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程db33--内容摘要:
确需采用 外 开窗或推拉窗时,窗扇必须有防松脱 装置。 建筑门窗物理性能要求 建筑外窗物理性能及试验方法应满足表 的规定。 表 建筑外窗物理性能 序号 项 目 标准编号 物理性能指标 1 抗风压性能 GB/T7106- 2020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基本风压 ≤ 时 基本风压 时 应符合设计要求或采用下值: 1- 6 层建筑应 ≥ 2级, P3≥ 1500Pa ; 7 层及以上建筑应 ≥ 3级, P3≥ 2020Pa。 应符合设计要求或采用下值: 1- 6 层建筑应 ≥ 3 级, P3≥ 2020Pa ; 7 层及以上建筑应 ≥ 4级, P3≥ 2500Pa。 2 气密 性能 在177。 10Pa 检测压力差下: 居住 1- 6 层建筑应≥ 4 级 ,, q1≤ 179。 /( m178。 h) q2≤ 179。 /( m178。 178。 h); 居住 7 层及以上建筑应≥ 6 级 , q1≤ 179。 /( m178。 h) q2≤ 179。 /( m178。 178。 h); 公共建筑应≥ 6 级, q1≤ 179。 /( m178。 h) q2≤ 179。 /( m178。 178。 h)。 3 水密 性能 未渗漏压力值: 1- 6 层建筑应 ≥ 2 级 ( 150 Pa≤△ P≤ 250 Pa) ; 7层及以上建筑应≥ 3级( 250 Pa≤△ P≤ 350 Pa) 4 保温 性能 GB/T8484- 2020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外窗传热系数 K不宜大于 ( m178。 178。 k)(除窗墙比小于 的建筑、教室、厂房外);各建筑物中门窗的传热系数 K值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或节能测评报告要求定。 5 空气声隔声性能 GB/T8485- 2020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Rw+ Ctr)不小于 30dB (快速路和主干路道路两侧 50m 范围 内临街一侧); (Rw+ Ctr r)不小于 25dB (次干路和支路道路两侧 50m 范围内临街一侧)。 注: P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 P P3顺序试验。 2.序号 1- 4 为必检项目, 5 可根据委托要求定 3.抗风压性能设计依据本规程 条进行计算 门窗立面设计 建筑 门窗立面尺寸,应根据天然采光设计要求的各类用房窗地面积比和建筑隔热节能要求的窗墙面积比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 平开门扇的最大宽度不宜超过 900mm,最大高度不宜超过 2400mm; 推拉门扇的最大宽度不宜超过 1000mm,最大高度不宜超过 2400mm。 外平开窗扇的最大宽度不宜超过 650mm, 最大高度不宜超过 1500mm; 推拉窗扇的最大宽度不宜超过 900mm,最大高度不宜超过 1800mm。 门窗的立面开启构造形式 (如外平开、推拉、上悬、立转、内平开下悬等 )、开启面积比例和安装型式,应根据各类用房使用特点具体确定,必 须满足房间自然通风导引风路的要求,并保证启闭、美观 、维修方便 和安全性。 门窗结构设计 作用于 门窗上的风荷载 标准值,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按下式计算: wk =β gzμ S1μ z w0 式中 wk—— 风荷载标准值( kN/m2); β gz—— 阵风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 μ s1—— 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020 年版 )的有关规定采用; μ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 w0—— 基本风压( kN/m2),应参照国家标准 GB 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全省各地 50 年一遇的基本风压 (kN/m2); 门窗杆 件应根据受荷情况和支承条件采用结构力学弹性方法计算内力和挠度,计算方法参见JG/T 1402020 《未增塑聚氯乙烯塑料窗》附录 D(建筑外窗抗风压强度、挠度计算方法 )确定。 不同种类门窗的主要 受力杆件应符合 表 的规定。 表 门窗主要受力杆件相对面法线挠度 门窗名称 支撑不同玻璃 挠度设计值 u≤〔 u〕 挠度最大值 塑料门窗 及其他门窗 单层、夹层玻璃 〔 u〕 =L/120 u≤ 15mm 中空 玻璃 〔 u〕 =L/180 铝合金门窗 单层、夹层玻璃 〔 u〕 =L/100 u≤ 20mm 中空玻璃 〔 u〕 =L/150 表 中: u—— 挠度设计值; 〔 u〕 —— 主要受力 杆 件弯曲相对允许挠度值。 玻璃厚度、面积应经计算确定或按规范选用,计算或选用方法应符合 JGJ 11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 进行玻璃的设计选用时还应考虑下列情况必须采用安全玻璃。 1. 7 层及 7 层以上建筑物外 开 窗; 2. 单块玻璃面积大于 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面高度小于 500mm 的落地窗 ; 3. 门玻璃和固定门玻璃; 4. 公共建筑出入口门、门厅等部位; 5. 幼儿园或其它儿童活动场所的门; 6. 倾斜窗、天窗及 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的其他部位 窗。 材料的重力密度可按表 采用。 表 材料的重力密度 γ g(kN/m3) 材料 γ g 浮法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 钢材 铝合金 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 U)型材 门窗用玻璃的 长期 强度设计值可按表 采用。 