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某市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设计内容摘要:
计。 厌氧池 尺寸 : 长 18m, 宽 40 米,横向分为两廊,则每道长度为 40 米,宽 18 米, 高H= 、缺氧池 运行参数: 建造一组缺氧池, 池中设搅拌装置。 搅拌装置选用 缺氧池尺寸 : 长 27m,宽 40 米,横向分为两廊,则每道长度为 40 米,宽 27 米,高H= 、曝气池 本设计 采用推流式曝气池,采用鼓风曝气系统。 设计参数: 设计 进水量: 万 m3/d BOD 污泥负荷率: (kgMLSS d) 混合液污泥浓度: 4000mg/L 污泥龄: 8d; 水力停留时间: 工艺 参数: 长: 40 米 宽: 50 米 有效水深: 米 实际停留时间 2 小时 曝气池与厌氧池、缺氧池合建,进水均选用普通铸铁管。 其中厌氧池出水进入 对称式配水槽为曝气池的两组平行部分均匀布水。 出水系统采用倒虹吸式中央配水井,二对沉池进行布水。 、二沉池 设计参数: 设计进水量: Q=81600m3/d 12 表面负荷: qb范围为 — m3/ ,取 q= m3/ 水力停留时间(沉淀时间): T= h 运行参数: 沉淀池直径 D=25m 有效水深 h= 3m 池总高度 H= 贮泥斗容积 Vw= 349m3 出水系统:采用单 边溢流堰,在边池沉淀完毕,出水闸门开启,污水 通过溢流堰,进行泥水分离。 澄清液通过池内得排水渠排除。 在排水完毕后,出水闸门关闭。 排泥系统:采用 周边传动 轨道式吸泥机, 、污泥处理构筑物 的设计计算 污泥泵房 ( 1)回流污泥泵选用 LXB1000 螺旋泵 *83 台( 2 用 1 备),单台提升能力为 660m3/h,提升高度为 ,电动机转速 n=48r/min,功率 N=15kW。 ( 2)回流污泥泵房占地面积为 9m 6m。 ( 3) 剩余污泥泵选两台, 2用 1 备,单泵流量 Q2Qw/2=。 选用 1PN 污泥泵 Q - 16m3/h, H 1412m, N 3kW。 ( 4)剩余污泥泵房占地面积 L B=4m 3m。 mm 。 污泥 浓缩池 采用 间歇式 重力 浓缩池。 设计规定及参数 *8: ① 进泥含水率:当为初次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 95%~ 97%。 当为剩余活性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 %~ %。 ② 污泥固体负荷:负荷当为初次污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 80~ 120kg/()当为剩余污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 30~ 60kg/()。 ③ 浓缩时间不宜小于 12h,但也不要超过 24h。 运行参数: 设计流量:每座 ,采用 1 座 13 进泥浓度 进泥 含水率 % 出泥含水率 % 泥斗倾角 60 度 高度 贮泥时间 16h 上部直径 14m 浓缩池总高 泥斗容积 、污水厂平面,高程布置 平面布置 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 处理构筑物是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建筑物,在对它们进行平面布置时,应根据各构筑物的功能和水力要求结合当地地形地 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厂区内的平面布置应考虑 *9: ( 1)贯通,连接各处理构筑物之间管道应直通,应避免迂回曲折,造成管理不便。 ( 2)土方量做到基本平衡,避免劣质土壤地段 ( 3)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产间距,以满足放工要求,一般间距要求 5~ 10m,如有特殊要求构筑物其间距按有关规定执行。 ( 4)各处理构筑物之间在平面上应尽量紧凑,在减少占地面积。 管线布置 ( 1)应设超越管线,当出现故障时,可直接排入水体。 ( 2)厂区内还应有给水管,生活水管,雨水管。 辅助建筑物: 污水处理厂的辅助建筑物有泵房 ,鼓风机房,办公室,集中控制室,水质分析化验室,变电所,存储间,其建筑面积按具体情况而定,辅助建筑物之间往返距离应短而方便,安全,变电所应设于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化验室应 原理机器间和污泥处理构筑物 ,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化验室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适当距离,并应位于处理构筑物夏季主风向所在的上风中处。 在污水厂内主干道应尽量成环,方便运输。 主干宽 6~ 10m 次干道宽 3~ 4m,人行道宽~ 曲率半径 9m,有 30%以上的绿化。 14 高程布置 为了降低运行费用和使维护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 动以按重力流考虑为宜,厂内高程布置的主要特点是先确定最大构筑物的地面标高,然后根据水头损失,通过水力计算,递推出前后构筑物的各项控制标高。 根据氧化沟的设计水面标高,推求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根据和处理构筑物结构稳定性,确定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地面标高。 