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智力竞赛抢答器内容摘要:
.……… ..…… ……… .……… ..……… ..( 24) 8 电路调试 …………………………………………………………………… ..(25) 振荡电路调试及实验结果分析 … …………………… ...……………… ……… .… ..( 25) 计数电路调试及实验结果分析 … … ……………………………… ..…………… ...( 25) 系统联调及其结果分析 … …………………… .……………………………… … ( 25) 9 改进意见及收获体会 ………………………………… ...………………… … (26) 10 器件明细清单 … ……………………………………… ...………………… ( 26)参考文献 ……………………………………… .……………………………… .( 27) 附录 …………………………………………………… ……………… …… .……( 28) 设计成果展示 ………………………………………………………………… ...(28) 1 设计任务及要求 19 该电路的根本任务时准确的判断出第一抢答者的信号并将其锁存。 实现这一功能可用触发器和锁存器等。 在得到第一信号后应立即将电路的输入封锁,即使其他组再次发出抢答信号也 无效。 同时还必须注意,第一抢答信号应该在主持人发出抢答命令之后才有效。 当电路形成第一抢答信号之后,用编码、译码及数码显示电路显示出抢答者的组别,也可以用发光二级管直接指示出组别。 1 . 基本功能 (1)抢答器同时供 4 名选手或 4 个代表队比赛,分别用 4 个按钮 S0 ~ S3 表示。 (2)设置一个系统清除和抢答控制开关 S,该开关由主持人控制。 用来控制系统清零(编号显示数码管灭灯)和抢答的开始。 (3)抢答器具有锁存与显示功能。 即抢答开始后,选手按动按钮,锁存相应的编号,并在编号显示器上显示该编号。 同时封锁输入编码电路,禁止其他选手抢答。 优先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除为止。 (4)抢答器具有定时抢答功能。 要求定时器开始倒计时,并用定时显示器显示倒计时时间。 参赛选手在设定时间 30 秒内抢答,抢答有效,同时定时器停止倒 计时,编号显示器上显示选手的编号,定时显示器上显示剩余抢答时间,并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5)如果定时抢答时间已到,却没有选手抢答时,本次抢答无效。 系统扬声器报警,并封锁输入编码电路,禁止选手超时后抢答,时间显示器显示 0。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组成框图 图一 系统组成框图 20 方案特点 定时抢答器的总体框图如图所示,它由主体电路和扩展电路两部分组成。 主体电路完成基本的抢答功能,即开始抢答后,当选手按动抢答键时,能显示选手的编号,同时能封锁输入电路,禁止其他选手抢答。 扩展电路完成定时抢答的功能。 图 中 所示的定时抢答器的工作过程是:接通电源时,节目主持人将开关置于“清除”位置,抢答器处于禁止工作状态,编号显示器灭灯,定时显示器显示设定的时间,当节目主持人宣布抢答题目后,说一声“抢答开始”,同时将控制开关拨到“开始”位置,扬声器给出声响提示,抢答器处于工作状态,定时器倒计时。 当定时时间到,却没有 选手抢答时,系统报警,并封锁输入电路,禁止选手超时后抢答。 当选手在定时时间内按动抢答键时,抢答器要完成以下四项工作: 优先编码电路立即分辨出抢答者的编号,并由锁存器进行锁存,然后由译码显示电路显示编号; 扬声器发出短暂声响,提醒节目主持人注意; 控制电路要对输入编码电路进行封锁,避免其他选手再次进行抢答; 控制电路要使定时器停止工作,时间显示器上显示剩余的抢答时间,并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当选手将问题回答完毕,主持人操作控制开关,使系统回复到禁止工作状态,以便进行下一轮抢答。 3 控制电路设计 控制电路基本原理 21 图 2 抢答锁存电路 图三 译码电路 图二中的抢答部分由 4 个 D 触发器组成, CLK 分别作为四位选手。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报告--智力竞赛抢答器
相关推荐
电路的使用规则以及实验电路的布线方法 2 必做 验证 专业基础 双踪示波器( VP5220D/C)、 函数发生器( SP1641B)、 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 数字实验室 03 CMOS电路的逻辑功能与测试 CMOS 与非门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 CMOS 或非门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 或非门电路作控制门的测试 2 必做 验证 专业基础 双踪示波器、数字电路实验箱、集成电路、( CD4001
N124 Z33 N126 G1 Z3 F1000 N128 Y33925 F300 N130 G0 Z13 N132 Z33 N134 Z53 N136 X22733 Y38375 N138 Z33 N140 G1 Z3 F1000 N142 Y38375 F300 N144 G0 Z13 N146 Z33 N148 Z53 N150 X186 Y41546 N152 Z33 N154 G1
其输出也为 8421BCD 码。 本实验采 用两片 74LS191 来产生 60 进制和 24 进制 , 秒个位计数单元为10进制计数器, 本实验将 Q3 和 Q1 通过与非门 74LS00 接到 PL 来实现 , 秒十位计数单元为6进制计数器, 本实验将 Q1 和 Q2 通过与非门 74LS00 接到 PL 来实现 , 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单元电路结构分别与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单元完全相同, 如图
度尺寸可直接用 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一些位置度可在三坐标检测仪进行测量,由于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机床本身的精度就很高,且该零件的精度要求均不高,故加工后的零件可以忽略此部分的测量,只需要对其首件进行测量即可,操作者在装夹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应装夹失误而造成其位置度超差。 工序 10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该工序为铣结合面、钻 2Ф 5 孔、 2Ф 8 孔、Ф 18H7 孔
CLK14U37 4 L S 1 9 0 NA15B1C10D9~U/D5QA3QB2QC6QD7~CTEN4~LOAD11~RCO13MAX/MIN12CLK14V C C5VV C C5VV C C5VV C C5VU 8 C7 4 L S 3 2 NU 8 A7 4 L S 3 2 NU 8 B7 4 L S 3 2 NU47 4 L S 0 8 JU 7 A7 4 L S 3 2 DU
观测方向不多于 3 个时,可不归零。 3) 当观测方向多于 6 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 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 (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 )。 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 倍。 分组观测的最后结 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4) 水平角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成果。 ( 6) 水准角观测方法 实施 三、四等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当测站只有两个方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