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江苏-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容相配套的专业教材。 5 年内编写出版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3 本,校本教材(讲义) 3 本。 5 年内专业建设教材见表 2。 表 2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师教材建设规划 表 序号 教 材 名 称 出 版 时 间 备 注 1 传感器技术 2020 年 主 编 2 电工基础 2020 年 主 编 3 单片机技术 2020 年 主 编 4 工厂供配电技术 2020 年 校 本 5 电机维修技术 2020 年 校 本 6 综合实训 2020 年 校 本 以优质核心课程、省级、院级精品课程《传感器 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工基础》、《工厂供配电》、《电机维修技术》、《综合实训》等教材建设为龙头,带动专业其他课程教材建设。 以上教材《传感器技术》、《电机维修技术》、《综合实训》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 优质课程建设 优质课程建设在教材建设、实训条件、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要求课程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适应性,能反映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最新发展动态。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体现“以能力为基础,以应用为主旨,以学生为 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建设具有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对专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示范性优质课程 7 门。 5 年内专业优质课程建设见表 3。 表 3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优质课程 建设规划 表 序 号 课 程 名 称 进 程 备 注 1 传感器技术 2020 年~ 2020 年 院级精品课程 2 电工基础 2020 年~ 2020 年 院级精品课程 3 单片机技术 2020 年~ 2020 年 省级精品课程 4 工厂供配电技术 2020 年~ 2020 年 院级精品课程 5 电机维 修技术 2020 年~ 2020 年 院级精品课程 6 综合实训 2020 年~ 2020 年 省级精品课程、工学结合课程 三、实训条件建设 校内实训基础建设 在原有实训室基础上,重点建设满足真实环境下生产性实训基地,新(扩)建 9 个实训室。 扩建电工电子实训室、扩建电气控制与 PLC 实训室、扩建单片机技术实训室、扩建传感器技术实训室、新建建电力电子实训室、新建电机拆装维修实训室、新建工厂供配电技术实训室、新建仿真实训室、新建 PLC、变频、人机界面综合实训室(中心)。 力争将综合实训室(中心)建成南京市有一定影响力的 中、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见表 4。 表 4 电气自动化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序号 实验实训 室名称 功 能 主 要 设 备 数量 台 /套 建设资金(万元) 完成 年度 1 电工电子实训室(扩建) 培养学生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使用能力,对外进行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天皇实验实训台 17+9 14 2020 年 2 电气控制与PLC 实训室(扩建) 主要用于电气自动化专业及机械系相关专业学生电器控制与 PLC 编程实训 实验实训台 17 8 2020 年 3 单片机实训室(扩建) 主要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单片机小系统开发能力 单片机实验箱 20 14 2020 年 4 传感器实训室(扩建) 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使用方法,使学生建立完整的自动检测技术概念,培养学生自动检测系统的分析调试,培养组建非电测量和控制系统实际能力。 传感器实验实训台 17 18 2020 年 5 工厂供配电 实训室 主要是供配电系统的电源与负荷 ,主要电气设备及其选择与校验 ,供配电系统的接线、结构及导线电缆的选择 ,安全用电和计划用电等。 配电柜 26 50 2020 年 6 仿真实训室 培养学生电路设计与制版、EWB、电子设计与仿真等技能 计算机、 EWB 开发平台 50 30 2020 年 7 电机装维实 训室 培养学生拆装、维修交流电机、绕绕组技能 交流电机、工具、监测仪器 50 8 2020 年 8 综合实训室 培养学生电气控制、 PLC、变频器、触摸屏系统集成实训。 同时承担维修电工中、高级工、技师考证 网板式控制柜、元器件分立 30 80 2020 年 合 计 222 万元 校内实训 基地拟采用如下具体措施进行建设: 建设教学做合一的生产性实训室,在环境布置上要既能安放教学设备,又能安放实验设备;既能进行课堂教学,又能进行实际操作;既能集中听教师讲解,又有利于学生小组协作、实训和讨论。 实训基地建设与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建设相结合,引入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将职业资格考核内容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积极拓展社会化培训和考核。 在项目选取上,考虑技术前沿及一定的代表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侧重“自动化设备装配调试维修能力、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能力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现有 5 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在省内选择 5 个影响大、与学生就业结合紧密的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校外实训基地。 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保证每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半年以上时间的实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生产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见表 5。 表 5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功 能 进 度 1 南京数控机床厂 机床电气化线路改造实训 2020 年完成 2 贝尔电气(南京) 供配电系统安装、调试及运行实训 2020 年完成 3 施耐德电气(南京) 了解自动化生产线工艺流程及产品加工方法 2020 年完成 4 南京中环新能源有限公司 逆变器课程实施 2020 年完成 5 南京起重机械厂 工厂配电柜安装、调试实训 2020 年完成 校外实训基地拟采用如下具体措施进行建设: 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采用双赢的合作方式,企业为专业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和现场教学人员,专业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籍此与校外实训基地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 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培养、工学交替,校企双向介入、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教学资源库主要由四个模块组成:网络课程、素材库、教师公共备课资源库、教学支持环境。 网络课程包括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 CAI 课件、精品课程、名师课堂等。 素材库包括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案;试题库;试卷库;图片素材库等。 教师公共备课资源库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计划;教学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教学目标;教材;参考资料等。 教学支持环境包括专业基础课的练习题库;自测题库;学生作业等。 