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职技校: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压力控制器及调压阀 DK1 型制动机试验台 10 表 5 机车整备作业实训场 设备 实现功能 占地面积( m2) 容纳人数 东风 4 型内燃机车 主要进行机车检查给油项目实训。 用于培训电力、内燃机车司机,能实现以下功能:进行机车全面检查给油(整备作业)技能训练;故障设置:进行机车走行部、司机室等故障的设置、判断、处理。 180 40 表 6 货车检修实训场 设备 实现功能 占地面积( m2) 容纳人数 C70 敞车 该实训场的设备和工具及条件与铁路货车运用检修单位 —— 货列检基本相同,可以完全模拟铁路货列检的现场工作环境进行学习与演练, 可满足一个班学生同时进行货车快速修和货车单车检查技能学习和训练以及货车检车员工种技能鉴定与考核的要求。 180 40 表 7 机车电机电器实验室 设备 实现功能 占地面积( m2) 容纳人数 直流电机 主要 用于完成机车主要电机、电器实验。 包括: 电机启动、调速、反转、制动实验,受电弓升降弓实验等。 80 40 单相变压器 三相异步电动 机 受电弓 主断路器 SS4 改电力机车综合电器试验装置 ( 2) 校外实训基地 在学院筹建期和建设期,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积极贯彻学 院“服务 铁路、服务河北、面向全国”办学指导思想, 不断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实现教学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在学院 各级领导及路局站段的关心支持下, 先后与北京铁路局石家庄电力机 务段、华铁 11 运输有限公司、朔黄铁路机辆分公司、中国南车石家庄车辆厂 等 4 家企业签订协议, 建立了段 (厂) 校挂钩的、稳定 的校外实习基地, 为 开展 项目教学、 完成学生 顶岗实习提供了 有力 保障。 学生在校 外实训基地直接参铁路运输生产,实现了“做中学、做中教、做中练”,学到了真本事、练就了硬技能,知识、技能和素质得以协调发展。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 建设思路 坚持“特色鲜明,行业领先,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 立足铁道运输 和城市轨道交通 行业,紧密对接中国铁路“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 2020— 2020年》对铁道机车车辆 专业 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坚持 以 “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 以增强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主线 ,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 核心,创新校企合作体制 、 机制 ,创新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 课程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 一支 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强化实践育人,创建真实的职场氛围。 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 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对接。 探索铁道机车车辆 专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为铁道运输 和城市轨道交通 行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二) 建设目标 主动适应铁 道运输行业 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 发展的需要,创新校企合作体制 、 机制,建立铁道机车 车辆 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 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实施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进课程改革, 构建模块化 课程体系。 提升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高生产一线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比例,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优秀教学团队。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成国内一流、 铁路 特色明显的实践教学基地。 增强产业服务能力,提高学生“双证书”获取率和就业率,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 度,探索中职与高职贯通路径。 把本专业建成 特色 鲜明 、 行业领先、 水平 一流 的 国内一流特色品牌 专业。 三、建设内容 (一 )健全制度 ,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新机制 坚持政府协调,学院、 企业双主体共同参与 的专业建设机制。 建立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度,成立行业、企业、学院 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代表组成的专业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为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提供体制保证。 12 利用学院 和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建立校企合作推动新技术应用管理和激励制度。 促进校企深度融合,逐步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体制 、 机制。 学院人事部门和企业人力资源部共同研究建立互兼互聘的人事制度,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支持兼职教师技术成果申报、 落实兼职教师待遇。 校企共建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形成对专业教学质量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控与评价。 校企合作体制 、 机制创新建设资金计划见表 8。 表 8 铁道机车车辆 专业资金投入预算表(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投入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 、 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管理和运行校企合作机制 合 计 3 ( 二 ) 加强与 铁路运输 和城市轨道交通 产业对接, 改 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1.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 1) 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 析 铁道 机车车辆 专业的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的确定,首先要分析专业 职业岗位及其职业能力,见表 9。 表 9 铁道机车车辆 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 职业岗位群 职业能力 内燃机车司机 电力机车司机 具备 机车 的运用、操作、试验、维修、保养及故障处理的专业能力 ; 熟悉有关铁路技术规程及规章、熟悉机务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 ;具有机车学习司机等岗位的操作技能。 