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施工技术指南1014151617节内容摘要:
“拖拉法”铺设长钢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轨运输车组推送到位,顺坡小车前轮中心线距已铺钢轨末端约 350mm,并停好就位、打铁鞋。 2 从两外侧向内松开要拖拉的一对钢轨锁定装置。 先将升降轮架调整到合适高度,将分轨导框对准要拖拉的一对钢轨,长钢轨端头安装夹轨器,挂钢丝绳,用拖拉卷扬机从长钢轨运输 车上拖拉长钢轨,将钢轨拖至钢轨推送装置,夹紧钢轨,卸掉夹轨器。 3 用推送装置将钢轨推送至引导钢轨夹钳处 ,将钢轨头与引导车钢轨夹钳固好。 4 引导车拖拉钢轨前行,必要时与推送装置联合推拉钢轨。 5 钢轨末端拖出钢轨推送装置时,引导车速度降至 1~,钢轨末端滑下顺坡小车前端后槽后立即停车。 6 用拉轨器把钢轨拖 拉到位,与已铺好的轨道连接,安装钢轨连接器。 “纵向推送法”铺设长钢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卸轨起点约 9m、 16m及 26m 处一次组装 A 字型龙门顺坡架。 通过三台龙门顺坡架将长钢轨由平车高度卸至承轨槽 滚筒上。 2 推送长钢轨时应设专人引导。 轨头送入推送机构时,位置要准确,拖拉要平稳。 3 长钢轨终端距长钢轨推送机构 ,松开长轨推送机构夹持油缸,完成推送阶段。 4 长轨列车带放送车退后 6m,长轨终端下落位置应采用短枕木头进行防护,人工配合机具推拉使长轨终端与已铺长轨端对齐就位。 长钢轨落槽就位后,人工宜每隔 5~8 根枕安装一组扣件,接头前后两根枕扣件应安装齐全。 铺轨时,长钢轨始端、终端落槽时的轨温平均值为长钢轨铺设轨温,铺设时应记录铺设轨温。 铺轨后应检查施工质量,作好施工记录 ,及时向铺轨基地反馈到达里程、接头相错量等信息。 有砟轨道铺轨铺枕铺轨 单枕铺设法铺轨铺枕施工基本工艺流程见图。 单枕铺设法铺轨铺枕作业主要机械设备:牵引车、铺轨机、枕轨运输车、运 枕龙门吊等。 单枕铺设法铺轨铺枕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铺轨作业前应按设计要求精确测量线路中心线,并按铺轨机作业要求设置铺轨机走行标示线或设置导向边桩及钢弦。 按枕轨运输列车运输要求装载长钢轨和轨枕。 长钢轨装车完毕后要保证其锁定牢固,轨枕装车时严禁发生碰损、装偏、倾斜、漏垫支垫物等现象。 机车推送铺轨列车进场时,运枕龙门吊应在铺轨机上锁定牢固。 在预铺道砟上按纵向 10m、横向 3~,牵引车或长钢轨拖放车在长钢轨推送装置的配合下,将长钢轨沿滚筒拖放到线路两 侧。 轨枕转运宜分层进行,避免各运输平车之间由于载重悬殊产生车面高差 . 铺轨机沿线路中心线均匀前行,轨枕布设装置按规定间距在平整的底层道砟上布设轨枕。 应避免在布枕前扰动破坏砟面的平整性。 布枕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轨枕间距及轨枕的传送状态,发现异常及时纠正。 轨枕布设时将轨下橡胶板放至轨枕承轨槽中。 收轨装置在铺轨机前进时自动将长钢轨收入至轨枕承轨槽中,长钢轨间用临时连接器连接,就为应准确,并避免碰伤轨枕预埋铁座和长钢轨。 长钢轨就位后,应安装部分扣件,保证铺轨机组安全通过。 铺轨机 组通过后应及时补齐扣件,并对施工现场进行首位作业。 每节长钢轨始端、终端落槽时的轨温平均值为长钢轨铺设轨温,铺轨是应及时记录铺设轨温。 铺枕铺轨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铺枕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铺轨间距均匀,允许偏差为177。 20mm;连续 6根轨枕的距离允许偏差为177。 30mm。 ⑵轨枕应方正,并与轨道中心线垂直。 铺轨技术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施工准备 设备编组进场 长钢轨抽送拖放 轨枕转运 布 枕 钢轨入槽就位 轨枕方正 安装扣件 下 一 个 循 环 ⑴轨道中心线允许偏差为 30mm。 ⑵单元轨节起止点不应设置在不同的轨道结构过渡段以及不同线下基础过渡段范围。 工地钢轨闪光焊接 工地钢轨闪光焊接基本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图 工地钢轨闪光焊接基本施工工艺流程 工地钢轨闪光焊接应配有移动式闪光焊接作业车、拉轨器锯轨仪、钢轨打磨机、正火机、调直机、探伤仪等设备。 