表 长期荷载作用下玻璃强度设计值 fg(N/mm2) 种 类 厚 度 (mm) 中部强度 fg 边缘强度 fg 端面强度 fg 平板 玻璃 5~ 12 9 7 6 15~ 19 7 6 5 ≥ 20 6 5 4 半钢化玻璃 5~ 12 28 22 20 15~ 19 24 19 17 ≥ 20 20 16 14 钢化玻璃 5~ 12 42 34 30 15~ 19 36 29 26 ≥ 20 30 24 21 注:。 玻璃强度设计值的 — 3 倍,表中数值是按 3 倍取的;如达不到 3 倍,可按 倍取值,也可根据实测结果予以调整。 3. 半钢化玻璃强度设计值可达平板玻璃强度设计值的 — 2 倍,表中数值是按 2 倍取的;如达不到2倍,可按 倍取值,也可根据实测结果予以调整。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可按表 采用。 表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 N/mm2) 合金牌号 合金状态 壁厚 (mm) 强度设计值 fa 抗拉、抗压 抗剪 局部承压 6063 T5 不区分 90 55 T6 不区分 150 85 6063A T5 ≤ 10 135 75 > 10 125 70 6063A T6 ≤ 10 160 90 > 10 150 85 6061 T4 不区分 90 55 T6 不区分 200 115 表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 N/mm2) 材料的弹性模量可按表 采用。 表 材料的弹性模量( N/mm2) 材料 E 玻璃 179。 105 铝合金 179。 105 钢、不锈钢 179。 105 作用于框与扇连接件的力的设计值 , 应不大于配件承受力的设计值。 隐框窗、半隐框窗所用的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宽度 Cs 和粘接厚度 ts 的设计,应符合 JGJ 10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气密性能设计 气 密性能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浙江省居住建筑 1~ 6 层的 门窗的气密性能 ≥ 4 级( 在 10Pa 压差下,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 q1应 ≤ (m178。 h),且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q2应 ≤ ( m2178。 h) ); 7 层及以上的 门窗的气密性能 ≥ 6 级(在 10Pa 压差下,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 q1 应 ≤ (m178。 h),且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q2 应 ≤ m3/( m2178。 h) )。 2. 公共建筑 门窗的气密性能 ≥ 6 级 (在 10Pa 压差下,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 q1应 ≤ (m178。 h),且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q2应 ≤ ( m2178。 h) )。 气密性能构造设计要求: 1. 在满足自然通风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控制门窗可开启扇与固定部分的比例; 2. 合理设计门窗缝隙断面尺寸与几何形状,提高门窗缝隙空气渗透阻力; 3. 采用耐久性好的硅酮 密封胶或 橡 胶条进行玻璃镶嵌密封和框扇之间的密封; 4. 推拉门窗框扇采用摩擦式密封时, 应使用密度较高的硅化密封毛条或采用中间加胶片的硅 化密封毛条 ,确保密封效果; 5. 平开门窗框扇密封胶条应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条或硅橡胶条。 6. 密封胶条和密封毛条应保证在门窗四周的连续性,形成封闭的密封结构。 7. 平 开 扇高度大于 900mm 时 , 应 采用 多点锁。 水密性能设计 水密性能设计指标 ΔP 按抗风压 性能设计指标的 倍设计,但最小不得低于 150 Pa。 当有特殊要求时,建筑设计可提出具体的水密性能指标。 水密性能构造设计要求: 1. 宜采用等压原理及压力平衡设计门窗的排水系统,确保玻璃镶嵌槽以及框与扇配合空间形成等压腔; 2. 对于不采用等压原理及压力平衡设计的门窗结构,应采取有效的多层密封防水措施和结构防水措施,实现水密性能设计要求; 3. 排水槽的尺寸、数量、分布应保证 排水系统的畅通,槽宽宜为 5mm,长度宜为 20~ 40mm。 对有纱轨的推拉窗,内、外排水槽一般 宜各开两个(内排水槽在室内侧、外排水槽在室外侧),内、外排水槽应错开设置,分别开在外窗关闭时没有窗扇的扇轨上。 无纱轨的推拉窗不可设置内排水槽。 面积大于 适当 增加 排水槽,并在室外侧配置防风盖; 4. 门窗型材构件连接和附件装配缝隙以及门窗框与洞口墙体安装间隙均应有防水措施; 门窗 洞口 外 墙体应有排水措施, 门窗洞口上沿 应做滴水线或滴水槽, 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 10mm。 外 窗 窗台面 应做 散 水坡度。 保温性能设计 门窗的保温性能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的有关规定。 门窗 隔热构造设计要求: 1. 铝合金门窗提高保温性能, 应 采用隔热 铝型材; 2. 玻璃宜采用中空玻璃、热反射玻璃、中空热反射玻璃或遮阳型 LOWE 中空玻璃; 3. 门窗 玻璃镶嵌缝隙及框与扇开启缝隙,应采用具有柔性和弹性的密封材料 密封。 本省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外窗、外门的面积不宜过大。 