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江苏-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质拓展平台、专业群公共技术平台、专业方向核心能力平台、创业教育平台的五大课程平台。 建立模块课程,并建立相应的课程标准。 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方式,实现“课证融合”建设专业核心课程。 对 6 门专业核心课程,我们将全面改革课程的整体设计,要求课程的实训内容来源于企业项目 ,如园林树木栽培养护技术综合实训按照企业的实际要求,按单个任务引领进行教学;园林规划设计实训课程结合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和院紧密型实训基地苏农园艺景观有限公司下属江南园林设计研究院等承担的规划设计项目进行教学;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实训课程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按照园林工程分项目进行现场教学,从而提高实训的技术含量和岗位实战能力。 ( 1)理论教学方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实际操作或具有项目性质的内容采用 小组讨论的方式,出设计方案、技术方案或操作规程,通过学生查询资料、汇总分析资料、老师指导,边学边做。 如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不同的工 程项目讲授不同的施工要求,学生要直接应用于自己的实际项目中,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习效果才会明显。 ( 2)实践教学方面: 采用“项目教学法”,融“教、学、做”于一体,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尽量让专业的实训项目与实际生产和行业规范紧密结合起来。 如 园林苗木生产技术课程,可以将企业的生产现场作为学生实训的场所,根据企业下达生产任务,学生采用分组的形式由企业主管带领,教师全程指导学生, 最终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果进行评价。 , 建设一批精品课程 实施课程主讲教师制度 ,在专业核心课程设主讲教师岗位,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全面负责课程的教学和建设,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建立组织保证。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在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的共同参与下,确定 8门专业核心课程(见表 3)。 表 3 园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及课程负责人 序号 专业核心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组成员 1 园林 树木 潘文明 田松青、龚维红、陈立人 2 园林 苗木生产 技术 尤伟忠 胡艺春(昆山三维园艺有限公司) 龚维红、徐峥、耿晓东 3 园林 规划设计 黄 顺 张术威(苏州筑园景观有限公司) 徐明、孙雪、李臻、姚岚 4 园林工程施工技术 周 军 葛大伟( 苏州阳光花木工程有限公司) 钱剑林、耿晓东、徐峥 5 AutoCAD 辅助设计 余 俊 黄顺、姚岚、韩汶卿 6 园林建筑设计 梁铮、李臻 陈晓燕(苏州建筑设计研究院) 黄蕊、赵茂锦 全面改革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了课程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作用。 还要全面加强课程的硬件建设,如使课程网络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加强引进实训设备,充分保证课程 教学的进行。 从而在课程“软件”、“硬件”两方面进行课程标准化建设,到 2020 年,专业核心课程 全部建 成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其中 3 门建成学校精品课程, 1门建成省级以上精品课程,为国内园林技术专业及其方向搭建共同的教学平台。 教育部、财政部“ 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项目实施方案 — 14 — 打破传统教育中课程的障碍,通过综合实训将各课程的知识与对应培养的专业能力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按照新的培养模式,将原先第六学期半年的实习变成了一年,分别由第五学期的顶岗实习(职业技能训练)和第六学期的毕业实习(就业和创业实训)组成, 扎实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与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在顶岗实习期间,实行校企共管的制度,除学校指派专业的班导师跟踪辅导外,还要求企业以“员工”的要求管理好顶岗实习的学生,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让学生能尽快地进入角色。 在成绩评定上以顶岗实习企业为主、校内老师为辅,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以岗位表现和实习周记为主给出考核成绩,校内班导师以日常联系和实习报告为主给出评价等级。 