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福建内容摘要:

振捣密实,密实后按梅花状形式栽种片石,石块净距 10~ 20cm。 栽种片石时,片石大面朝下,小面朝上(即:大头朝下,小头朝上)的方式栽种。 石块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分布均匀,距模板内面的净距不小于 15cm。 片石栽种完成后,进行第二层砼的浇筑,砼振捣好后,进行第二层片石的栽种,以此类推。 现浇砼挡土墙与基础的结合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即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砼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架立墙身模板。 当砼落高大于 , 为防止砼离析,应 采取 下列 保证措施 : a、 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2m。 b、 当倾落高度超过 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 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在串筒的不同高度设多向挡板)。 c、 在串筒出料筒下面,砼堆积高度不宜超过 1m。 砼浇灌完 且表面 进行收浆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 7天,在常温下一般 24小时即可拆除墙身侧模板,拆模时,必须特别小心,切莫损坏墙面。 施工缝 、沉降缝及泄水孔的处理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砼浇注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 1)应凿除处理层砼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 ( 2)经凿毛处理的砼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注层次砼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度为 1020mm的 1: 2的 水泥砂浆。 ( 3)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注成或凿成台阶状。 ( 4)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注砼。 需要达到的强度,一般最低为 ,当结构物为钢筋砼时,不得低于 . 本段 挡土墙的沉降缝宽 2cm(施工时缝内夹 2公分厚的泡沫板或木板,施工完后抽出木板或泡沫板)从墙顶到基底沿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沥青麻丝。 按设计要求,此段 挡土墙泄水孔采用φ 10PVC管 ,孔眼间距为 2~ 3m,上下排交错呈梅花形设置 ,具体间距可根据现场泄水量进行调整,衡重式挡墙上下墙连接处必须设置泄水;最下一排泄水孔出水口应高出地面。 为了保证挡墙墙背排水顺畅,在挡墙墙背底排泄水孔进口处设置纵向碎石盲沟 ,在碎石盲沟底部设置纵向φ 10带孔 PVC排水管 ,排水管外包 250g/m2无纺土工布 ,带孔排水管两端用二层 250g/m2无纺土工布包封 ,带孔排水管与底排泄水孔采用三通接头连接,以保证盲沟通过泄水孔把墙背水排出路基,碎石盲沟底部应铺设 ~ ,以防止台后水渗入基础;泄水孔在墙身断面方向应有 3%~ 5%的向外坡度 ,以利于墙后渗水的迅速排出,不得有堵塞现象。 除底排泄水孔外其余泄水孔进口端应用 40 40cm的 250g/m2无纺土工布包裹,以免泄水孔道淤塞。 墙背填料填筑 为保证挡土墙的正常使用和经济合理,墙背填料应采用渗水性强的砂性土等材料或设计规定的填料,不应采用粘土作为填料,严禁采用膨胀土、高液限粘土、腐殖土、淤泥和冻土块等不良填料,填料中不应含有机物、冰块、草皮、树根等杂物或生活垃圾。 浸水挡土墙墙背应全部用水稳性和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 施工前,墙背填料应先进行土质试验,确保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墙 背填土必须和挖方路基、填方路基有效搭接,纵向接缝必须设台阶。 墙后回填要均匀,摊铺要平整,并设不小于 3%的横坡,逐层填筑,逐层碾压夯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不允许向墙背斜坡填筑,以防止墙后台背积水让墙身承受额外的静水压力。 压实时应避免墙身受较大的冲击影响,临近墙背 1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操作;在靠近挡墙墙顶内侧处应使用不大于 1吨的小型振动夯实机械夯实填土 ,不应采用重型设备辗压,以免辗压时重型设备的重量使墙背压力暂时性或永久性增加,压实度要求不小于 95%,路床 80cm深度范围的压实度要求不小于 96%。 若墙后碾压空间受限制时, 应采用浆砌片石予以回填。 挡 土墙施工工艺框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