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电子密码锁的设计内容摘要:
但 8751 片内有 4K 的 EPROM,用户可以将自己编写的程序写入单片机的 EPROM 中进行现场实验与应用, EPROM 的改写同样需要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定时间擦除后再烧写。 AT89C5 AT89S51 的比较 AT89C51 是 ATMEL公司推出的一种带 4K 字节闪速可编程 、 可擦除 、 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 性能 CMOS 8 位微控制器。 器件 用 ATMEL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技术生产,与标准的 MSC51 指令系统和 8051 引脚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 8 位 CPU 和闪速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 ATMEL的 AT89C51 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 与 8051 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 4KB 可编程 Flash存储器,可进行 1000 次擦写;全静态时钟 024MHz;三级程序加密;低功耗支持 Idle(空闲)工作模式和 PowerDown(断电)工作模式。 AT89S51是 ATMEL公司新推出 AT89C51升级产品,全面兼容 AT89C51。 与 AT89C51相比,新增加了以下几个主要功能:①可以通过数据下载线进行在线编程下载,使程序 8 写入更加方便简捷;②工作晶振可以达到 33MHz,提高了运行速度;③新增了看门狗电路,提高了电路抗干扰性。 由上可知, 8031 片内不带程序存储器 ROM, 8051 与 8751 在程序烧写上很不方便而且 8051的 ROM只能用一次,使用它们很不方便。 而 AT89C51和 AT89S51不但和 8051指令、管脚完全兼容,而且其片内的 4K 程序存储器是 Flash 工艺的,这种工艺的存储器用户可以用电的方式瞬间擦除、改写,写入单片机内的程序还可以进行加 密,这又很好地保护了你的劳动成果。 这种单片机对开发设备的要求很低,开发时间也大大缩短。 何况, AT89C5 AT89S51 目前的售价比 8031 还低,市场供应也很充足, 显然可见,AT89C51 和 AT89S51 更实用。 因为在沈阳电子城中 AT89C51 比较容易购买,所以在此设计中 选用 AT89C51。 键盘的选择 键盘是计算机不可缺少的输入设备,是实现人机对话的纽带,借助键盘可以向计算机系统输入程序、置数、送 数等 操作命令、控制程序的执行走向等。 在本设计中,使用者可通过键盘向单片机输入密码,从而达到开锁的目 的。 独立式键盘 独立式按键是指直接用 I/O 接口线构成的单个按键电路。 每个独立式按键单独占有一根 I/O 接口线,每根 I/O 接口线的工作状态不会影响其它 I/O 接口线的工作状态。 独立键盘如图 所示 AT89C51 5V 1K 4 图 独立式键盘电路 R 9 上拉电阻 一般选用 1K 或 计算见公式( ): R = V / Im =5V / 800uA = 公式中 V —— AT89C51 正常工作电压; Im —— AT89C51 的最小工作 电流; R —— 上拉电阻的最大值 ( ) 独立式按键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但每个按键必须占用一根 I/O 口线,在按键数量较多时, I/O 口线浪费较大,故只在按键数量不多时采用这种按键电路。 此电路中,按键输入都采用低电平有效,上拉电阻保证了按键断开时, I/O 口线上有确定的高电平。 当 I/O 口内部有上拉电阻时,外电路可以不配置上拉电阻。 矩阵式键盘 将 I/O 接口线的一部分作为行线,另一部分作为列线,按 键设置在行线和列线的交叉点上,这就构成了行列式键盘。 行列式键盘中按键的数量可达行线数 n乘以列线数 m,如 4 行、 4 列行列式键盘的按键数可以达到 4 4= 16 个。 由此可以看到行列式键盘在按键较多时,可以节省 I/O 口线。 一个 4 4 行列式键盘的电路原理图如图 所示。 上拉电阻计算见公式( ) 8 条 I/O 口线分为 4 条行线和 4 条列线,按键设置在行线和列线交点上,即按键开关的两端分别接在行线和列线上。 行线通过一个上拉电阻接到 +5V 电源上,在没 有键按图 矩阵式键盘电路 AT89C51 1K 4 R 5V 10 下时,行线处于高电平状态。 若向所有的列线 I/O 口输出低电平,然后将行线的电平状态读入累加器 A 中,若无键按下,行线仍保持高电平状态,若有键按下,行线至少应有一条为低电平。 若确定有键按下后,即可进行求键码的过程。 其方法是:依次从一条列线上输出低电平,然后检查各行线的状态,若全为高电平,说明闭合键不在该列,若不全为 1,则说明闭合键在该列,且在变为低电平的行的交点的行的交点上。 若在键盘处理程序中,给每个键都赋予一个键号,由从列线 I/O 口输出的数据和从行线 I/O 口读入的数据即可求出闭合键的键号,完成对键盘的扫描 工作。 在本设计中,由于条件限制,对键盘的要求不高,而应用独立式键盘相对比较简单,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 ,故采用独立式键盘。 显示方式的选择 LED 显示器是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最常用的输出器件。 