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成套设备二次配线工艺内容摘要:

8 用行线槽行线时行线槽应敷设在柜 (箱 )的两侧或底部,若是元件布置排列明显和线束较多时也可在中间敷设,装于引出线的下面,行线槽的安装部位一般以垂直和水平为主。 行线槽的安装应采用尼龙铆钉或其它绝缘件进行紧固,行线槽出线口不允许有毛刺。 当用缠绕管捆扎时,对固定的线束选用的缠绕管其内径是线束的二分之一左右,活动的线束选用的缠绕管其内径接近线束的外径。 缠绕在线束上的缠绕管其间距约为缠绕管本身的宽度。 对 ,应采用全长包扎,对 其以上的导线线束,可采用分段包扎,包扎时每隔 100~ 150mm 左右均匀地扎一段,每段约 5 圈。 100~ 150mm22 以下的导线缠绕管 当采用捆扎带进行捆扎时,扎线束布线方法根据其线束形状应为矩形束 (扁形 )或圆形线束。 选用的捆扎带应略长于线束的周长,在线束上每隔 100mm 左右均匀地扎一条 ,但在线束的转角处和线束的分支处必须捆一条。 捆扎带的抽紧程度以线束被捆线基本抽紧为准,不能损伤导线的绝缘层,抽紧捆线后留 2mm 左右,多余的用斜口钳剪去。 捆扎 好的线束应逐段立即填入扁形线夹,拉直结束拧紧线夹,边扎边固定直至全部结束,线夹夹持部的线束应先用塑料胶带包扎妥 Q/QL20212020 9 善后方可填入线夹固扎线间距应尽量统一,线夹固定后的线束应无晃动现象。 线束最多不得超过 24 根 ,每层最多不得超过 6 根,如实际需要较多根数时,尽可能采用行线槽方法,为保证线束美观整齐,应在各层线间垫上硬质卡纸或硬质塑料薄片,卡片宽度根据每层线列实际宽度确定,以不露线束两侧导线为界,该位置应有扎线捆扎牢固,线束粗细可按实际导线根数确定,一般为单层二根,双层四根至六根,三层九根至十二根,四层二十至二十四根。 见图 B: 图B 二次回路的导线线束不准在导电部件和元器件本身上固定和敷设 (框架式断路器除外),也不许直接敷设在金属铁板上,必须腾空 3~5mm 或导线包以塑料绝缘带,采用支承样板铁条敷设线束时,样板铁条必须包以塑料绝缘带。 在经过包扎的样板铁上敷设线束的包扎应按如下: a)先用塑料布一端插入线束中间加以抽紧。 b)将导线整齐排列成多边形或塔形。 c)然后包扎 2~ 5 层,包扎后用捆扎带抽紧,且捆扎带尾朝上,等全部完工后,齐根剪去带尾。 不在样板铁上敷设线束的包扎,将导线理顺整齐排列成近似于 Q/QL20212020 10 圆形的线束,用捆扎带包扎,线束中间的扎线处要均匀,其横向扎线间距不得于 150mm,纵向间距不得大于 200mm,扎线处要求扎紧,用手滑动 ,不得 松动。 线束在柜内敷设时线束与金属柜体之间应用绝缘线夹进行固定。 线夹间距水平方向不大于 300mm,垂直方向不大于 400mm,离线束转角处 30mm 左右,必须配有绝缘线夹将其固定。 对角钢结构的箱柜应采用支件在适当位置紧固 ,并安装线夹,对需在安装板,面板上固定线束的,应在适当位置设绝缘线夹进行紧固。 导线与线束需要穿过金属板时,必须在金属板的穿孔处加装橡胶圈或齿形带。 交流回路的导线在穿过钢制金属隔板时,该回路所有相线(包括中性线)均应从同一孔中穿过。 绝缘导线不允许贴近具 有不同电位的裸露的带电部位。 线束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15mm。 过门的线束两端要用线夹压紧 ,过门线应套波纹管呈“ U”形或“ S”形。 线束的长度应保证门及导电物件开启关闭时线束不得叠死,在开启及关闭过程中不应擦门框,同时应确保门开启≥ 120176。 二次回路的导线线端裸露部位之间及导线线端裸露部位与金属骨架的电气间隙不应小于 4mm,爬电距离不小于 6mm。 行线时不允许损伤柜体表面涂层,安装和接线过程中不能损坏电器元件。 行线过程中,不允许使任何异物落入元器件内,特别是有触点的元器件的触点间隙内或磁性元器件的线圈间隙内以及断路器和刀 Q/QL20212020 11 开关的灭弧室内,以免引起配件卡死或短路。 在一般情况下导线不允许弯许多类似弹簧状的圆圈后接线,但接地线和元器件有活动接点的连接线除外,接地线和有活动连接线的圈数限定 5 圈,如下图: 元件本身引线与导线的连接必须配有接线片或小接线过渡端子,不允许直接搭接。 行线时如遇导线太短,必须调换,不允许将导线加长。 产品上所有的接线端子,应根据接线图的要求,标注 或套上标记套 (回路标号 )。 有接地母线的产品,每个互感器必须下一根接地线至接地母线排上,其余产品互感器相连后必须下一根接地导线到接地螺钉。 二次线接到元器件桩头时,线不能贴牢元器件敷设或用吸盘固定在元器件上,上线方式也应有序,二次线不能遮住元器件一次接线桩头,应考虑到配件本身的发热及检修拆换方便。 二次线在敷设途中如遇有金属障碍时,应加以弯曲越过,中间保持 4mm 以上的距离。 如图: 4mm Q/QL20212020 12 10 线头制作及配件上线工艺要求 线头制作 :即对线头弯圆或冷压铜制接线端头。 线头制作时不能使导线的线芯和绝缘层受到损伤。 剥线钳刃口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