3 污水厂设计计算书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中格栅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81600m3/d=944L/s 栅前流速 v1=,过栅流速 v2=栅条宽度 s=,格栅间隙 e=25mm 栅前部分长 度 ,格栅倾角α =65176。 单位栅渣量ω 1= /103m3污水 设计计算 ( 1)设格栅前水深 h= ,过栅流速 v=,格栅安装倾角为 65 度则 :栅前槽宽 mvQB 1 . 6 . 9 4 422 1m a x1 ( 2)栅条间隙数 65s in0 .94 4s inm a x 2 e h vQn (取 n=58) ( 3)栅槽有效宽度 B=s( n1) +en=( 581) + 58= (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mBBL 0 . 5 420t a n2 . 6 a n2 111 (其中α 1为进水渠展开 角) 15 (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mLL 2 ( 6)过栅水头损失( h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 k=3,则mgvkkhh . 0 8 i ) ( i n2 234201 其中ε =β( s/e) 4/3 h0:计算水头损失 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 k=3 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β = ( 7)栅后槽总高度( H) 取栅前渠道超高 h2=,则栅前槽总高度 H1=h+h2=+= 栅后槽总高度 H=h+h1+h2=++= ( 8)格栅总长度 L=L1+L2+++++++176。 = ( 9)每日栅渣量ω =Q 平均日 ω 1= 1 0 0 .9 4 4 4 = m3/d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 ( 10)计算草图如下: 16 图 2 中格栅设计简图 污水提升泵房 本设计采用干式矩形半地下式合建式泵房,它具有布置紧凑、占地少、结构较省的特点。 集水池和机器间由隔水墙分开,只有吸水管和叶 轮浸没在水中,机器间经常保持干燥,以利于对泵房的检修和保养,也可避免对轴承、管件、仪表的腐蚀。 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泵站,较重要地区的雨水泵站、开启频繁的污水泵站中,应尽量采用自灌式泵房。 自灌式泵房的优点是启动及时可靠,不需引水的辅助设备,操作简便;缺点是泵房较深,增加工程造价。 采用自灌式泵房时水泵叶轮(或泵轴)低于集水池的最低水位,在高、中、低三种水位情况下都能直接启动。 泵房剖面图如图 2 所示。 图 3 污水提升泵房设计简图 设计概述 选择水池与机器间合建式的方形泵站,用 6 台泵( 2 台备用),水泵设计流量: Q=950L/s,泵房工程结构按远期流量设计 采用 AAO 工艺方案,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对于新建污水处理厂,工艺管线可以充分优化,故污水只考虑一次提升。 污水经提升后入平流沉砂池,然后自流通过厌氧池、缺氧池、曝气池、二沉池及计量堰,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入受纳水体。 17 各构筑物的水面标高和池底埋深见高程计算。 集水间计算 选择水池与机器间合建的半地下式方形泵站,用 6 台泵( 2 台备用)每台泵流量为:Q0=950/4=集水间容 积,相当与 1 台泵 5 分钟容量 W= = 72m3 有效水深采用 h=2m,则集水池面积为 F= 72/2= 36m2 水泵总扬程估算 ( 1)集水池最低工作水位与所需提升最高水位之前的高差为: )( m ( 2)出水管线水头损失 每台泵单用一根出水管,共流量为 Q0=1390/4=,查表得 v=,1000i=,设管总厂为 30m,局部损失占沿程的 30%,则总损失为: )(30 ( 3)泵站内的管线水头损失假设为 ,考虑自由水头为 ( 4)水头总扬程为 3 . 92 1 . 8H 取 11m 校核总扬程 泵站平面布置后对水泵总扬程进行校核计算 ( 1)吸水管路的水头损失 每根吸水管的流量为 350L/s,每根吸水管管径为 600mm,流速 v=,只管长度为。 沿程损失 0 0 0 直管部分长度 ,进口闸阀一个( ) Dg600 350 偏心管一个( ) 局部损失 ( +) + 吸水管路总损失为: += ( 2)出水管路的水头损失:管路总长度取 25m, 渐扩管 1 个( ) 90 度弯头四个( ) 沿程损失 25 = 局部损失( ++4 ) + = 18 出水管路总损失为 += ( 3)水泵 所需总扬程为 +++=。 取 11m。 采用 6 台长沙水泵厂制造的 56LKSB10 立式斜流泵,两台备用。 该泵单台提升流量 340L/s,扬程 ,转速 370r/min,功率 500kW 污水泵房设计占地面积 120m2( 12*10)高 10m,地下埋深 5 米。 、沉砂池 采用平流式沉砂池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944L/s(设计 1 组,分为 2 格) 设计流速: v=水力停留时间: t=50s 设计计算 ( 1)沉砂池长 度: L=vt= 50= ( 2)水流断面积: A=Qmax/v=。 ( 3)池总宽度: 设计 n=2 格,每格宽取 b=,池总宽 B=2b= ( 4)有效水深: h2=A/B=(介于 ~ 1m 之间) ( 5)贮泥区所需容积:设计 T=2d,即考虑排泥间隔天数为 2 天,则每个沉砂斗容积 35111 0 0 0 6 4 0 0102 mKTXQV (每格沉砂池设两个沉砂斗,两格共有四个沉砂斗) 其中 X1:城市污水沉砂 量 3m3/105m3, K: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 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 设计斗底宽 a1=,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 60176。 ,斗高 hd=,则沉砂斗上口宽: 19 maha d . . 660t a n 1 . 5260t a n2 1 沉砂斗容积: 3222112 3 . 7 8)0 . 620 . (61 . 5)222(6 maaaahV d (略大于 V1=,符合要求) ( 7)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设计池底坡度为 ,坡向沉砂斗长度为maLL 2. 52 22 则沉泥区高度为 h3=hd+ =+ = 池总高度 H :设超高 h1=, H=h1+h2+h3=++= ( 8)进水渐宽部分长度 : mBBL n2 3 . 1 56 . 320ta n2 11 ( 9)出水渐窄部分长度 : L3=L1= ( 10)校核最小流量时的流速: 最小流量即平均日流量 : Q 平均日 =Q/K=944/=694L/s 则 vmin=Q 平均日 /A=,符合要求 ( 11)计算草图如下: 进水图4 平流式沉砂池计算草图出水 图 3 平流式沉沙池设计计算草图 20 、初沉池 .设计概述 本设计中采用中央进水幅流式沉淀池两座。 则每座设计进水量: Q=25000m3/d 采用周边传动刮泥机。 表面负荷: qb范围为 ,取 q=23/m2h。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某市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设计
相关推荐
生化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然后由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生物接触氧化处理 ,在接触氧化池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较为彻底的去除 ,最终分解成 CO H2O 及少量的硝酸盐。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 艺。 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 ,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 ,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 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二者的特点。
m3污水 ②设计计算 ( 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 Qmax=B12V1/2 计算得 : 栅前槽宽 B1=(2Qmax/v1)=(2*)=,栅前水深 h=B1/2=( 2)栅条间隙数 n=Qmax(sinα)*(取 n=42) 设计两组格栅,每组格栅数 n=21 条 ( 3)栅槽有效宽度 B2=s(n1)+en=(211)+*21= 总水槽宽
计算 得栅前槽宽 11 12QB v= m, 则栅前水深 1 B m ( 2)栅条间隙数 92 60s in2 5 inn 21 e h vQ ( 3)栅槽有效宽度 B=s( n1) +en=( 921) +179。 92= (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mBBL 20t a n2 a n2 39。 11 (其中α 1为进水渠展开角,取α 1=
隧洞的布置,取决与地形、地质、枢纽布置以及水流条件等因素。 为了提高隧洞单位面积的泄流能力,减小洞径,应注意改善隧洞的过流条件。 隧洞进口应与上下游水流平顺衔接,与河道主流的交角以 30176。 左右为宜 ;有条件时,隧洞最好布置成直线,若为弯道,其转弯半径以大于 5b (b 为洞宽 )为宜,否则,因离心作用会产生横波,或因流线折段而产生局部真空,影响隧洞泄流,严重时还会危及隧洞安全。
7 传 真: 01062352734 电子邮箱: 网 址: 附件: ( 2020 年版)(另发) ( 2020年版)(另发) ( 2020 年版)(另发)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可再生能源定额站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六日 前 言 《水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等法律
,防浪墙基础伸入防渗体 ;坝顶下游侧设浆砌石路缘石,断面尺寸 ,超出坝顶面。 坝顶构造如图 所示。 坝体防渗 常见的防渗体形式有心墙、斜墙、斜墙 +铺盖、心墙 +截水墙、斜墙 +截水墙等。 土石坝的防渗体包括土质防渗体和人工材料防渗体,已建 工程中以土质防渗体居多,故本设计选取土质心墙 10 防渗体。 土质心墙一般布置在坝体中部,有时稍偏向上游,以便于和防浪墙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