它是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 的,控制不同组合的二极管导通,就能显示出各种字符。 常用的 LED 显示器有 7 段和“米”字段之分, 在此显示数字 用 7 段显示管即可, 这种显示器有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 ,如图 所示, 共阴极 LED 显示器的发光二极管的 阴极连接在一起,通常此共阴极 接地,当某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 点亮,相应的段被显示。 同样,共阳极 LED 显示器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一起,通常此共阳极接正电压,当某 个发光二极 管的阴极接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被点亮,相应的段被显示。 其实设计选用共阴或共阳都是一样的只是个人喜欢问题。 本设计选用了共阳极数码管。 LED 数码管显示器有两 种工作方式,即动态显示方式和静态显示方式。 在动态显示COM COM 共 阳 极 共 阴 极 A B G F E C D 图 LED 的共阴、共阳接法 11 方式中,各位数码管的各个端并连在一起,与单片机系统的一个 I/O 口相连,从该 I/O口输出显示代码。 每只数码管的共阳极 端 或共阴极 端 则与另 一 I/O 口相连,控制被点亮的位。 动态显示的特点是:每一时刻只能有 1 位数码管被点亮,各位依次轮流被 点亮;对于每一位来说,每隔一段时间点亮一次。 为了每位数码管 能够充分被点亮,二极管应持续发光一段时间, 利用发光二极管的余辉和人眼的驻留效应,通过适当地调整每位数码管被点亮的时间间隔(一般为 1ms) ,可以观察到稳定的显示输出。 在静态显示方式下,每位数码管的各个端与一个 8 位的 I/O 口相连。 要在某一位数码管上显示字符时,只要从对应的 I/O 口输出并锁存其显示代码即可。 其特点为:各数码管同时点亮,数码管中的发光二极管恒定地 导通或截止,直到显示字符改变为止。 相比而言,静态显示占用机时少 ,显示可靠 ,在本次设计中被应用 . 采用 AT89C51 实现红外线遥控方案的分析 由于 设计 条件 限制 ,许多元器件欠缺, 在红外线 遥控方案上 ,直接采用 AT89C51 来实现 红外遥控 ,没有考虑其方案。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 /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 所示。 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编码调制、红外发射器;接收部分包括 接收器 、解码、 数据处理。 在实际设计中, 遥控开关是在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实现的。 其实质就是将红外遥控部分采用单片机 AT89C51 来控制。 即当 发射部分经编码调制后发射出光或电信号 ,然后接收部分 一体化红外接收 头 接收到红外遥控信号后,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解调、滤波后,将原编码信号送入单片机 AT89C51 中进行信号识别、解码,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达到控制电器的目的。 图 红外遥控发射 /接收框图 编码调制 键盘 红外发射器 接收器 解码 数据处理 12 总体方案的确定 系统构成框图 经过上述文字对红外线遥控 电子 密码锁各部分的简单讨论选择后, 所设计系统的方案可以初步确定, 其结构简图如图 所示 ,其具有本机开锁、遥控开锁、按键指示、密码有效提示、错误报警 等功能。 基本功能设计 选择密码 将编好的密码程序存储在 EPROM 中,用户通过密码选择键上的按键进行选择。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按一下密码选择键,然后再逐渐输入号码,最后按“ ”号确认即可。 比如现在用户要是选择了 57618 这组数只作为密码,则用户只有首先按一下 上的按键,接着在本机键盘上一一输入 8 之后再按“ ”号确认即表示密码被设置好了,那么下次用户只要键入这组数据即可开锁。 密码 显示 为了帮助用户确认是否有键按下,特地在电路中设置了模拟显示电路;而为了防止密码外 XIE;显示时,并不是显示用户按下的数字符号 ,而是以特定的字母符号提醒用户是否有键按下。 有键按下 ,就会显示出字符―-“ ” ,没有按下,则不会显示字符。 这样既巧妙地提醒了用户又保护了用户密码,此是本设计可靠性优点之一。 图 遥控密码锁的基本结构 红外线发射器 AT89C51 CPU 红外接收头 显示 复位 晶振 键盘 报警器 电磁锁 13 本机键开 当用户键入正确密码后,再按确定键--“ ”,便会自动开锁。 但用户键入密码时应注意:数字与数字之间的间隔时间为 3 秒,例如密码为 57618,当键入第一个数字5 后 应在 3 秒内键入第二数字 7,否则,就会视为 无效。 如果键入完密码后不按“ ”号,系统会当做放弃开锁处理。 密码错误报警 当用户键入错误密码时,系统就会报警,由蜂鸣器发出 5 秒报警声。 当连续三次出现密码错误时,则系统会长期报警不止。 这时必须按复位键方可停止。 遥控开锁 当此锁用于私家车库或仓库时,用户可以不上车,只要手执遥控器,键入正确密码,便会自动开锁;如果错误密码,同样也会报警 [ 6]。 14 3 硬件电路的设计 本设计采用单片机 AT89C51 作为核心元件 , 整个系统是由本机开锁电路、红外遥控电路等硬件电路及相应的软件部分组成。 