员 星级饭店检查员 国家级 省级 11 人 1 人 3 人 1 人 13 人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已承担产业研究项目 3 项;企业咨询及课题研究 11 项,到账资金200 余万;星级饭店评定 300 家;省级以上饭店服务技能大赛裁判 90 余人次;企业培训 300余场,受训人数 10000 余人次;对口扶持浙江景宁职高,出资 30 万元援建实验室及师资培养。 三、项目建设目标 (一)专业及专业群发展定位 借鉴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和教师培养管理模式,围绕“ 全程产学交叉”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 以“企业制学院”为载体,以“教师经理化”和“经理教师化”为双师素质与结构模式,以“校中店”和“店中校”为基础,以“课程模块化”为手段, 培养高星级酒店所需的高级服务人员和初中级管理人才。 通过三年建设, 在 “企业制学院”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 “ 全程产学交叉”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专业标准制订、“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的 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及教材开发建设、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 , 形成一套可供全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借鉴的模式,使本专业 成为全国酒店行业高素质技 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同时,带动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和物业管理专业的共同发展,以提升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 (二)量化指标 15 表 45 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内容 专业 项 目 内 容 酒店管理(核心专业) 招生 (订单班) 把“企业制学院”打造成为国内同类专业的品牌。 新建 2 家企业制学院,完成 6 个订单班;酒店管理专业 招生规模 每年保持在 800 名以上,满足高速发展的酒店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标准 建设 与行业、企业一起共同建设各类专业标准 11 个。 课程与 教材建设 以“ 课程模块化”和“教材流程化”为主要手段 , 进行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前厅、客房、餐饮、调酒等 4 门主干课程采用模块教学;校企合作开发主干课程教材 4 本。 同时建设 《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等省级精品课程 5 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6 门;“十二五”规划教材 2 本,省重点教材 8 本,酒店培训包 2 个。 实验 实训 基地 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好 1 个“校中店” (旅苑酒店) ;改建前厅、餐饮、客房、管理软件等 4 个实训室和 1 个饭店博物馆。 校外实习基地 建设 2 家“店中校”;在现有基础上新增国内校外实习基地15 家(五 星级饭店),海外实习基地 5 家。 师资队伍建设 以“教师经理化”和“经理教师化”为导向的双师素质和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 50%以上专任教师在三年内必须具备 6 个月及以上的高星级酒店部门经理经历; 100%的教师具有双师资格; 60%以上教师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 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 5 名; 85%具有硕士或以上学历; 选派 40 人次以上教师赴国内外进修学习。 聘请 30 名来自行业、企业的经理、一线技师为兼职教师。 毕业生质量 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 95%以上;学生“双证书”持有率 100%;行业就业率不低于 85%。 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群) 物业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双师”结构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90%以上教师具有双师资格; 50%以上教师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 ; 75%教师具有硕士或以上学历; 75%以上教师具有行业企业工作和管理经历 ;选派 10 人次以上教师赴国内外进修学习。 课程建设 建设 2 门省级精品课程、 5 门院级优质核心课程。 教材建设 完成 1 本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3 本省重点教材。 实训基地 建设 4 个重点实训基地。 16 四、项目建设内容 (一) 完善“企业制学院” 体制机制建设 1. 完善“企业制学院”的设立体制,选择全国知名的酒店企业作为合作对象,成立理事会,明确职责权利,具有相对独立的财务权和人事权。 2.建立“企业制学院”理事会的议事规则和理事会成员薪酬制度等相关章程。 “企业制学院”的组织架构如图 41 所示。 图 41 “企业制学院”组织架构图 3. 健全“企业制学院”运作机制。 在 标准建设 、 工学交替、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师资互聘、 项目研发 、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 等 方面 进行 全方位、 多元化合作 ;建立基于工作目标的考核制度。 4. 制定实习指导教师补贴制度和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奖励制度。 (二)实行“自主招生” 酒店管理专业进行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试点,挑选知识、能力、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经过职业指向测试,组成“自主招生”班,学院给予优厚的师资配备并为学生优先推荐境外实习机会,将其打造成为“精英班”(如酒店管理岗位班)、“品牌班”(如迪拜高星级酒店班)。 (三)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1.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 (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酒店管理专业借鉴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 以企业制学院为载体,深化“全程产学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 创新。 “全程产学交叉”是以学 院 为主导、企业 订单 培养为基础,以学前 酒店 见习、学中 工学交替 、学后 顶岗 实习为教育时间轴,以 学院、企业、学生三方主动参与 的一种新型 人才培养 模式。 企业制学院理事会(理事长) 副院长 (来自企业) 副院长 (来自学院) 执行院长 (来自专业) 院长(来自企业) 17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是 全国旅游院校 中 唯一 的首批 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 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同时, 酒店管理专业将与行 业、企业一起进行 标准建设,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 企业制学院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① 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制订相应的专业标准:与行业、企业一起制定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标。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金将不予退还: ( 1)投标人在投标有效期内 主动对 投标文件 进行实质性修改 或 撤回 其 投标文件 ; ( 2) 中标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无正当理由拒签合同协议书或未按招标文件规定提交履约保证金 ; ( 3)投标人串通投标或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资格审查资料 投标人应按照第四章投标文 件格式的规定提交资格审查资料。 投标人须知资料表规定接受联合体投标的, 资格审查资料应
防界在 蒙特利尔协议 签定后 ,规定在二十一世纪初叶要求 取缔的对大气臭氧层有严重破坏作 用的哈龙 (HARLON)灭火系统的有效替代灭火系统之纯水液压传动技术具有环境友好、不燃烧、干净、安全、易得价廉和处理方便等优点 ,是当今国际液压行业的前沿研究课题 ,也是近年来本学科发展的热点 ,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我国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业能 力标准和培训包,建设 1 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和 5 个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打造 1 支高素质“双师型”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带动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发展,建成以国际贸易为核心的国际商务重点建设专业群;形成一套可借鉴推广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经验或模式,引领和带动国内高职院校国际商务类专业群建设。 项目建设具体方案见附件(四) 12 表 54 国际贸易专业重点建设项目经费使用计划表
的练习内容也会变得索然无味,最后的结果必定是适得其反。 本次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设计形式多样的训练内容,点燃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指法训练。 教学目标 熟悉主键盘中各字母键的位置,了解英文字母键的正确指法; 了解数字键的正确指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重点 键盘指法 结合教材,实践操作 难点 盲打练习 实践操作, 交流提高 课前准备
校组织的专题活动 个人自学情况 说明: 本课程 2020 年 6 月 30 日结束。 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专题活动每学期不少于 2 次,每次不少于 2 学时;每学期教师个人浏览指定的网络学习资源不少于 6 学时;每学年提交一份师德修养小结或案例(见附表 12)。 2020 学年校本研修收获记载表(公共必修课程 — 《师德修养》) 师德修养小结或案例(要求原创,不少于 300 字) : 案例背景 :
”有哪些特征。 活动:根据有关资料,填写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表。 讨论:比照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特征,加深对计算机病毒特征的理解。 设问:为什么说计算机病毒防治是一件十分迫切的 经常性的工作。 活动:分组学习,各个小组了解一种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传染对象、传染方法等,并填写学习任务单。 交流:各组同学交流不同类型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说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