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财政 李承林 副主 编“十二五”规划教材 《水生生物学》 2020 中央、地方财政 范秀娟 副主 编“十二五”规划教材 《名特优养殖技术》 2020 中央、地方财政 常 顺 参 编“十二五”规划教材 《贝类增养殖技术》 2020 中央、地方财政 高 健 参 编“十二五”规划教材 《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 2020 中央、地方财政 镡 龙 校本教材编写 2020 中央、地方财政 景德武 核心课程题库建设 2020 中央、地方财政 孙 辉 核心课程技能 题库建设 2020 中央、地方财政 翟秀梅 核心课程视频资料的录制 2020 中央、地方财政 王 伟 核心课程网站的建设 2020 中央、地方财政 李 勇 合 计 根据 行业企业人才规格要求和职业任职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评价机 13 制。 将课程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与质量评价要素的有机结合,设计并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健全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促进课程改革。 ( 三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紧密联系水产企业,校企合作, 以“养鱼生产全过程”为主线,进一步优化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实验实训条件,构建共享性强,辐射面广,集教学、科研、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技能型应用型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通过 二 年建设,新增 3 个实训室,完善扩建 6 个实训室,投入资金 115 万元。 表 5 新增实训室新购设备一览表 单位:万元 实训室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 合计 小计 完成时间 水质检测与分析实训室 1 COD 消解仪 台 1 2020 2 TOC 分析仪 台 1 3 沉入式 污水 带喷 嘴清洗 PH/ORP 发送器 台 4 4 电导率仪 台 4 5 BOD5 测定仪 台 2 6 DO 台 2 7 电子天平 台 1 鱼类繁育实训室 1 尤先科孵化器 套 1 2020 2 瓶式孵化器 套 1 3 孵化网箱 个 2 4 鲟鱼 Ⅰ 号孵化器 套 1 5 脱粘器 套 1 6 鱼苗培育网箱 个 1 7 亲鱼暂养网箱 个 1 生物饵料培养实训室 1 立式高压灭菌锅 台 2 2020 2 干热灭菌箱 台 2 3 恒温恒湿箱 台 4 4 光照培养箱 台 4 合计 35 14 表 6 扩建实训室新购设备 一览表 单位:万元 实训室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 合计 小计 完成时 间 鱼病远程诊断室 1 生物显微镜 台 1 2020 2 体式显微镜 台 1 鱼类解剖与病理室 1 冷冻切片机 台 1 2020 2 解剖镜 台 30 饲料营养分析室 1 全自动定氮仪 台 1 2020 2 水分测定仪 台 2 渔药检测分析室 1 折光仪 台 1 2020 2 电泳仪 台 8 3 电泳槽 台 16 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计 台 1 渔药制备实训室 1 台式自动轧盖机 台 1 2020 2 微孔滤膜过滤器300 台 1 3 真空泵 台 1 4 恒温恒湿培养箱 台 1 微 生物实训室 1 单人双面超净工作台 台 4 2020 合计 70 ( 1)实训室功能提升 实训基地新建鱼类繁育实训室、生物饵料培养实训室和水质检测与分析实训室,完善鱼病远程诊断室、饲料营养分析室、渔药检测分析室、微生物实训室、鱼类解剖与病理室、渔药制备实训室 6 个实训室。 实训基地扩建后,设备配备合理化,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可以同时满足实训人数由原来的 400 人 /次增至 600 人 /次。 实训基地可以满足“鱼类养殖生产全过程”从渔场建设、鱼类 繁育、水质监测、鱼病防治、 饲料分 15 析到捕捞收获等各环节技能教学、科研、学生训练的需求,同时兼顾相关专业,从而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进行。 ( 2)实训室的实验技术水平提高 通过新增仪器设备,使实训基地水质、渔药、饲料检测与分析水平达到行业和国家标准,鱼病诊断达到分子生物学诊断水平,特别是水质监测与分析可以独立完成渔业指标的监测,这将更好的向社会开展专业的检测和诊断服务。 ( 3)社会服务范围扩大 实训基地扩建后提高对行业和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能力,每年可以接受 800 人次的培训与鉴定工作。 水产养殖技术实训基地向社会开放,通过定期举办 一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科普讲座,激发大家对水产养殖的热爱。 面向水产养殖户开展鱼类养殖与疾病预防服务,彻底解决渔民看鱼病难的问题。 更好地履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职责,积极服务“三农”、服务社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为黑龙江省水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2. 校外实 训 基地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现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24 处,能同时满足 360名学生实习需要。 基地遍布北京、大连、盘锦、山东、天津、湖南以及黑龙江周边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兼职教师、合作教师的 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互惠互利、协商共建”的原则,扩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0处 (见表 7) , 使专业教学真正做到边理论教学边实践锻炼,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迅速成熟。 通过订单培养、员工培训、科技合作与服务、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途径建设 集“学、训、研、产”功能为一体的 校外一体化实习基地。 