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t梁张拉、压浆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60=1395MPa 起始端头张拉力 P=σ con*Ay=1395*1120= 由图纸说明:θ =7176。 *176。 = L= 锚外直线段 L0=+= 斜直线段 L1=*2= 曲线段 L2=*2= 水平直线段 L3=+= μ =,k=, 张拉力的计算 : 斜直线段张拉力 P1: [1e(kL+μθ )] 1 e( *+*0) P1=P = * kL+μθ *+*0 = 曲线段张拉力 P2: [1e(kL+μθ )] 1 e( *+*) P2=P1 = * kL+μθ *+* = 水平直线段张拉力 P3: [1e(kL+μθ )] 1 e( *+*0) P3=P2 = * kL+μθ *+*0 = 伸长值计算 L: 工作段张拉力 伸长值 △ L0: PL 0 △ L0 = A y Eg =*(1120**105 )= 12 斜直线段张拉 伸长值 △ L1: PL 1 △ L1 = A y Eg =*(1120**105 )= 曲线段 张拉力 伸长值 △ L2: PL 2 △ L2 = A y Eg =*(1120**105 )= 水平直线 段张拉力 伸长值 △ L3: PL 3 △ L3 = A y Eg =*(1120**105 )= L=(L0+L1+L2+L3)*2=( +++) *2= N3( 8 束) 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Ay=140*8=1120mm2 锚下控制应力σ con==*1860=1395MPa 起始端头张拉力 P=σ con*Ay=1395*1120= 由图纸说明:θ =8176。 *176。 = L= 锚外直线段 L0=+= 斜直线段 L1=*2= 曲线段 L2=*2= 水平直线段 L3=+= μ =,k=, 张拉力的计算 : 斜直线段张拉力 P1: [1e(kL+μθ )] 1 e( *+*0) P1=P = * kL+μθ *+*0 = 曲线段张拉力 P2: 13 [1e(kL+μθ )] 1 e( *+*) P2=P1 = * kL+μθ *+* = 水平直线段张拉力 P3: [1e(kL+μθ )] 1 e( *+*0) P3=P2 = * kL+μθ *+*0 = 伸长值计算 L: 工作段张拉力 伸长值 △ L0: PL 0 △ L0 = A y Eg =*(1120**105 )= 斜直线段张拉 伸长值 △ L1: PL 1 △ L1 = A y Eg =*(1120**105 )= 曲线段 张拉力 伸长值 △ L2: PL 2 △ L2 = A y Eg =*(1120**105 )= 水平直线 段张拉力 伸长值 △ L3: PL 3 △ L3 = A y Eg =*(1120**105 )= L=(L0+L1+L2+L3)*2=( +++) *2= ( 三 )、 25m T 梁 边跨中 梁 N1( 7 束) 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Ay=140*7=980mm2 锚 下控制应力σ con==*1860=1395MPa 起始端头张拉力 P=σ con*Ay=1395*980= 14 由图纸说明:θ =7176。 *176。 = L= 锚外直线段 L0=+= 斜直线段 L1=*2= 曲线段 L2=*2= 水平直线段 L3=+= μ =,k=, 张拉力的计算 : 斜直线段张拉力 P1: [1e(kL+μθ )] 1 e( *+*0) P1=P =* kL+μθ *+*0 = 曲线段张拉力 P2: [1e(kL+μθ )] 1 e( *+*) P2=P1 = * kL+μθ *+* = 水平直线段张拉力 P3: [1e(kL+μθ )] 1 e( *+*0) P3=P2 = * kL+μθ *+*0 = 伸长值计算 L: 工作段张拉力 伸长值 △ L0: PL 0 △ L0 = A y Eg =*(980**105 )= 斜直线段张拉力 伸长值 △ L1: PL 1 △ L1 = A y Eg =*(980**105 )= 曲线段 张拉力 伸长值 △ L2: 15 PL 2 △ L2 = A y Eg =*(980**105 )= 水平直线 段张拉力 伸长值 △ L3: PL 3 △ L3 = A y Eg =*(980**105 )= L=(L0+L1+L2+L3)*2=( +++) *2= N2( 8 束) 预应力筋截面面积 Ay=140*8=1120mm2 锚下控制应力σ con==*1860=1395MPa 起始端头张拉力 P=σ con*Ay=1395*1120= 由图纸说明:θ =7176。 *176。 = L= 锚外直线段 L0=+= 斜直线段 L1=*2= 曲线段 L2=*2= 水平直线段 L3=+= μ =,k=, 张拉力的计算 : 斜直线段张拉力 P1: [1e(kL+μθ )] 1 e( *+*0) P1=P。预应力t梁张拉、压浆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力( KN) 备注 左端 右端 1 F1 1302 0块 2 F2 1302 3 F3 1302 4 T0 1302 5 F4 1302 1块 6 F5 1302 7 F6 1302 8 T1 1302 9 T2 2块 10 ZD1 1302 3块 11 ZD2 1302 12 ZD3 1302 13 ZD4 1302 14 ZT1 1302 15 BD1 1302 4块 16 BD2 1302
3 对内结算( 集团公司内部单位结算 ):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的逐渐扩大,与公司直接合作的 内部 队伍也多了起来,在结算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 内部 队伍故意高估冒算,坚持合同约定的原则,结合实际发生的变更签证,做好每一项结算,保证双方利益最大化,做到每一项工程结算清晰明了。 已办理完成了 ****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结算及劳务结算。 送审金额 ****万元
10 底板厚度 +10, 0 11 顶板厚度 +10, 0 12 端模板预留预应力孔道偏离设计位置 3 尺量检查 模板的拆卸 模板的拆卸,先拆除端模,再拆除内模,侧模和底模固定不动。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以上,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面、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 15℃时可以拆模。 但 气温有明显下降超过 15℃ 时不宜拆模。 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 以上时
金属标志牌不得脱落 ,确保 堆放时其标志牌应处于易查看到的位置。 ③ 所有预应力钢束均采用砂轮机切割下料,下料长度要同时满足孔道长度及预应力张拉工作长度 80cm 要求。 钢绞线下料安排在预制场场内线材下料区进行,下料时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的注意事项进行,远离火源,避免受重型机械的挤压。 ④ 钢铰线 编束时,应逐根理顺, 保证钢绞线平行 ,防止互相缠绕 ,并 绑扎牢固。 钢绞线编束后,将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