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q内容摘要:

第三章 消火栓系统设计 室外消火栓系统设计 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中,室外消火栓是供消防车取水进行灭火的供水设备;在高压和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中,室外消火栓是直接接出水带、水枪进行灭火的设备。 室外消火栓的类型 1.按设置条件,室外消火栓分为地上式和地下式消火栓 ( 1)地上式消火栓 地上式消火栓大部分露出地面,具有目标明显、易于寻找、出水操作方便等特点,适用于气温较高地区。 但地上消火栓容易冻结、易损坏,在有些场合妨碍交通,容易影响市容。 在我国南方地区宜采用地 上消火栓。 地上消火栓是由本体、进水弯管、阀塞、出水口和排水口组成。 目前地上消火栓有两种型号,一种是SS100,另一种是 SS150。 室外消火栓的布置 设置室外消火栓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火灾时接消防车取水进行灭火,所以室外消火栓将采用低压消火栓系统。 1.室外消火栓的数量 根据《高规》第 条,高层建筑室内、外消火栓的用水量不应小于表 31的规定。 第 6 页 共 34 页 31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用水量 高 层 建 筑 类 别 建筑 高度 ( m) 消火栓 用水量( L/s) 每根竖管最小流量 ( L/s) 每支 枪 最小流量 ( L/s) 室外 室内 普通住宅 ≤ 50 15 10 10 5 50 15 20 10 5 50m 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 1000m2 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财贸金融楼、电信楼 50m 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 1500m2 的商住楼 广播电视楼 电力调度楼 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 100 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科研楼、档案楼 50m 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 研楼、档案楼等 ≤ 50 30 30 15 5 50 30 40 15 5 该设计建筑 每层建筑面积超过 1000m2 办公楼,所以本建筑的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为 30L/s。 根据《高规》第 条的规定: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本规范第 条规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消火栓的用水量应为 10~15L/s,根据 下面的 公式可计算出室外消火栓的数量。 第 7 页 共 34 页 N=Q/( 10~ 15) 式中: N —— 建筑室外消火栓数量,个; q —— 建筑室外消火栓用水量,见表 32 规定的用水量, L/s; 10~15 —— 每个室外消火栓的计算流量, L/s。 重要建筑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30q? L/s,故 N=Q/( 10~ 15)=30/( 10~ 15)=2-3个 根据计算结果将设置 3 个室外低压地上式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 系统组成及主要设施 室内消火栓给 水系统由水枪、水带、消火栓、消防水喉、消防管道、消防水池、水箱、增压设备、和水源等组成。 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不能满足室内消防要求时,应当设置消防水泵和水箱。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主要设施: ( 1)室内消火栓设备 消火栓设备是由消火栓、水带、水枪和有玻璃门的消火栓箱组成。 设置消防水泵的系统,其消火栓箱应设启动水泵的按钮。 水枪一般采用直流式,喷嘴口径有 1 1 19mm。 喷嘴口径 13mm 水枪配50mm 水带, 16mm水枪可配 50mm 或 65mm 水带, 9mm 水枪配 65mm 水带。 水带有麻织、化纤之分,口径一般为直径 50mm 和 65mm。 水带长度有 1 25或 30m四种。 长度确定根据水利计算后选定。 重要建筑水带长度不应大于 25m。 室内消火栓有单出口和双出口之分,均为内扣式接口的球形阀式龙头。 单出口消火栓直径有 50mm和 65mm 两种,双出口消火栓直径为 65mm。 每支水枪最小流量≦ ,最小流量≦ 5L/s 时,宜选用 65mm消火栓。 该建筑室内消火栓口径应选 65mm。 (2)水泵接合器 水泵接合器一端由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底层引至室外,另一端进口可供消防车或移动水泵加压向室内管网供水。 当室 内消防泵发生故障或室内消防用水量不 第 8 页 共 34 页 足时,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池取水,通过水泵接合器将水送至室内管网,供室内火场灭火。 这种设备适用于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水泵接合器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墙壁式 3 种。 其接口为双接口,每个接口直径为65mm 及 80mm 两种,它与室内管网的连接管直径不应小于 100mm,并应设有阀门、止回阀和安全阀。 ( 4)消防管道 建筑物内消防管道是否与其他给水系统合并或独立设置,该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使用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 5)消防水池 消防水池用于无室外消防水源情况 下,贮存火灾持续时间内的室内消防用水量。 消防 水池可设于室外地下或地面上,也可设在室内地下室,或与室内游泳池、水景水池兼用。 消防水池应设有水位控制阀的进水管和溢水管、通气管、泄水管、出水管及水位指示器等附属装置。 根据各种用水系统的供水水质要求是否一致。 可将消防水池与生活或生产贮水池合用,也可单独设置。 ( 6)消防水箱 消防水箱对扑救初期火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水箱应设置在建筑物一定的高度位置,采用重力流向管网供水,经常保持消防给水管网中有一定的压力。 重要建筑和高度超过 50m的高层建筑,宜设置两个水箱(并联), 以备检修或清时仍能保证火灾初期消防用水。 当室内消防用水量超过 25L/s,经计算水箱的消防贮水量超过 18m3 时,仍可采用 18m3。 高层建筑的消防水箱的消防贮水量,一类建筑(除住宅)不应小于18m3,二类建筑(除住宅)和一类建筑的住宅不应小于 12m3,二类建筑的住宅不应小于 6m3。 消防水箱设置在低层合多层建筑的最高部位;建筑高度不超过 100nn 的高层建筑,水箱高度保证建筑物最不利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小于。 ( 7)消防水泵 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中,灭火时消防水泵保证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内所需水压和水量。 消 防水泵宜与其他用途的水泵一起布置在同一个水泵房内,水泵房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 水泵房应有直通安全出口或直通室外的通道,与消防控制 第 9 页 共 34 页 室应有直接的通讯设备。 设有两台或多台消防泵的泵站,应有两条以上的消防泵出水管与室内管网连接。 设计计算 1.消火栓的布置间距 ( 1)消火栓保护半径: dR cL h?? =25 +3 = 式中 c—— 水带展开 时的弯曲折减系数,一般取 ~ ; dL —— 水带长度; h —— 水枪充实水柱倾斜 45176。 时的水平投影长度,对一般建筑(层高 3~)由于净高的限制,一般按 h =3m 计算;对于层高大于 的建筑,sin45mhH? ;( mH :水枪充实水柱长度, m)。 ( 2)消火栓布置 间距: 222S R b??=2( 2232) 1/2=22 m 式中 S—— 消火栓间距, m; R —— 消火栓最大保护半径, m; b —— 消火栓最大保护宽度, m 因为建筑总长为 m,所以每层需要 3 个消防栓 2.消火栓口所需水压 xhH 由下式计算: xhH = qH + dh =+= mH2O 式中 xhH —— 消火栓口压力, mH2O; qH —— 水枪喷嘴造成某充实水柱所需要的水压, mH2O; dh —— 水流通过水龙带的损失, mH2O。 ( 1)消火栓水枪喷口 所需水压 1 fmq fmHH H???? ?=12 ( 112 ) = mH2O 第 10 页 共 34 页 式中 ?—— 与水枪喷口直径 fd 有关的系数,按实验得:(0 .1 )ffdd? ? ?,其值列入表 32; mH —— 充实水柱高度, mH2O; f? —— 实验系数, 41 .1 9 8 0 ( 0 .0 1 )fmH? ?? ,其值列入表 33。 表 32 系数 ? 值 fd 13 16 19 ? 表 33 系数 f? 值 mH /mH2O 6 8 10 12 16 f? ( 2)消火栓水龙带水头损失 根据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要求(见表 33):该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的消防水量不得小于 30L/s,需 3 股射流,每股射流流量不小于 10L/s,水枪射出的充实水柱长度 Sk( mH )≦ 10m,采用直径 D=65mm、 L=25m麻织水带。 为满足设计要求由表 37 可得应选喷口直径为 19mm水枪,充实水柱的长度为 12m,水枪喷口直径 qH =,喷口射流量 xhq =,查表 38得 zA? ,取 xhq? 水带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2d z d xhh A L q? = 25 2mH2O= 式中 dh —— 水带沿程水头损失, mH2O; dL —— 水带长度, m; zA —— 水带阻力系数,见表 34。 第 11 页 共 34 页 表 34 水带阻力系数 zA 值 水带材质 水 带 直 径 /mm 麻织 衬胶 50 65 80 ( 3)水枪喷口射流量 水枪喷口射出的流量与喷口压力之间的关系 ,可用下式计算: xh qq BH?=( )1/2≈ L/s 式中 xhq —— 水枪喷口的射流量, L/s; qH —— 水枪喷口造成某充实水柱所需要的压力, mH2O; fd —— 水枪喷口直径, mm; ? —— 流量系数,采用 ?? ; B —— 水流特性系数,与水枪喷口直径有关,见表 35。 表 35 特性系数 B 水枪喷口直径/mm 13 16 19 22 B 为简化计算,可查得 13 16 19fd ? 、 、 mm 时,不同充实水柱长度、水枪喷口处的压力及实际流量,从而方便计算。 第 12 页 共 34 页 表 36 mH — qH — xhq 技术数据 充实水柱 长度/m 水 枪 喷 口 直 径 13 16 19 qH / mH2O xhq /( L s1) qH / mH2O xhq /( L s1) qH / mH2O xhq /( L s1) 6 8 10 12 14 1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