16 表 7 扩建校外实训 基地建设项目和投入一览表 序号 拟建基地名称 实训内容 资金来源 投入资金(万元) 完成时间 2020 2020 1 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鲤、鲢、鳙等淡水鱼类养殖 行业投入 —— 2020 2 北京京朝农业发展中心 鲟鱼等淡水鱼类养殖 行业投入 2020 3 广州市先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鲟鱼等淡水鱼类养殖 行业投入 2020 4 北京北欧玛生物有限公司 鲟鱼等淡水鱼类养殖 行业投入 2020 5 大连永新鲟鱼发展有限公司 鲟鱼等淡水鱼类养殖 行业投入 —— 2020 6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参、鲍鱼、扇贝等海水动物育苗 行业投入 2020 7 天津海发海珍品有限公司 海参、鲍 鱼、扇贝等海水动物育苗 行业投入 2020 8 大连物华海珍品有限公司 海参、鲍鱼、扇贝等海水动物育苗 行业投入 2020 9 大连科洋水产有限公司 海参、鲍鱼、扇贝等海水动物育苗 行业投入 —— 2020 10 厦门利洋有限公司 鱼病防治 行业投入 2020 负责人 毛洪顺 合计 ( 1)校内一体化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职业氛围的营造 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参照水产企业布局,引入真实职业环境,将 水产生产流程、技术要点、企业文化、安全警示等通过贴图、标识积极营造职业氛围,用企业文化的先进理念,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 ( 2)实训项目 开放性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水产养殖专业所有实训项目的 对学生开放,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充分的联系。 ( 3)校内实训基地生产性、仿真性实训项目的开发 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设备,与兼职教师合作,将水产养殖专业所应掌 17 握的专业技能开发成生产性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术 ,如观赏鱼的养殖,鱼病远程的诊断等。 ( 4)校内外实训 基地管理 ①实训室运行与管理制度 实训室采取实训中心主任负责制。 由实训中心主任负责组织实训室规划、物品购置计划,领导并组织完成实训室其它各项工作任务,做好实训室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和考核、奖惩工作,组织实施和检查实训计划执行情况,确保实训室建设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实训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式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实训室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如成立学生课外科研兴趣小组, 学生 按规定在课余时间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一定层次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充分利用实训室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发挥实训室设备优势,对社会开放,如为水 产单位 提供鱼病诊断 、水质监测分析等技术服务,增强对地方经济的科技带动力和专业影响力。 ② 校外 实训 基地管理制度 校企双方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共建实习基地,制定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专业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持,企业为专业提供工作场所,共同参与学生实习考核。 学院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实习实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过程监控办法及考核标准,编写实训讲义,开发实训项目。 ( 四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 搭建现代水产业信息和服务平台 建立 现代水产业信息和服务平台。 将教学 资源共享,实现从 业人员及在校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远程培训、在线交流 、 信息发布、对外宣传、员工培训等 服务,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 ,加快校企之间的消息传递。 18 ( 1)硬件建设 在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校园网的基础上,优化网络结构。 建立门户网站,可实现 WEB 检索、浏览、视频传播、文件下载功能。 运用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计算机等设备,建立数字化加工平台。 纸质图书、杂志等资料经过扫描、加工变成数字化资源。 使用数码照相机、摄像机采集图像或视频资料,经过加工变成数字信息资源。 努力做到服务面广、信息量大、更新及时、深度适宜、通 俗易懂。 ( 2)平台服务项目建设 现代水产业 信息和服务 平台可为从业人员及在校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远程培训、在线交流等,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可以为企业搭建知识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对外宣传、员工培训等,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知识层次和知名度;还可以为水产相关院校提供专业教学共享资源,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表 8 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现代水产业信息和服务平台 项目建设资金预算表 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 资金 (万元) 资金 来源 完成 时间 网络建设 购买 服务器 、铺设网线 等设备 , 实现 W EB检索、浏览、文件下载功能 中央、地 方财政 2020 加工平台建设 购买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发布部分信息资源 , 实现资源共享。 中央、地方财政 2020 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进行数字信息资源调研并制定选购, 建立培训平台。 中央、地方财政 2020 水产特色资源库建设 开发水产疾病 远程 诊断防治系统。 企业信息调研,建立企业信息情报收集与检索系统。 中央、地 方财政 2020 教学资源库建设 收集 素材、制作课件。 试题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在线交流、 资源加工,网络精品课程; 完成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实现资源共享。 中央、地 方财政 2020 合计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