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路基工程施工总结内容摘要:

0~50cm。 压路机行走速度应在 2~4Km/h,激振频率 28Hz。 每一层碾压完毕后,进行顶面标高测量,并做好记录,以计算松铺及压实厚度。 同时,用 沉降差法检测路基 压实度, 每层沉降差检测压实度 合格后 再用水袋法检测,合格后进入下一层填筑施工。 四 、压实度检测 沉降差法 碾压第 3 遍结束后,布设 钢板 (钢板厚度 10mm, 直径 100mm,中间 嵌 10mm半圆钉。 布设距路基边缘不大于 2m,纵横向行间 距均不大于 10m,成梅花形布设 ) , 测量钢板 标高 (h1), 并进行第 4 遍压实。 第 4 遍结束后,再次测各 钢板 标高 (h2),两次标高差 (h1— h2)则为压实沉降差,并计算沉降平均值 (x)和均方差 (σ)。 与规定平均值和均方差比较,符合要求,即碾压结束。 若不符合要求,则再全面碾压,再按上述方法测量压实沉降差,直至最后一遍与前一遍压实沉降差符合要求为止。 在任何情况下沉降差平均值应小于 5mm,标准差小于 3mm。 水袋 法 先将测点处的地表整平 (100cm100cm),地表的浮土、石块、杂物等应予清除,坑凹不平处用砂铺整。 用水准仪检查地表是否水平。 结合填土层厚, 沿基板挖直径 600mm、深度 500mm(压实层厚 )的试坑,并及时将试样装入塑料袋内密封。 将塑料薄膜沿坑底、坑壁紧密相贴地铺好。 在往薄膜形成的袋内注水时,牵住薄膜的某一部位,一边拉、松,一边注水,以 使薄膜与坑壁内的空气得以排出,从而提高薄膜与坑壁的密贴程度, 准确反映试 坑体积,并记录注水量 V。 细粒与石料应分开测定含水量,并计算空隙率。 五 、 施工总结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⑴、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路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 制定施工方案、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开工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准备的阶段 ,该阶段准备充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 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