拟开发的 园林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教材以三大技能(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 程施工、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为主:园林设计综合实训、园林工程综合实训、园林植物生产与管理综合实训,该教材是由新的园林课程体系所整合,体现了能力组合与行业的最新技术。 如园林植物栽培技术体现了按能力要求整合的编写方法,把传统的土壤、肥料学、植物营养、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按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能力的培养要求,筛选其最有实用价值的内容。 到 2020 年,我们计划在 8门核心课程中选 3 门进行项目化建设,拟建设的课程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苗木生产技术。 (四)以服务地方和 人才培养为重点,提升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水平 校内校外双管齐下,共建集生产性实训园、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园、学生创业园、科研开发园、技术推广园和生产经营园为一体的“六园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 积极探索“校中园、园中校”的建设方式与途径,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向职业能力的快速转化,实现毕业与 就业、创业的良性接轨。 创建符合园林绿化相关企事业单位岗位职业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国内一流的园林工程实训中心、植物识别与生产实训中心和园林规划设计实训中心“三大 中心”,及集学生实习园、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园、学生创业园、科研开发园、技术推广园和生产经营园为一体(简称“六园一体”)(见图 2),从产学研三个方面为同类专业起示范、引领作用。 ( 1)园林规划设计实训中心 目标定位: 建成省内一流的“园林规划设计实训中心” 建设地点: 校本部科技实训楼。 建设功能: 能满足各门课程手工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的教学要求;收集国家、地方园林工程制图图集和规范,展示师生参与各类优秀设计项目作品、省级及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作品,与学院景 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江南园林设计 研究院(苏州苏农园艺景观有限公司所 属,具有风景园林乙级设计资质)共同打造“苏农”景观设计品牌。 学生能够熟练利用 AutoCAD 计算机辅助软件技术,进行园林工程地形图测绘、施工图设计和竣工图绘制,能够编制园林工程造价及预决算、园林工程招投标书等;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讲评;具有 120 名学生同时实训的工位数;并能承接对外园林设计服务和培训服务。 建设内容: 总设计室、总工室、主任设计师室、教师设计工作室计 160m2;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 1个, 100m园林制图实训室 3 个,每室 120m2;园林规划设计展示室 1 个, 40m2;园林美术室 2 个, 80m2;出图实训室 1个, 80m2;测量实验室 1 个, 120m2;计算机辅助设计室 2 个, 80m2;配套先进的仪器图 2 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六园一体”模式图 教育部、财政部“ 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项目实施方案 — 16 — 设备,具有 120 名学生同时实训的工位数。 ( 2)植物识别与生产实训中心 目标定位 : 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在建好 江苏省园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球宿根花卉种质基因库的基础上,扩建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圃,成为园林绿化苗木新品种引进、扩繁和示范推广的窗口。 新建全国首家园林植物医院,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以主任医师带实习生的模式开展技术服务活动。 建设地点: 建于学院相城科技园 建 设功能: 依托江苏省园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江苏省球宿根花卉种质基因库,整合现有实训室,改建生产性实训工场,建成国内 知名,省内一流,集教学实训、生产、培训、技能鉴定、科技服务 于一体的园林植物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见表 4),成为长三角地区园林植物展示 的窗口。 