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s要素2评估手册之培训v1版内容摘要:

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等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各单位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和 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的一种活动或过程。 培训需求分析的目的是决定培训对象及其培训内容 ,为了有效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必须提供一套规范化的培训需求分析流程。 培训计划制定及变更 培训计划制定的目的是满足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和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以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地开展,并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培训工作的开展。 在培训计划执行过程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对计划进行变更处理。 培训实施 培训实施是根据培训计划开展具体的培训工作。 培训实施包括培训前的活动、培训中的活动和培训后的活动,应该针对 这些活动制定必要的规范。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的目的是衡量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为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评估的方式、评估的方法、评估参与人、评估等级等。 培训过程的记录、监控和持续改进 应该对培训过程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记录,并对之进行分级管理,为培训过程监控和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培训监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整个培训过程按要求进行,并提供培训是否有效开展的客观证据。 监控应该覆盖培训过程的各个阶段。 依据培训记录和监控结果,按照一定的方式持续改进培训工作,以实现培训效果螺旋式 地上升。 长安 生产系统 2 对新进 /在职 /转岗人员的培训 公司必须对新进 /在职 /转岗的人员进行有关意识和技能的培训,为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培训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 合格培训师 为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必须由具备一定能力 /资质的人来担任培训师,可采取内部聘用和外部聘请的方式。 为此必须做以下工作:建立合格培训师资源库和相关管理办法;对培训师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等。 长安 生产系统 3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是:员工能力要求、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与远景规划、安全 /环境/质量 /法规要求、精益生产工具要求、培训方针要求、保密 /企业文化的要求 、对人员现有能力的比较分析等。 在此基础上明确员工现有能力与要求能力之间的差距,找出为弥补差距所需要的培训。 培训需求分析流程 公司必须制定一套培训需求分析流程,各工厂必须将该流程传达给员工。 评估内容 各二级单位是否将培训需求分析流程传达给员工。 L1 传达率达到 70% L2 传达率达到 100% 二级单位是否保证所有员工都知道如何使用此流程来提交培训需求。 L1 知晓率达到 70% L2 知晓率达到 100% 培训需求分析的对象 培训需求分析针对以下人员进行: 评估内容 L1 至少对 70%以上的新进、在职和转岗人员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确定公司的要求 公司的要求包括: 1)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与远景规划的要求; 2)安全 /环境 /质量 /法规的要求; 3)精益生产工具的要求; 4)保密的要求; 长安 生产系统 4 5)企业文化的要求; 6)培训方针的要求。 评估内容 L1 各二级单位是否明确公司的要求,并将之纳入到培训需求分析中。 分析确定员工能力的要求 对员工在能力(核心能力、基本能力、管理能力和岗位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需要进行逐一分析审 定,并将能力要求形成文字资料。 评估内容 各二级单位是否明确岗位能力要求,并形成文字资料 ? L2 是否完成 20%的岗位 L3 是否完成 40%的岗位 L4 是否完成 60%的岗位 L5 是否完成 80%的岗位 L6 是否完成 100%的岗位 能力评审 通过对员工的实际能力进行考察,称为能力评审。 能力评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岗位所要求的能力每 2 年进行一次评审或当需要分配工作和评价业绩时进行评审,并将能力要求形成文字资料;二是对员工现有能力进行年度评审,并做好记录。 评估内容 L4 是 否对岗位所要求的能力每 2 年进行一次评审,并将能力要求形成文字资料。 L4 是否对员工现有能力进行年度评审,并做好记录。 明确能力差距 将员工能力要求及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与远景规划、安全 /环境 /质量 /法规、精益生产工具、培训方针、保密 /企业文化的要求与员工现有能力进行比较以确定并记录差距。 其中,一线员工可根据作业指导书 /关键行为指示书和单位对员工一专多能的要求,通过作业指导书观测记录表和一专多能表找出在岗位技能上的差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