网络课程建设 依托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用 5 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既可供学生课外学习,又可供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辅助教学的网络课程,包括以本课程各知识点为单元的开放式网络课件库;建设若干既能为开展案例课程教学提供必需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网络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优秀教学素材的案例库;建设一批既能够满足网上测试需要,又能够用于校内教学诊断的试题库;建设既满足学生课内外学习,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名师课堂。 凡列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均在建设范围之内。 首期目标是至少建设 3 门网络课程,之后逐步推进与普及。 具体建设安排见表 6。 表 6 自动化技术专业网络课程建设规划表 序号 网络课程名 进程安排 1 单片机技术 2020 年将《单片机技术》课程的基本情况、电子教案、教学基本要求、师资队伍、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上网。 2020 年实现习题库、试卷库、学生作品等资源上网。 2 传感器技术 2020 年将《传感器技术》课程的基本情况、电子教案、教学基本要求、师资队伍、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上网。 2020 年实现习题库、试卷库、学生作品上网。 3 电工基础 2020 年将《电工基础》课程的基本情况、电子教案、教学基本要求、师资队伍、课程标准、教学课件上网。 2020 年教学 视频、习题库、试卷库、学生作品上网。 4 电气控制与 PLC 2020 年将《电气控制与 PLC》课程的基本情况、电子教案、教学基本要求、师资队伍、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上网。 2020 年实现习题库、试卷库、学生作品等资源上网。 5 电力电子技术 2020 年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情况、电子教案、教学基本要求、师资队伍、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上网。 2020 年实现习题库、试卷库、学生作品上网。 6 电机维修技术 2020 年将《电机维修技术》课程的基本情况、电子教案、教学基本要求、师资队伍、课 程标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上网。 2020 年实现习题库、试卷库、学生作品上网。 7 综合实训 2020 年将《综合实训》课程的 基本情况、电子教案、教学基本要求、师资队伍、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上网。 2020 年实现习题库、试卷库、学生作品上网。 支撑材料库建设 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 支撑材料库 建设规划见表 7。 表 7 自动化技术专业素材库建设规划表 序号 素材库名 进程安排 1 图片资料 2020- 2020 专业建设调研、研讨、参观、教学、竞赛等各种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收集、归档、整理 2 纸质资 料 2020- 2020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任务书、授课计划、教案、课件等各教学文件和教学质量监控资料查漏补缺 2020- 2020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任务书、授课计划、教案、课件等各教学文件的收集、归档、整理 2020- 2020 年教学质量监控资料的收集、归档、整理 教师公共备课资源库建设 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师公共备课资源库建设规划见表 8。 表 8 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师公共备课资源库建设规划表 序号 资源名称 进程安排 1 指导文件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 2 教学目标 每年年召开二次专业 指导委员会会议,确定专业教学目标、质量标准。 按课程建设计划年以课程组长负责制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3 教材 明确专业核心课程;收集参考书籍,按计划完成教材出版和校本教材编写。 4 文献资料 逐年完成教师发表论文的归档并电子化,收集教师推荐论文。 收集教师出版教材、校本教材;收集教学案例。 五、 专业教学团队 建设 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专业带头人 /专业负责人为目标,建设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均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以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 ”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 2 年的建设,使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任教师增加 2 人, 培养 2 名在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力和公认力的专业带头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比例达到 30%;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到 45%以上;双师素质教师达到 80%以上;建设一支由行业企业专家及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比例达到 50%。 强化教师高职理念和职业道德教育 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组织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把握高职教育特点与规律,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高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恪守职业道德, 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加强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组织国内外研修与深造。 在十二五期间,有计划地选派 1 名专业带头人 /负责人到国内外高校、校企合作企业研修与深造,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掌握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十二五期间开始至少有 1 名专业带头人 /负责人在 2 年内要有半年时间集中到本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顶岗实践,骨干教师要有两个月时间集中顶岗实践,参 与企业实际技术工作,以保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能够紧跟专业发展方向,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教师到企业实 践制度,按照每位教师的发展方向,专业教师在两年内至少有两个月时间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学习,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熟悉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开发和课题研究等,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加强校内外实践技能培训。 十二五期间,对新进校的老师先到本专业的实验实训室轮岗实习一年;尚不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每年到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挂职,边实践,边学习,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使他们掌握最新的自动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变频技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招聘教师优先录用有 2 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硕士;参加省劳动厅组织的技师资格培训,并取得中高级技师资格,成为双师素质教师。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主要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