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江苏-钻井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为校外 专业带头人 ,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度。 培养 4 名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现场经历的骨干教师,使之成为“既能上讲台、又能上钻台”的教学行家;根据 钻井行业生产性实训 的特点,加大 兼职教师 队伍建设 力度 , 使兼职教师 库总数达到 20 名,形成 结构 合理的“双师”教学 团队。 深入开展以课程改革为主的高职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五) 校内外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 1. 校内 钻井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在已有 校内 相关实训室的 基础 上, 以钻井生产任务为载体, 依照高 端 技能型石油钻井专门 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结合本专业 “ 基于 钻井作业 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 ” 的人才培养方案和 “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 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建设要求,发挥校企 双 主体作用, 两年内 新建 固井水泥浆常规性能测试实训室、 固 井作业仿真实训室、石油测井实训室和钻井 HSE 实训室 等 4 个 校内实训 场所 , 完善 虚实结合、工学结合 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强化 职业技能 培养 ,并将校内 实训 基地打造成集技能训练、项目化教学实施、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技能竞赛、职业素质养成等功能于一体的 钻井技术 实训基地。 2. 校外工学结合实训基地 在互利互惠的原则指导下,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进一步完善提升 6 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 , 并 新增校外实训基地 4 个, 使校外实训基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 建设方案 8 地达到 10 个 , 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在 教学与就业等方面 的作用, 将其 打造 成为 培养 钻井 技术专业 高端 技能 型 专门人才的优质校外实训和就业平台。 (六) 提升对 江苏钻井行业和 华东地区 的 社会服务能力 在学院区域经济技术服务中心的指导下, 充分利用 钻井 技术专业优势及学院的区位优势, 强化 增强 服务地方 意识 和 经济 社会发展能力,围绕 华东 地区 、 江苏钻井行业 的 石油钻井、钻井机械 基地,为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产品开发与升级、工艺改造 等科技服务工作 , 主动为 企业职工 进行 在岗培训与技 能 鉴定; 充分利用专业教学资源优势为扬州及周边职业院校 提供服务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并为 同类 院校 和中职院校相关专业 提供师资培训。 从而提升本专业在行业、企业和同类院校 中的影响力。 (七) 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评价体系 依据学院重点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和本专 业“ MFCC”人才 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多元评价体系。 完善系部 与 教研室 的二级教学 质量 管理 体制 、系部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两个系统。 依托 合作企业和社会第三方, 加强多方参与的 人才培养 质量监控 ,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 评价。 (八) 相关制度建设 根据钻井技术专业特点,结合江苏油田、江汉油田和中石油 昆仑天然气 安徽公司等企业的钻井岗位和人事管理要求, 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订单班设立、 项目化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组织 实施和人才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相关制度。 学院也将一以贯之地支持专业建设,制定有关政策,对本专业的建设予以扶持。 (九) 专业文化建设 遵循文化树品牌、文化助成长、文化促发展的理念,搭建“四元一体”的专业文化架构。 四元是指:以彰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为宗旨;以遵循 基于钻井作业过程 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为核心;以崇尚实践、崇尚技能、崇尚合作、崇尚诚信为价值取向;以营造钻井技术专业理实一体、生产性、虚实结合方式的育人环境为路径。 钻井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着力打造融入先进企业文化因子具有本专业特点的专业文化。 建设以 “ 艰苦创业、科学钻井、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为特质 的专业文化,实现文化视野下的校企零距离对接,使钻井技术专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 建设方案 9 业成为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先行者。 (十) 专业群建设 根据我院专业设置和 钻井 技术专业特点,充分考虑行业的关联度和专业 集聚程度,通过对 钻井技术专业 的重点建设, 带动即将新开设的石油工程技术、油气储运技术以及我院已 开设 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化工设备维修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等专业 的建设与发展 , 重点开展 《 城市燃气输配 》、《 油气集输工程 》和《 金属腐蚀与防护 》等项目 化 课程 建设 , 以 此 推动 专业群 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 改革举措 (一) 开展 “ 钻台 与 讲台 ,井场与教室 ” 相互融合 的 校企合作 充分发挥 专业建设委员会 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定期召开 专业建设 委员 会 工作会议 , 与 江苏油田、华东石油管理局钻井公司、 中石油昆 仑天然气安徽公司 等合作企业共同 研究 钻井行业发展和 人才的需求情况, 及时 调整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 职业岗位要求 不断 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 共同制定 专业 教学 标准、课程标准、 教材建设规划、 师资建设规划、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体系 ,实现钻台与讲台的融合。 