能判断、分析、处理机车的一般故障。 机车调度员 具备 机车的运用、操作的专业能力;熟悉有关铁路技术规程及规章、熟悉机务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经济管理的基本 知识;具有解决铁路机务、车辆部门一般性生产技术问题和基层生产组织、设备、技术、经济管理的能力;具有编制机车、车辆调度计划的能力,并具有使用有关软件用计算机绘制牵引操纵图、机车周转图的能力。 13 车辆检车员 发电车乘务员 具备 铁道车辆的运用、试验、维修、保养及故障处理的专业能力;熟悉有关铁路技术规程及规章、熟悉铁道车辆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判断、分析、处理铁道车辆的一般故障。 机车电工 机车钳工 机车制动钳工 具备 机车的 试验、维修、保养及故障处理的专业能力;能判断、分析机车的一般故障,具备对 机车主要部件进行检修的能力。 车辆电工 车辆钳工 车辆制动钳工 具备 铁道车辆的运用、试验、维修、保养及故障处理的专业能力;能判断、分析铁道车辆的一般故障,具备对车辆主要部件进行检修的能力。 城轨列车司机 具备城轨列车的运用、操作、试验、维修、保养及故障处理的专业能力;熟悉有关城轨列车技术规程及规章、熟悉城轨列车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城轨列车学习司机等岗位的操作技能。 能判断、分析、处理城轨列车运行中的的一般故障。 城轨车辆电工 城轨车辆机械师 具备 城轨车辆的运用、试验、维修、保养及 故障处理的专业能力;能判断、分析城轨车辆的一般故障,具备对城轨车辆主要部件进行检修的能力。 ( 2)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专业 知识,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具有从事铁道机车车辆运用与检修 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 的 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人际关系技能四个部分进行了细化,见表 10~表 13: 表 10 铁道机车车辆 专业人文及技术知识培 养目标 人文知识及技术知识构成 培 养 目 标 人文素质知识 思想道德修养、身心健康、公文写作、文化艺术知识、创业素质 职业基础知识 熟悉铁路运输法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职业道德 专业基础知识 外语交流、数学应用、计算机应用、工程制图与识图、 机械设计基础、 铁道概论、行车心理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单片机应用 专业技术知识 机车构造、机车制动机技术、机车电传动技术、机车检修、机车运用与管理、车辆构造与检修、车辆制动装置、车辆运用与检修 14 表 11 铁道机车车辆 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目标 通识技 能 具备运用数学、自然科学以及铁道机车车辆专业 知识的能力、应用文写作技能、 制图视图能力、 计算机应用技能 、数据分析及计算能力。 岗位操作技能 机车操纵 具备 机车的运用、操作、试验、维修、保养及故障处理的专业能力;熟悉有关铁路技术规程及规章、熟悉机务生产组织知识;具有机车学习司机等岗位的操作技能。 能判断、分析、处理机车的一般故障。 机车调度 具备机车的运用、操作的专业能力;熟悉有关铁路技术规程及规章、熟悉机务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解决铁路机务、车辆部门一般性生产技术问题和基层生产组 织、设备、技术、经济管理的能力;具有编制机车、车辆调度计划的能力,并具有使用有关软件用计算机绘制牵引操纵图、机车周转图的能力。 机车检修 具备机车的 试验、维修、保养及故障处理的专业能力;能判断、分析机车的一般故障,具备对机车主要部件进行检修的能力。 车辆运用 具备铁道车辆的运用、试验、保养及故障处理的专业能力;能判断、分析铁道车辆的一般故障。 车辆检修 具备铁道车辆的维修、保养及故障处理的专业能力;能判断、分析铁道车辆的一般故障,具备对车辆主要部件进行检修的能力。 城轨列车驾驶 具备城轨列车 的运用、操作、试验、保养及故障处理的专业能力;熟悉有关城轨列车技术规程及规章、熟悉城轨列车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城轨列车学习司机等岗位的操作技能。 能判断、分析、处理城轨列车运行中的的一般故障。 城轨车辆检修 具备城轨车辆的 试验、维修、保养及故障处理的专业能力;能判断、分析城轨车辆的一般故障,具备对城轨车辆主要部件进行检修的能力。 15 表 12 铁道机车车辆 专业个人素质和职业态度培养目标 个人素质和职业态度构成 培养目标 政治素养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实践观、真理标准 马克思主义人生观 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荣辱观、幸福观、生死观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价值观、价值取向 爱国主义思想 能发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科学发展观 具有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职业态度 主动承担风险和责任 能与他人协同工作并愿考虑和接受不同观点、能够接受批评并做出积极回应,承担相应的工作并积极完成。 具有坚韧性和灵活性 具有对工作热情和激情,刻苦工作、坚韧不拔精神、具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主动性 和独立进行工作的能力。 思维能力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判断思维能力 自我管理 自 我认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自我提高及克服弱点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职业素质 职业道德、诚信及问责 遵守个人道德标准和原则、具有在逆境中坚持原则的勇气、能对所犯错误负责、能遵循服务承诺、具有对公众健康、安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职业行为准则 具备从事铁道运输工作的职业举止、职业礼貌、科学严谨的态度;有正确的人际交往的习惯和标准。 个人职业生涯 对自己兴趣、爱好有清醒认识、 有明确的未来愿景、对个人 专业技能水 平有清醒认识、有明确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把握企业的现状、发展 了解铁道运输业 中机务、车辆行业 的现状和发展,并与个人的职业生涯相联系。 表 13 铁道机车车辆 专业人际关系能力培养目标 人际关系能力构成 培养目标 团队 合作 团队建设能力 熟悉团队的组建、任务和运作,确定团队的作用及职责和目标。 团队行动能力 能运用团队基本规则,进行规划、安排及执行项目的实践。 团队合作能力 根据不同类型团队的工作特点,开展团队成员的技术合作。 沟通与交流 熟悉沟通策略,具备人际沟通能力 沟通与交 流 学会沟 通与交流的策略;学会使用简洁及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写 作技巧;学会恰当的非语言沟通方式 ( 手势、眼神接触、仪态 ) ;外语交流能力; 16 优化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资金计划见表 14。 表 14 专业定位 与培养目标资金计划表 (单位:万元 ) 建设内容 资金投入 专业定位 与培养目标 调研考察,岗位需求分析 1 优化培养目标 1 合 计 2 2.创新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学院“特色鲜明、行业领先、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和目标,以“注重内涵、深 化改革、凝练 特色”为核心,坚持服务铁路、服务河北并面向全国的“双服务”意识,与铁路局、铁路工程局、地方铁路管理局 、大型厂矿、地铁公司 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专业校企共建、人才校企共育。 共同探索“双结构师资”、“双课堂教学”、“双赢利合作”、 “双证书就业”的校企合作“四双”人才培养模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