表 4 植物识别与生产性基地建设情况表 项目 子项目 承担实训项目 职业技能 鉴定工种 完成 时间 相城 实习 基地 建设 园林树木种质资源圃建设 园林树木资源的收集与种植实训 园林树木种类的识别与分类实训 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实训 园林树木生长习性观 察实训 园林树木园林应用特性观察实训 园林树木日常养护实训 植保工 绿化工 园林苗木生产实训园建设 园林苗圃规划与整地实训 园林苗木扦插、嫁接等繁殖技术实训 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实训 园林苗木生长习性观察实训 园林苗木日常养护实训 园林苗木营销实训 大苗的移植技术实训 草坪建植工、 盆景工、 育苗工 盆景实训园建设 盆景苗木的培育实训 盆景树桩的栽培与养护实训 树桩盆景的制作与养护实训 山水盆景的制作与养护实训 草坪实训园建设 草坪草识别和鉴定实训 草坪建植技术实训 草坪修剪、施肥、灌溉等实训 草皮铺植技术实训 草坪综合性生产实训 实训师资培训和项目开发建设 运行机制建设 青年教师基地挂职锻炼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技术能手、项目工程师培养 新的实训项目的开发 插花师、盆景师、园林工程师 满足本 专业学生园林植物识别、种苗工厂化繁育、设施环境调控、栽培养护和管理等实训需要,成为植物品种开发、繁育技术研究的场所,并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良种苗 100 万株以上。 建设内容: 在原有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收集树木种质资源数量(包 括科属种类和栽培品种),不仅要收集乡土树种(周边山地的一些野生种类要重点进行挖掘和引种,使其能迅速驯化为栽培状态),要将华东地区常见的树种基本收集到位,同时要主动收集新优树种和积极引进外来树种, 使学院校园内的树木种类和相城科技园内树木种质资源圃的树木种类 达到 500 种,并通过引种、观察、驯化、扩繁,开展树木、花卉优良单株选育并形成无性系,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在将科研(引种、驯化等)融入教学的同时,制定相关的种苗生产 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将优质的种类适时进行生产和推广,为苏州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做出应 有的贡献。 ( 3)园林工程实训中心 目标定位 : 汇集国内外代表性园林景观,建成国内一流的“园林教学工场”和“苏州古典园林公共实训中心”。 建设地点 : 主体建于学院相城科技园 建设功能 : 以学院相城科技园为平台,依托苏农园艺景观有限公司(具备绿化施工一级资质,江苏园林绿化行业龙头企业)和校外 紧密 合作的 20多家园林绿化企业的优势,以施工项目为载体,有效利用课程实训或综合实训时间,组织本专业的学生参与地形改造、园路铺地、水体景观、景观教育部、财政部“ 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项目实施方案 — 18 — 建筑、假山工程、给排水工程、植物配置等项目,既能满足专业师生开展课程单项技能实训,又能 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职业技能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同时兼有国家级技能鉴定与社会培训功能。 实训中心建成后,将充分发挥教学、技能大赛、生产与展示、技能培训等多位一体的作用。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好苏州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等资源,积极开发专门实训教学资源的网络平台。 建设内容 : 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根据实训功能定位进行整体规划布局,扩建园林测绘室,新建园林工程材料室(通过实物、样品和图片用于硬质景观材料展示)、园林硬质景观仿真实训场(通过仿真材料对园林硬质景观元素进行现场模拟施工实训)选择,进行微缩集成,供师生观摩、 设计等之用。 )、园林工程展示馆(通过音像、图片、模型等方式和手段展示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西方欧式园林和日本和式园林等代表性园林景观)、园林工程教师工作室,完善园林机具室。 供学生进行园林工程项目施工和养护管理等实训之用。 同时,对现有园林苗圃、工厂化育苗温室、花卉大棚等实训基地进行改扩建,提升学生在植物养护管理方面工学结合的实训功能。 进一步深化校内生产性基地建设内容(见表 5)。 表 5 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项目 子项目 承担实训项目 功能 建设时间 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 园林工程仿真实训室( 教学工场) 园路与铺地工程实训 水景工程实训 种植工程实训 土方工程实训 园林建筑与小品工程实训 给排水工程实训 教、学、做一体化 ~ 园林工程材料室 园林植物材料 园林硬质材料 高科技新型材料 园林工程图库中心 展示、观摩、交流 ~ 大师工作室 古建大师 植物造景大师 假山大师 水景大师 工艺创作、技术推广 ~ ( 4)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工学结合平台) 在项目建设期内,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在现有 15 家的基础上到 2020年增加到 20 家左右 (见表 6)。 此外,还要兼顾拓展地域范围,由江苏扩大至浙江、上海等地,为毕业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和就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重点建设内容: ① 以苗木和花卉生产为重点,共建校外生产性实习基地 建设目标:依托苏州毗邻杭州萧山、常州夏溪全国两大花木市场的优势,在与吴江苗圃、昆山三维园艺建立紧密型合作的基础上,找准定位,通过互惠互利的原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