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拓展 与 行业 企业 间合作的 内容 , 创新与行业企 业的合作方式。 扩大 订单式人才培养 的范围和规模, 共建校 内 外实训基地, 设立“企业工作站” ,开展 科技合作 ,培养 双师队伍 ,为企业 员工 提供 技术 培训,实现 教室与井场的融合,形成 校企合作的互利互惠 和 共赢 的局面。 (二) 校企合作共同 实施“ MFCC” 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 开展 企业调研, 进行 钻井作业 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 必 备的知识、能力、素养 的 分析,归 纳 出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并由此归 纳 出本专业职业能力行动领域。 构建由通用能力模块、钻井作业能力模块、钻机维修能力模块以及职业拓展能力模块组成的 基于钻井作业过程 的 课程体系。 深化 专业课程改革 ,实现 专业课程改革 的全覆盖。 依据 钻井作业 的典型工作任务设立各学习情境 ,把 项目或任务作为情境内容, 并按照完成该项目或任务的工作过程 设计 教学 过程。 按照 四阶段 工学交替 方 式 组织 教学 , 增强学生学习的 目的性、针对性和兴趣性。 重视对学生 实践能力 、 创业能力和 创新精神的培养。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 建设方案 10 (三) 实 施 “ 钻台技师与讲台教师式 ” 双师工程,打造 高水平专业 教 学团队 1. 双师型教师培养 按 照 双师型建设标准 和人才培养要求, 校企 共同制定《教师企业兼职的聘用与管理办法》, 加强 双师型教师培养, 建立 “ 江苏油田 工作站” 、“安徽天然气公司工作站 ”等企业工作站 ,实施专任教师 访问工程师 制度,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 提高 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2. 骨干教师培养 按 照 钻井行业要求和学院骨干教师 标准 , 与江汉油田、江苏油田 等合作企业共同制定教学团队建设 目标, 共同 制定 2020 年 、 2020 年 骨干教师培养 计划。 出台 骨干教师培养政策,在 培训进修 、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促进骨干教师的成长。 3. 兼职教师 队伍 建设 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校企互聘互兼机制,与 江苏油田、华东 石油管理局等合作企业 共 建专业兼职教师库,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 师,承担专业课与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 校企共同制定《关于兼职教师的聘用与管理办法》,明确兼职教师的职责、义务和待遇,建立 江苏油田、华东石油管理局、安徽天然气公司等 兼职教师储备基地,形 成稳定的兼职教师库, 人数达 20 名, 兼职教师上课学时比例 达到 40%以上。 (四) 校企合作共建 工学结合实训基地 1. 校内 钻井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 1) 固井水泥浆常规性能测试实训室 采取校企合作方式,新建一个 固井水泥浆常规性能测试实训室。 该实训室利用真实的 泥浆 设施和先进的 静态失水 控制系统,能真实反映 固井水泥环 的 质量,包括静态失水情况、泥浆 稠度、粘度大小等参数。 全面培养本专业学生的 泥浆配置与性能测定等 专业技能。 ( 2) 固井作业仿真实训室 选择江苏油田管理局 为合作建设单位,新建一个 固井作业仿真实训室 ,在教室布置包 含固井车模拟仿真操作硬件控制系统、教师操作控制系统、模拟仿真运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 建设方案 11 行软件平台、固井实训拆装系列工具(含模型、教学挂图)以及实训投影多媒体系统(含电动投影屏幕、音箱),根据企业实际作业中的动态数据进行实时模拟,以使学生在 实训室 就能 模拟 企业生产现状及操作程序。 ( 3) 石油测井实训室 选择 中石化华东石油管理局钻井公司 为合作建设单位,新建一个 油测井 实训室 ,在教室布置包 含 SS75 型声波测井实验设备和电法测井实验设备,根据企业实际作业中的动态数据进行实时模拟,以使学生在 学生在实训室就能模拟 企业生产现状及操作程序。 ( 4) 钻井 HSE 培训实训室 选择 中石油昆仑天然气安徽分公司 为合作建设单位,新建一个 钻井 HSE 培训实训室 ,在教室布置包 含钻井 HSE 培训软件、应急处置预案、甲醛气体探测器、可燃性气体探测器 等设备以及计算机、投影机组成的模拟 仿真 系统,根 据企业实际作业中的动态数据进行实时模拟,以使学生在教室就能 学生在实训室就能模拟企业生产现状及操作程序 及安全操作要求。 2. 校外工学结合实训基地 依托 中石化、中石油 及其所属的相关骨干企业 和江苏钻井机械生产厂家 , 新增 4 个校企 共建 的 校 外 生产性实训 基地 (其中顶驱维修 2 个、定向井钻井技术 2个)。 积极探索 “ 厂中校 ” 的 建设 途径 , 满足学生的生产性实 训 和顶岗实习的教学需要,健全 完善 的 管理体制和 运 行 机制,形成 “ 校外生产 性实训 平台 ” ,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五) 提升 技术 服务能力 , 拓展社会 服务 功能 1. 主动 参与 江苏石油钻井生产 企 业技术 改造 依托 钻井 技术专业优势,密切与 江苏石油钻井生产 企业 的技术合作关系,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 技改项目 ,解决企业技术 难题。 力争在 2 年建设周期内为企业科技 服务项目不少于 4 项 , 科研服务到帐资金 年均 15 万元以上。 2. 积极开展对 华东地区 职业院校及企业人员的社会培训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势,开展社会培训。 为 中职 院校的 石油钻井 专业提供专业师资培训;为 中石化、中石油 企业在岗职工提供职业岗位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开展学生第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开展企业职工和社会人员的成人学历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 建设方案 12 进修教育;对 在 扬州 的华东石油管理局所属的华 东石油技师学院钻机技术类 专业学生提供教学支持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两 年建设期内,力争每年完成培训200 人次以上 ,年均培训 收入 10 万元以上。 (六) 实施 专业 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评价 依据学院重点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和本专 业“ MFCC”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多元评价体系。 完善系部、教研室二级教学质量 管理 体制、系部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两个系统。 依托 合作企业和社会第三方, 加强多方参与的 人才培养 质量监控 ,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 评价。 1. 建立课程开发的评价系统 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提供 行业咨询,确保课程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相对应,使课程设置紧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通过校友联盟、用人单位收集对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的意见和数据,对意见和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调整课程设置,修 订 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教学质量。 2. 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 ( 1)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系 级 教学规章制度建设, 建立 健全系 级 相关教学管理 与 考核制度等。 ( 2) 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系教师教学质量考评队伍 ,加强对教师各 个 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强 化 信息反馈和对相关教师督导。 ( 3) 进一步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和学 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活动,使教学检查 更加 规范化、制度化。 健全 兼职督导员 和 学生信息员队伍, 及时了解 教学及管理情况,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 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 4) 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监控。 通过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做好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保证校外基地能满足教学实训的需要;做好与校外基地的协调,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学生实训期间双方的管理责任。 与实训企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和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的共同体。 3. 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及时修订 人才培养 方案 邀请 中石化 、 中石油及其下属的 江苏油田、 江汉油田、 安徽天然气公司等 企业专家、用人单位代表、 毕业 生代表 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 对 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 度等方面开展调查分析, 及时调整和修订专业 人才培中央财。高职高专:江苏-钻井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行“双证书”制度, 以 地铁企业职业 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 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 , 中职阶段进行 站务员等工种的 初级培训,获得 其 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 行车值班员等工种的 中级培训,获得 其中
/轮台中继 20 巴州 453KM+800m 附近基站 /200m 1 拦截站数据接入 21 巴州 436KM+800 路侧光纤 /50m 1 22 巴州 412KM+400 路侧光纤 /30m 23 巴州 379KM+850m 路侧光纤 /50m 1 汇聚点 /拦截站 /收费站数据 24 巴州 367KM+800 路侧光纤 /10m 1 25 巴州 346KM+300 路侧光纤 /10m 1
尺寸符合设 计及规范的要求。 模板安装完毕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四)顶板钢筋的安装 顶板 钢 筋的安装要注意防撞栏、伸缩缝、泄水孔的预埋、预留,内模可从梁端拆出,因此不须设置预留天窗。 安装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箱梁混凝土。 (五)混凝土的浇注 ( 1)混凝土搅拌前的准备 砂石料水泥、外加剂等材料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并用胶带封好;排烟管道出口探出房檐不得少于 50cm,立管不得少于 ,水平管道距房屋顶棚不得少于 50cm,其朝向也不得朝向冬季季风吹来的东北方向。 排烟管道上面不得烘晾衣物等易燃物品,取暖设施附近不得堆放易燃、易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 封火时没有燃尽的燃煤应清出室外,并用清水将未燃尽燃煤熄灭。 进行安全教育杜绝烫伤、煤气中毒等事件发生,并进行突发 事件发生的医疗抢救、紧急处理教育。
装配 合拢流程等专业技术视频教材和动画教材,提升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5 ( 5) 学习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习评价体系,建立高职教育特征明显、工学结合特色突出,能充分调动师生教 、 学积极性的学习评价标准,丰富学习评价库的内容。 ( 6) 虚拟实训室建设 充分应用信息技术, 通过 研究 所 、高校合作进行海洋工程 、钢结构 建造 技术实训室建设,形成
管理分工与职责 ,完成实习任务的制定与修改,收集企业反馈意见,评定学生成绩。 在企业真实职业环境中, 使学生能够 注重职业习惯的养成和企业文化的了解,综合素质更贴近工作岗位的要求。 企业指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作为学生在企业的指导老师,同时学校的专业指导教师定期了解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情况,听取企业工程师对学生工作情况的意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流程 见 图。 学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