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内容摘要:

, 加大课程体系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优化办学条件,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并 将其建设目标逐步落实到培养计划制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和实训等各个工作环节, 培养企业广泛认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争取通过五年努力,在区域内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达到区域内同类专业先进水平,最终将数控技术专业建成市级示范性专业。 四 、 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方案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加强适应社会需求上的针对性,发展思路适度超前,突出技能培养主线和全面素质教育要求。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以现代教育制造中心为基地重点培养技能型数控人才的工程实际能 力,增加实训课时,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与企业用人部门广泛合作,从一线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制订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建设方案,进一步深化“订单式”培养,力求 5 做到: ,强化生产现场教学; ,强化以岗位技能促教学; ,强化以真实任务促教学;旨在使学生:理论听的懂,实训要过半;毕业即顶岗,真干上手快。 (二)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 通 过校企合作,细化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案,健全课程合作开发机制,进一步突显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的要求,按职业素质教育模块、职业基础教育模块、职业能力教育模块、职业实践教育模块、职业拓展教育模块配置课程。 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确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 强化实践教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围绕“一专多能、一生多证”,进一步建立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利用工学结合,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同时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课程建设 到 2020 年,计划 将《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电气控制及 PLC》、《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五门 核心课程 建设成校级精品,其中《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电气控制及 PLC》建设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以精品课程的全部教学资料组成教学资源库,全部上网,实现资源共享,起到示范作用。 表 1:数控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计划表 序号 课 程 等级 申报、建设 时间 负责人 1 《电气控制及 PLC》 上海市 2020 江可万 2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上海市 2020 袁冬琴 3 《机械制 造技术基础》 院级 2020 杨萍 6 4 《电工电子技术》 院级 2020 袁冬琴 5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院级 2020 王侃夫 教材建设 出版《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可编程控制器工程项目化教程》等具有鲜明的高职特色的教材,制作高质量的配套教学课件。 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组织企业、院校共同开发校本教材(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以充分体现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学生的模式。 表 2:数控技术专业教材出版建设规划 序号 教材名称 主 /参编 出版单位 拟完成时间 1 可编程控制器工程 项目化 教程 江可万 /团队 大连理工出版社 2020/05 2 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 王银月 /团队 大连理工出版社 2020/06 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杨萍 /团队 大连理工出版社 2020/08 4 数控机床维护与故 障诊断 王侃夫 /团队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06 5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程 袁冬琴 大连理工出版社 2020/06 表 3:校企合作编写校本教材计划表 序号 教材名称 主 /参编 合作单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