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江苏-钢结构建造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装配 合拢流程等专业技术视频教材和动画教材,提升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5 ( 5) 学习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习评价体系,建立高职教育特征明显、工学结合特色突出,能充分调动师生教 、 学积极性的学习评价标准,丰富学习评价库的内容。 ( 6) 虚拟实训室建设 充分应用信息技术, 通过 研究 所 、高校合作进行海洋工程 、钢结构 建造 技术实训室建设,形成 海洋工程 、钢结构 建造虚拟实 训 库,使专业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和专用软件在网络中进行设计、 建造和工艺制定 及 装配实训等。 专业教学资源 建设 目标 见下表 : 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目标 序号 建设内容 建设预期效果 2020 年 12 月 2020 年 12 月 总目标 1 完成课程标准制定(门) 3 4 7 2 建设多媒体课件(门) 1 2 3 3 建成网络学习系统(门) 1 2 3 4 建设课程试题库(门) 1 2 3 ( 7) 转变培养方式 在“海洋工程结构与制图”、“钢结构基础”、“海洋工程 CAD/CAM” 3 门课中采用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每年开展 1 次以上学生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4. 建立“德技双馨、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经过 2 年的建设, 形成一支结构合理、 双师 素质高的专兼结合 教师队伍。 在 2~3 个钢结构及海洋工程企业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基地, 每年指派 3~4 名教师到企业工作实践;促进教师主持或参加纵横向教学与科研课 16 题、积极开展技术服务与项目开发工作,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与科研技术水平;创新建立、完善专任教师培养、考核等制度,专任教师数达 15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 7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达 47%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 8 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达 66%以上;具有双师素质教师 13 人,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 90%;具有高层次专业带头人 3 人;专业骨干 教师人数达 3 人以上。 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数达 50%以上。 ( 1) 专业带头人培养 ① 培养内容:第一,通过 2 年建设,使本专业的专业带头人达 3 人。 第二,引进或培养教授 1 名。 第三,培养 1 名以上博士研究生。 ② 培养措施:第一,通过培养或引进,到 2020 年 12 月, 争取 使本专业有 2 名教授、 1 名以上博士研究生。 第二,让专业带头人主持专业建设项目,主持 市级以上 教科研项目,指导骨干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 第三,让专业带头人带队到国内相关院校或企业调研,出国进修或考察等方式,开阔视野,了解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及时掌握国内同类专业 的建设情况和 钢结构及海洋 工程技术的发展状况,学习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成功经验,提高专业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能力。 通过 2 年培养,使得专业带头人能够引导钢结构建造技术专业建设方向,提出本专业发展规划,在专业建设中起到领军作用。 ( 2) 骨干教师培养 ① 培养内容:通过 2 年建设,使本专业骨干教师至少达 3 人以上。 ② 培养措施:第一, 在中青年教师队伍中,选拔 4 位 优秀 教师 作 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第二,通过进修培训 、 主持或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以及 课程建设 、 攻读在职博(硕)士学位 、 出国考察等手段,积累实际 工作经历,提高其双师素质、实践教学能力、教学改革和科研能力。 通过 2 年的培养,使得骨干教师能够主持核心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能够主讲核心专业课程,能够参与组织教学管理、制定教学计划、主持院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 17 ( 3)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① 培养内容:使本专业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 近 90%。 ② 培养措施:第一,建立 2~3 个 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基地,定期将青年教师安排到企业顶岗实践半年以上, 进行实践锻炼。 