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精华版内容摘要:
酮大量挥发;只有充分研磨,才能使大量色素溶解到丙酮中来。 色素不能通过滤纸,但能通过尼龙布。 ( 6)滤纸条为何要剪去两角。 防止两侧层析液扩散过快。 ( 7)为何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画线。 因为钢笔水或圆珠笔油中含有其它色素,会影响色素的分离结果。 ( 8) 滤液细线为何要直。 为何要重画几次。 防止色素带的重叠;增加色素量,使 色素带的颜色更深一些。 ( 9) 滤液细线为何不能触到层析液。 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 ( 10)滤纸条上色素为何会分离。 由于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它们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 实验 七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1.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条件 ( 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 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 (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浓度差的实质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 数的差,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即摩尔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 ① 若溶质分子能通过半透膜,则先是浓度高的一侧液面升高,随后另一侧液面上升,最后达到渗透平衡。 ②上图中,在达到渗透平衡后,只要存在液面差Δ h,则 S1溶液的浓度仍大于 S2溶液的浓度。 ③若 S1为 10%蔗糖溶液, S2为 10%葡萄糖溶液(葡萄糖不能透过半透膜),则水分子由漏斗 第 10 页 进烧杯使漏斗液面下降。 ④水分子的移动方向: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多(低浓度)溶液流向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少(高浓度)溶液。 实验八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 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活细胞,大液泡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质量浓度 ,清水等。 :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 观察 → 盖玻片一侧滴蔗糖溶液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 观察 (液泡由大到小 ,颜色由浅变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 盖玻片一侧滴清水 ,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 观察 (质壁分离复原 ) : 细胞外溶液浓度 >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 细胞外溶液浓度 <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 外因: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内因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表现: 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 1)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材料的选择,必须 选择有大液泡并有颜色的植物细胞,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 2)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中水分子移动是双向的,结果是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 第 11 页 致的现象。 ( 3)质壁分离后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浓度降低的外界溶液,因细胞壁是全透性且有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渗出来。 ( 4)若用 50%蔗糖溶液做实验,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因为细胞过度失水 死亡。 ( 5)若用尿素、乙二醇、 KNO NaCl 做实验会出现自动复原现象,因外界物质会转移到细胞内而引起细胞液浓度升高。 考点提示: ( 1)洋葱为何要选紫色的。 若紫色过淡怎么办。 紫色的洋葱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 缩小光圈,使视野变暗些。 ( 2)洋葱表皮应撕还是削。 为何。 表皮应撕不能削,因为削的表皮往往太厚。 ( 3)植物细胞为何会出现质壁分离。 动物细胞会吗。 当细胞失去水分时,其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 4)质壁分离时,液泡大小和颜色的变化。 复原时呢。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变小,紫色加深;当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液泡变大,紫色变浅。 ( 5)若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不 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什么。 细胞已经死亡(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大,细胞失水过多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 ( 6)高倍镜使用前,装片如何移动。 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 若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 ( 7)换高倍物镜后,怎样使物像清晰。 视野明暗度会怎样变化。 如何调亮。 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 ( 8)所用目镜 、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第 12 页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 9)物像清晰后,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和放大倍数的关系。 ▪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 10)总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放大倍数 指面积的放大倍数还是长度的放大倍数。 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 11)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大小、多少、视野明暗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 ( 12) 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 ( 13)怎样利用质壁分离现象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① 配制一系列浓度从小到大的蔗糖溶液 ② 分别用以上不同浓度的溶液制成某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③ 用显微镜观察某植物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某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就介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和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 实验 九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 考点提示: ( 1)鸡血能用猪血代替吗。 为什么。 不能,因为哺乳动物的红细。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精华版
相关推荐
学,纪律散慢,上课经常睡觉、迟到也较为严重,有两个曾有过顶撞老师的行为,还有一些自理生活的能力较差。 这些都给管理好这个班级带来了较大的阻力。 二、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建设。 本学期重新通过民主 选举新班委和团支委人选,在入围学生中指定人选组成新班委、团支委,制定班级管理量化评估积分细则(奖惩条例),对班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指导,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 但在物色确定的班干部中
NA的实验过程:让 R型细菌分别与 S型细菌的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混合,并分别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哪组能产生 S型细菌表面光滑的菌落特征。 实验结果:只有与 S型细菌的 DNA混合的 R型细菌接种后能产生 S型细菌的菌落特征。 ( 4)艾弗里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使 R型细菌转化为 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即遗传物质是 DNA。 ( 5)赫尔希和蔡斯(
8 用行线槽行线时行线槽应敷设在柜 (箱 )的两侧或底部,若是元件布置排列明显和线束较多时也可在中间敷设,装于引出线的下面,行线槽的安装部位一般以垂直和水平为主。 行线槽的安装应采用尼龙铆钉或其它绝缘件进行紧固,行线槽出线口不允许有毛刺。 当用缠绕管捆扎时,对固定的线束选用的缠绕管其内径是线束的二分之一左右,活动的线束选用的缠绕管其内径接近线束的外径。
?????????????③ 3 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 DNA的鉴定 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 —— →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 ATP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 —— →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 ATP)
基乙酸和β — 氨基丁酸 有机物 CH3O— C6H4— CHO,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且含有苯环结构的共有( ) A. 3 种 B. 4 种 C. 5 种 D. 6 种 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生素作用的药物“芬必得”的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CH3— CH(CH3)— CH2— — CH(CH3)COOH 它为( ) A. 它为芳香族化合物 B. 甲酸的同系物 C. 易溶于水的有机物 D.
= 0; 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 EKm:损失的最大动能 } Δp= 0; ΔEK= 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 m1 以 v1 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 m2 发生弹性正碰 : v1180。 = (m1m2)v1/(m1+m2) v2180。 = 2m1v1/(m1+m2) 9得的推论 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 (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 m水平速度 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