新建建筑(窗墙比小于 的建筑、教室、厂房除外) K值应≤ W/㎡178。 K。 隔声性能设计 对有隔声要求的门窗,隔声性能指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空气声 隔声 性能 (Rw+ Ctr)不小于 30dB (快速路和主干路道路两侧 50m 范围内临街一侧); 空气声隔声性能 (Rw+ Ctr)不小于 25dB (次干路和支路道路两侧 50m 范围内临街一侧)。 2. 如对隔声性能有更高要求,应根据建筑物各类用房允许噪声级标准和室外噪声环境情况,合理确定门窗隔声性能指标。 门窗 隔声构造设计要求: 1. 提高门窗隔声性能,宜采用中空玻璃、 夹层玻璃 或单层厚玻璃 ; 2. 门窗 玻璃镶嵌缝隙及框与扇开启缝隙,应采用具有柔性和弹性的密封材料 密封。 防雷设计 金属门窗防雷设计 ,应符合 GB 5005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 一类防雷建筑物其建筑高度在 30m 及以上的外 门窗,二类防雷建筑物其建筑高度在 45m 及以上的外门窗,三类防雷建筑物其建筑高度在 60m 及以上的外门窗应采取防侧击雷和等电位保护措施,与建筑物防雷系统可靠连接。 门窗 防雷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门窗外框应与主体结构的避雷引下线进行可靠连接; 2. 门窗外框与防雷连接件连接处,应先将其非导电的表面处理层除去,再与防雷连接件连接; 3. 防雷连接导体可采用热浸 镀锌处理的直径不小于 10mm 圆钢或 25179。 4 扁钢,导体应与建筑物防雷装置和窗框防雷连接件进行可靠的连接,采用焊接时焊缝长度不小于 100mm。 建筑 主体结构的避雷引下 线由土建施工单位提供。 其它安全性设计 开启门扇、固定门以及落地窗的玻璃,必须符合 JGJ 11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中的人体冲击安全规定。 推拉窗用于外墙时,必须有防止窗扇向室外脱落的装置。 有防盗要求的建筑 门窗,可采用夹层玻璃和可靠的门窗锁具,门窗扇应有防止从室外 侧拆卸的装置。 为防止儿童或室内其他 人员从窗户 易 跌落室外 的部位 , 窗的开启扇 宜 采用带钥匙的窗锁、执手等锁闭器具,或者采用铝合金花格窗、花格网、防护栏杆等防护措施。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程db33--
相关推荐
,在一些特殊场所早有所应用。 这种锁是通过键盘输入一组密码完成开锁过程。 研究这种锁的初衷,就是为提高锁的安全性。 由于电子锁的密钥量(密码量)极大,可以与机械锁配合使用,并且可以避免因钥匙被仿制而留下安全隐患。 电子锁只需记住一组密码,无需携带金属钥匙,免除了人们携带金属钥匙的烦恼,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欣赏。 电子锁的种类繁多,例如数码锁,指纹锁,磁卡锁, IC 卡锁,生物锁等。
要安放型心。 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进行时效处理。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961660126 课件之家的资料精心整理好资料 本 资料 来自 ren ren doc .co m 毛坯尺寸公差根据铸件质量、材质系数、形状复杂系数查手册得,本零件毛 坯尺寸允许偏 差见下表:毛坯尺寸允许公差 /mm 铸件尺寸 偏差 参考资料 169 177。 机械制造工艺 设计手册 84 177。 (
1 实验 项目 四 具有优先通行权的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设计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 8255 并行口输出不同数据来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与灭。 同时掌握中断方式下对紧急事件的优先处理方法。 二、主要仪器设备 1. 计算机 一台 2. thwj1 微机原理 与接口实验装置 三、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自己编写程序并调试通过。 四 、实验 内容与 步骤 1. 硬件原理图如图 41 所示。 图 41 8255
与卷材防水层等相比,防水混凝土结构具有材料来源广泛、工艺操作简便、改善劳动条件、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工程造价、检查维修方便等优点。 (2)复合式衬砌防 水结构。 当前,多数地铁区间隧道采用了复合式衬砌结构,防水一般共设 3道防线,第一道是初期支护加背后注浆;第二道是设置封闭防水板;第三道是二次衬砌,并对施工缝、变形缝等作专门处理。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复合式衬砌结构的防水效果基本是可靠的
控制器导线的确定方法 2.了解火灾报警控制器型号、火灾报警控制器功能、二总线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结构掌握、区域报警控制器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集中报警控制器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设置、火灾报警控制器的选择、火灾报警控制器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火灾报警控制器功能 1. 主要内容 火灾报警控制器型号、火灾报警控制器功能、火灾报警控制器的选择与使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错误 !未定义书签。 7屋面工程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基础工程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