工地钢轨闪光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通过型式检验确定工艺参数。 2 拆除待焊轨头前方长钢轨全部及轨头后方 10m范围内的扣件,并校直钢轨。 3 根据轨枕和扣件类型适当垫 高待焊轨头后方的钢轨,保证焊头轨顶平直度。 4 待焊轨头前方长钢轨下每隔 ,以便钢轨可以纵向移动焊接。 5 打磨两待焊轨轨端和焊接电极钳口的轨腰接触区,呈现光泽后方可施焊。 6 将两待焊轨端抬起一定高度进行焊机对位夹轨 ,抬起高度应根据轨枕和扣件类型确定。 7 焊轨作业车一侧钢轨轨下应采取支垫措施实现轨面高度平顺过渡,尤其是工地施工 轨端打磨 焊机对位 焊接和推凸 正 火 调 直 粗打磨 探 伤 精 磨 恢 复线路、质量检查 焊接作业车前轮对下方应垫实。 8 推进移动焊轨车初定位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钢轨外翻、焊轨车掉道。 9 由吊机的液压系统吊起焊机精确到位。 10 焊机 夹紧钢轨并自动对正。 焊 机自动焊接钢轨、顶端并推推焊瘤。 11 承受拉力的焊缝,在其轨温高于 400℃时应持力保压。 焊缝区域冷却到400℃以下时,焊轨作业车方可通过钢轨焊头。 12 作业车焊完后,应用相应机具对钢轨焊缝进行正火、打磨、平直度检查和超声波探伤等。 13 正火应在 焊接接头不受拉力的条件下进行焊接接头温度低于 500℃(轨头表面)时方可正火加热,移动式闪光焊接接头可采用气压焊加热器火焰摆动方式加热,加热温度应控制住 850~950℃。 轨头冷却宜采用冷风。 14 粗磨应保证焊接接头的表面粗糙度能够满足探伤扫描的要求。 焊头非工作边 的垂直度、水平方向应进行纵向打磨过渡。 15 手砂轮粗打磨时,应纵向打磨,使火花飞出方向域钢轨纵向平行。 打磨过程中,不应使砂轮在钢轨上跳动冲击钢轨母材,不应出现打磨灼伤。 16 焊缝及焊缝中心线两侧各 450 慢慢长度范围内的轨顶面,轨头内侧面应使用仿型打磨机精细打磨,打磨时焊头温度不宜大于 50℃。 工地钢轨闪光 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应符合本技术指南第 条的规定。 工地钢轨闪光焊接焊头平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本技术指南第 条的规定。 工地钢轨闪光焊接完成 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1 检查焊好的接头,并打上焊接标记,填写焊接记录报告。 2 线路恢复时,扣配件应安装正确、配件齐全。 3 将轨道恢复到正常状态并清理焊接现场。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可采用拉伸器滚筒法或滚筒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施工作业的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时,应采用拉伸器滚筒法施工。 拉伸器滚筒法施工基本工艺流程见图。 图 拉伸器滚筒法施工基本工艺流程 2 当施工时轨温在设 计锁定轨温时,应采用滚筒法施工,滚筒法施工基本工艺流程见图。 图 滚筒法施工基本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设置临时位移观测点 拆卸扣件 轨下垫滚筒 撞轨、应力放散 轨温测量 钢轨拉伸、撞轨 落 轨 锁定线路 设置位移观测标志 质量检查 撞轨、应力放散 观测位移量 施工准备 设置 临时位移观测点 拆卸扣件 轨下垫滚筒 轨温测量 落 轨 锁定线路 设置位移观测标志 质量检查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的主要设备:钢轨拉伸器、撞轨机、锯轨机、滚筒、轨温计、扭力扳手、工地钢轨焊接设备等。 钢轨位移观测桩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移观测桩应按设计设置。 单元轨节起终点的位移观测桩宜与单元轨节焊接接头对应,纵向相错量不应大于 30m。 位移观测桩应与电务设备错开。 2 位移观测桩应设置齐全、牢固可靠、易于观测和不易破坏。 3 跨区间无缝线路的位移观测桩按里程递增方向顺序编号,编号方法为“ xx”,横线数字为单元轨节的顺序号,横线后为轨条内的桩号,编号均以阿拉伯数字标注,并在桩号右上方标“ ”号。 