第二,对本专业青年教师,通过定期轮岗的方式参与“船舶工程中心”的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钢结构建造技术专业(海洋工程)职业培 训,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 进行“青蓝工程”结对, 尽快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专业教师具备双师素质。 第三,在 2 年建设期内,让本专业青年教师参加南通市工程师职称的评定,至少使 2~4名教师获得工程师的职称和讲师职称。 第四, 争取 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和较高技能水平的高级工程师 1 名 以上。 ( 4)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 建立主要由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组成的 德才兼备 的兼职教师专家库,逐步形成稳定的 专业 兼职教师队伍。 第二,严格执行兼职教师的聘用、管理与考核等制度,确保兼职教师队伍“用的上、用得好”,并 使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课时数达 50%以上。 第三,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企业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使其能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专任教师队伍培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 5) 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要与教师实践基地企业一起,共同研究、建立、完善教师企业实践过程的运行、管理机制,制定师资人才培养保障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生产环节的锻炼;建立兼职教师聘用、考核、管理的制度,完善人才培养引进、管理办法,加快师资队伍建设速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师资队伍 建设目标 序号 建设内容 建设预期效果 2020 年 12 月 2020 年 12 月 总目标 1 引进或培养专业带头人(名) 0 1 1 2 引进或培养骨干教师(名) 1 1 2 18 3 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人员比例( %) 46 47 47 4 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人员比例( %) 61 66 66 5 生产一线实践锻炼(人次) 4 5 9 6 参加国内外进修、培训(人次) 15 20 35 7 双师素质比例( %) 84 90 90 8 引进兼职教师数 /兼职教师总数 (名 ) 3/13 4/15 7/15 9 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 %) 40 左右 50 左右 50 左右 5. 建立“校中厂”、“厂中校” 形式的实训基地。 凭借地域优势,校企合作建成 “船舶与海洋工程仿真训练中心”、“钢结构 与海洋工程 装配 实训 室 ” 、 “ 钢结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 、 “南通市船舶工程先进技术中心” (海工钢结构焊接技术及检测实验室) 、“ CAD/CAM实训中心(海洋工程 CAD/CAM 实训室) ”等多个校内实训基地,形成具有“内外优势互补、校企联合互动”特色的校内实训实习基地。 同时, 依托江苏省内沿海沿江的 钢结构、海工及 造船企业 , 分地区、按 规模 建成 能实现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产学结合 等 的多功能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 系统设计、 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一是 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二是 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完善和建立学生校内生产实训、企业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有效机制,使本专业拥有国内一流、具有先进性、生产性的开放型、区域共享型实训实习条件。 ( 1) 校企合作, 进行校内实训 实习 条件建设 整合 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现有 实训 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实习基地, 共用在 建的船舶涂装实训室、 船舶建造钢料加工实训中心 ,与 钢结构、海洋工程、 造船企业合作,基于 钢结构 设计与 建造过程,扩建 钢结构 及海洋工程 19 装配实训室 、 海洋工程结构测量及精度控制实训室 、海洋工程 CAD/CAM 实训室、 南通市船舶工程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 (海工 钢结构焊接技术 及检测实训室) 4 个实训室; 新建 钢结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仿真实训中心 (钢结构及海洋工程仿真实训室) 、 船舶综合展览馆(海洋工程展览室) 等 3 个实训室。 ① 扩建 钢结构及海洋工程 装配实 训 室 扩建计划: 将原来“钢结构装配实训室”扩建成“钢结构及海洋工程装配实训室”, 增加 海洋工程钢质结构模块 2 个,小型节点钢质结构 10 个,装配支撑架一套, 氧乙炔切割设备 5 套,增加羊角、角度尺, 粉 线 及线锤 ,水平尺 等装配工具 20 套, 装配支撑架及工装一套, 劳动保护及安全用具等 ,以及 板材、型材等结构件装配消耗材料。 预期功能:满足学生 钢结构 构件切割 、 划线 、 定位等加工装配实践环节训练要求,使得学生熟悉装配工艺 过 程 及方法。 ② 扩建 海洋工程结构测量及精度控制实训室 建设计划:增加 海洋工程测量用全站仪 2 台 ,激光经纬仪 3 台 ,平台部分结构 2 套。 预期功能: 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掌握钢结构及海洋工程精度测量基本方法及精度控制方法。 ③ 扩建 海洋工程 CAD/CAM 实训室 扩建计划: 对“钢结构 CAD 建模实训中心”进行扩建, 与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东欣软件公司合作,增加海洋工程建造模块。 预期功能: 使学生学习海洋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建造软件的使用功能和方法,能够进行海洋工程结构的设计。 ④ 扩建南通市船舶工程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 (海工钢结构焊接技术 及检测 实 验 室) 扩建计划: 在原扩建计划(船舶装配、高效焊接、理化分析、无损检测 等 4 个实验分室)的基础上, 增加 海洋工程钢结构焊接技术 及检测 实验 20 室, 增加设备。 预期功能: 具备 钢结构 建造技术创新、 海洋工程结构 焊接质量检测、对外技术服务以及为学院的专业建设服务等功能。 ⑤ 新建 钢结构 制作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建设计划: 新建 2 个一体化实训室, 增加投影仪及投影幕布、多媒体电脑操作台, 以及 模型用具陈列架、结构制作操作台、工具柜等。 预期功能: 在海洋工程结构与制图课、钢结构基础等课中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 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边学边看边做,增强动手能力及提高学习兴趣。 ⑥ 新建 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仿真实训中心(钢结 构及海洋工程仿真实训室) 建设计划: 与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 等 以 及 钢结构与海洋工程 企业合作,共同 开发 钢结构、 海洋工程建造过程 仿真 模拟 系统 , 采用动画的方式,仿真 演示整个建造工艺流程。 配备一个机房教室的硬件设施。 预期功能:可以直观体验整个 钢结构、海洋工程 建造过程,帮助学生熟悉 钢结构及海洋工程 企业及 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实现 建造过程 的仿真训练, 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⑦ 扩建船舶综合展览馆 ( 新建 海洋工程展览室) 建设 计划 : 与南通中远船务有限公司、江苏熔盛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及皋亚钢结构等企业合作, 增加 多种海洋平台、铺管 船、海上风电安装船、钢结构建筑、钢结构桥梁 等典型 海洋工程、 海上结构物 和钢结构 模型, 钢结构建造和海洋平台建造整体工艺流程 布置 模拟 模型。 预期功能:提高学生专业兴趣,熟悉 钢结构及海洋平台 情况, 直观了解钢结构及海洋平台建造工艺流程。 ( 2) 依托行业,开展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依托江苏省内沿海沿江的 海工 、钢结构 及 造船企业 ,以江苏省内的 南 21 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南通润邦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南通中远船舶钢结构有限公司、南通皋亚钢结构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南通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南 通海森特重工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体, 分地区、按 规模 建成 能实现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产学结合 等 的多功能校外实训 实习 基地 共 20 个 ,并 相应建立 一套有效的管理、考核制度。 教学实训实习 项目 建设表 项目 设备 数量 建设经费 (万元 ) 小计 (万元 ) 钢结构及海洋工程 装配实 训 室 (扩建) 氧乙炔切割设备 5 套 2 39 羊角、角度尺, 粉 线 及线锤 ,水平尺 等装配工具 20 套 1 小型结构 节点 钢质结构 10 个 4 海洋工程钢质结构模块, 2 个 20 装配支撑架及工装一套 1 套 2 实训耗材等 若 干 10 海洋工程结构测量及精度控制实训室 (扩建) 海洋工程测量用全站仪 2 台 15 44 激光经纬仪 3 台 4 平台部分结构 2 套 25 海洋工程 CAD/CAM 实训室 (扩建) 海洋工程模块软件 1 套 20 20 南通市船舶工程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 (海工钢结构焊接技术及检测实验室) (扩建) 红外测温仪 3 台 39 测温笔或测温标贴 5 套 强度材料焊接温控设备 1 套 2 管材坡口机 2 台 2 海工管材自动焊接设备 1 套 12 双频涡流检测仪器 1 台 1. 5 22 项目 设备 数量 建设经费 (万元 ) 小计 (万元 ) 着色渗透探伤仪器及耗材 2 套 1 实验及实训耗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