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门诊制度内容摘要:

每天记录室内环境温度和普通冰箱冷藏室、冷冻室的温度(上下午各一次),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接班。 疫苗应按品种、批号、效期分类存放 整齐,卡介苗应放于有明显标记的盒内专格存放,疫苗之间、疫苗与冰箱壁之间应保持 3~ 5cm 间距,以使冰箱内温度均匀。 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号疫苗“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应尽量减少存取次数,缩短开门时间。 确保冰箱使用安全,每台冰箱有单独的供电线路和用电保险装置,冰箱应摆放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照射,距墙壁 10~20cm,脚架高 10~ 20cm。 冰箱内不得存放带菌、带毒物品及食物、杂物、过期疫苗 等其它物品。 做好停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发生故障及时抢修,并把疫苗 转移到其它冰箱暂时保存。 1将冰箱调至适合疫苗贮存的温度,保持冰箱内外清洁,根据冰箱冷冻室结霜情况,及时化霜,全年要全面检查擦洗二次。 预防接种反应处理制度 预防接种反应包括疫苗反应,接种程序错误,偶合症,注射反应,不明原因五种类型。 轻微的疫苗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较重的疫苗反应可进行对症治疗,异常反应和接种事故要采取应急救护措施。 责任报告人发现异常反应、表现严重的偶合症和接种事故,在 6 至 12小时内通过电话、传真、邮件 等方式向市卫生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同时填写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卡,如当月未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应进行“零”报告。 发生严重异常反应、群体接种异常反应、严重事故应在 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上报,在报告同时,不得延误调查和救治工作。 预防接种副反应的鉴定必须通过市级以上预防接种副反应诊断处理小组进行,预防接种副反应诊断处理小组负责本辖区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