4 观测桩在区间埋设在路肩上,在站内站台可设在站台墙上,观测桩距道床外侧和路肩边缘均应大于 ,当路肩宽度不足时,可埋于路肩中心。 5 路肩上位移观测桩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 位移观测桩也可利用线路两侧的接触网基础(杆)、线路基标或在其他建筑物上设置。 7 桥上位移观测桩可设置于桥梁固定支座附近稳固的桥面防撞墙上。 标记 必须稳固、耐久、可靠,便于观测。 8 位移观测桩位置、编号以及观测记录应列入竣工资料。 无缝线路锁定应具备下列条件: 1 按设计要求已设置钢轨位移观测桩。 2 施工轨温应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或以下时施工。 3 有砟道床应达到初期稳定状态,轨道质量应符合本技术指南第 条的规定。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施工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线路锁定前应掌握当地轨温变化规律,根据作业区段的时间间隔,选定锁定线路的最佳时间。 2 测量轨温时,要对钢轨的不同位置进行多点测量,取其平均 值。 3 拆除待放散单元轨节的全部扣件,每隔 5~ 10m垫入一个滚筒,每隔 300~500m距离设置一台撞轨器。 4 放散应力时,应每隔 100m左右设置一临时位移观测点观测钢轨的位移量,及时排除影响放散的障碍,达到应力放散均匀、彻底。 5 在单元轨节的终端应设置一台拉伸器拉伸钢轨,必要时撞轨,使拉伸量传达均匀。 钢轨拉伸器拉伸钢轨前,滚筒应按要求垫放到位。 6 钢轨拉伸量由下式计算: Δ L=α •L•Δ t 式中 Δ L— 单元轨节拉伸量( mm); α — 钢轨线膨胀系数 ( mm/( m•℃)); L— 单元轨节长度( m); Δt— 设计锁定轨温与锁定作业轨温之差(℃)。 7 钢轨拉伸量达到计算之后,钢轨拉伸器保压,撤出滚筒,安装扣件,锁定线路。 这时的锁定作业轨温加上钢轨拉伸换算轨温为时间锁定轨温。 8 线路锁定后,应立即在钢轨上设置纵向位移观测的“零点”标记,按规定开始观测并记录钢轨位移情况。 9 两股钢轨宜同步锁定,线路锁定后才能撤出钢轨拉伸器。 10 拉伸器撤出后,已锁定单元轨节自由端会产生回缩量,下一单元轨节拉伸锁定时,应将该回缩量计入单元轨节拉伸量。 11 锁定日期及实际锁定轨温应列入竣工资料。 无缝线路缓冲区设置作业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缓冲区接头应方正,左右股轨端相错量不应大于 40mm。 2 缓冲区应与相邻单元轨节同时锁定,接头预留轨缝应符合设计规定,接头螺栓涂有,安装齐全,螺母扭矩应达到 9000N •m。 3 缓冲区钢轨接头轨面及内侧边工作边要求齐平,偏差不超。 无缝线路锁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应控制在设计锁定轨温氛围内。 2 无缝线路锁定时应准确确定并记录锁定轨温。 相邻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 5℃,左右股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 3℃,同一区间内的单元轨节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 10℃。 3 胶垫应放正无损缺,扣件安装齐全,扣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无缝线路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新放散调整应力后锁定线路,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并按实际锁定轨温及时修改有关技术资料和唯一观测标记。 1 实际锁定轨温超出设计锁定轨温范围。 2 不符合本技术指南第 条第 2 款的规定。 3 固定区位移观测桩位移量大于 10mm或锁定轨温变化大于177。 5℃。 4 因处理线路故障或施工改变了原锁定轨温,使之超 出设计锁定轨温范围。 5 施工时因故未按设计锁定轨温锁定线路。 无缝线路完工后,应备齐下列资料: 1 平面布置图户配轨图表。 2 铺轨日期、时间与实际锁定轨温记录。 