本 机开锁电路设计 本机开锁电路 本机开锁电路 (见附录 A图 ) , AT89C51 作为本电路的核心, P0 口 和 、 外接本机键盘。 口外接遥控接收头, 口外接报警信号放大器,用来放大报警信号,驱动蜂鸣器, 口外接开锁电磁驱动电路, 外接密码选择键,EPROM 内存有两套密码, P2 口接数码管,用来显示按键是否按下, 口外接驱动控制电路用来控制 LM386 的电源,也就是说只有报警时, LM386 才供电源,平常断电,这样大大减小了耗电流。 开 锁的工作原理 本电路由键盘、显示器 、报警器、电磁锁 组成,本机有 10个按键,作为密码输入键。 具有以下功能: 当没有接收到遥控信号时,由键盘输入密码, 本设计设定两套密码,分别为 8和 5, 当 5位有效密码输入正确时按下 “ ” 号确认, 电平使电磁锁动作,完成开锁,同时,电 路进入延时状态,延时 5秒种后,电路将自动恢复到初始的闭锁状态。 当 5位有效密码输入正确,但没有按下“ ”号键确认时,这时电路将自动放弃,恢复到初始和闭锁状态。 在输入 5位有效密码时,必须按照先后顺序输入,如 顺序错误或密码不对时,这时若不按“ ”号确定,将无法开锁,并同时发出 5秒钟的报警信号,用以提醒用户。 若连续 3次输入错误,系统会长时间报警,这时必须按复位键恢复到初始状态。 输入密码时,首位密码正确输入后,电路将开始自动计时,每位密码数之间的输入间隔在 3秒内。 否则将作为输入超时处理,系统自动放弃,恢复到初始状态。 15 红外线遥控电路的设计 红外线发射 /接收控制电路均采用 AT89C51 单片机来实现 ,电路简单、输出控制方式可选择、实用性强。 遥控发射 /接收电路 遥控发射电路(见附录 A图 )利用了通用的红外发射管,发射时:首先将串行发射口 送出的数据反馈到 口进行内部调制,再从 口送出,再经过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出去,发射距离为 10m。 接收电路(见附录 A图 )采用配套的外线接收头,将发射的数据接收后送到串行口 中,再由系统进行确认接收数据是否与发送数据是否相符,相符则开锁,不相符则放弃。 遥控电路的工作原理 当选择遥控开锁时,本机键便会被开锁。 这时,用户收执遥控器按下 AT89C51 上的 口上的按键时,便有数字从 AT89C51 的 口发出, 发送的过程如下:。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电子密码锁的设计
相关推荐
可靠。 如果 3 脚与地断开,输出端电压 Uo 将升高到与输入端 Ui相等的程度,有可能损坏负载。 但发现这种情况时,必须先关断电源,将 3 脚重新接地;绝对不允许在未关断电源的情况下重接 3 脚,否则有可能损坏稳压器。 三、 用 w7805 组成的 5 伏稳压电源 图 213 所示的电路,是用 W7805 组成的输出的电压为 5V、输出电流为 安的稳压电源。 图中电容 C集成稳压器 IC102
按一定的函数关系 (通常是线性关系 )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物理量 (如电压、电流或频率等 )输出。 2.信号处理 即处理光电传感器采集到的低频信号的模拟电路 (包括放大、滤波、整形等 )。 3. 单片机电路 即利用单片机自身的定时中断计数功能对输入的脉冲电平进行运算得出心外部中断信号 光电传感器 低通放大器 比较器和振荡器 单片机 AT89C51 液晶 显示电路 外部晶振 稳压电路 率(包括
计没有具体规定时,按规范执行。 规范规定“拉结筋的数量每 12cm厚墙放 1 根 Ф 6 钢筋,沿墙高每 50cm 留 一组。 埋入长度从墙 15 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 100cm,末端应有弯钩”见图。 规范还规定:“构造柱与墙连拉处,宜砌成马牙槎,并沿墙高每 50cm设 2Ф 6 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 > 100cm。 预防楼梯砼踏步掉角: 楼梯踏步浇筑砼后,往往因达不到砼强度要求
可以不使用外部上拉电阻。 当 P0 口用作普通 I/O 口 的时候,内部上拉电阻断开,外部必须连 接上拉电阻 ( ) [5]。 : P1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同时 也可以用作定时器 /计数器 2 的外部输入。 则可以用作定时器 /计数器 2 捕捉 /重装方式的触发控制 端。 : P2 口也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 MCS51指令系统及 80C51 引脚结构,芯片内集成了通用 8位中央处理器和 ISP Flash 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 AT89S51 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AT89S51 具有如下特点: 40 个引脚, 4k Bytes Flash 片内程序存储器, 128 bytes 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 RAM), 32
求,并作出快速响应、及时处理。 这是由片内的中断系统来实现的。 当中断请求源发出中断请求时,如果中断请求被允许,单片机暂时中止当前正在执行的主程序,转到中断服务处理程序处理中断服务请求。 中断服务处理程序处理完中断服务请求后,再回到原来被中止的程序之处(断点),继续执行被中断的主程序。 图 6 为整个中断响应和处理过程。 图 6 中断响应和处理过程 6 数码管驱动模块 数码管是一种把多个 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