3 工地移动闪光焊机焊接记录表(附表 1)、铝热焊接记录表(附表 2)及工 地钢轨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记录(附表 3)。 4 无缝线路单元轨应力放散拉伸情况记录表(附表 4)。 5 无缝线路纵向位移观测记录表(附表 5)。 6 铺轨编号与焊接编号对照表(附表 6)。 7 无缝线路基本技术状况登记表(附表 7)。 8 其他技术资料。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 工地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施工基本工艺流程见图。高速铁路有砟轨道施工技术指南1014151617节
相关推荐
10板缝处控制粗铺后的轨道板第六步:轨道板精调施工安装轨道板精调爪精调爪使用前应对相关部位进行润滑,在待调板前、中、后部位左右两侧共安装 6 个精调爪。 其中轨道板两端 4 个精调爪为可以进行平面及高程双向调节的精调爪,中间 2 个为仅可进行高程调节的精调爪。 双向调节精调爪在安装前应将横向轴杆居中,使之能有10mm 前后伸缩的余量,以避免调节能力不足需倒顶而影响调节进度。 双向调节精调爪
路电视系统 高速公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网络实现远程视频图像实时浏览; 2) 通过图像监控结合远程和本地人员操作经验的优势,避免误操作 ; 3) 通过图像监控报警联动功能,对突发事件及时预警和及时处理; 4) 配合其 他系统(如其他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等)的工作 ; 系统组网方式 根据高速公路的具体网络建设状况,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选择以下传输方式:
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体系局部坍塌。 . 施工顺序 放出轴线及梁位置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梁板 钢管扣件式 脚手架安装 架设梁底木方龙骨于脚手架顶托 梁 上 梁底模 安装 架设板底木方龙骨于 脚手架顶托 梁 上 梁侧模及 楼板模板安装 混凝土保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100% 拆下脚手架可调顶托 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 拆除脚手架 梁钢筋绑扎 中海物流园 工程 【 高 大模板工程
区间路基堆载预压情况统计表 序号 里程 堆载高度 堆载方式 备注 1 DK11++675 砂袋 桥头 2 DK11+675DK12+785 填土 3 DK12+785DK12+915 填土 4 DK12+915DK13+ 填土 5 DK13++ 砂袋 桥头 6 DK18++470 砂袋 桥头 7 DK18+590DK18+852 填土 8 DK19+110DK20+347 填土 9
y pav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cess 中图分类号: +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施工工艺流程 二、主要施工方法 a、施工准备 (1)在沥青混凝土底面层施工前,在压实成活后的石灰粉煤灰表面喷洒乳化沥青透层油。 (2)底面层施工前进行路缘石及平石的安砌。 (3)道路中线纵向 10~ 20m、横向 5~
挤能力,具有一个破碎面颗粒含量应达到100%,具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破碎面颗粒含量应≦ 90%。 中下面层用粗集料规格应符合表 53的要求。 表 53 中下面层用粗集料规格 筛孔尺寸 ( mm) 通过下列筛孔( mm)的质量百分 率 ( %) XX 高速公路第三合同段路面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XXXX 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16 ~ 100 90~ 100 0~ 15 0~ 5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