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路面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9 震实台 1 20 水泥试验设备 1 5.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 隧道路面工序 划分 洞内路面在隧道衬砌施工完成以后,先从红岩湾隧道左线进出口交接位置向左线出口方向施工。 路面砼铺筑分幅分块进行。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序包括:路面基层施工养护 ;测量放样;模板安装、 传力杆的支座、安装;混凝土生产运输、摊铺、捣固;路隧道路面专项施工方案 4 面表面平整;切缝、刻纹、嵌缝、养生等。 . C15 整平层施工 C15 混凝土整平层为 15cm,混凝土整平层作为路面的持力层,且连接碎石和基岩。 受力上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质量,为保证 整平层有良好的稳定性,足够的强度和合适的刚度,施工中应注意: ( 1) C15 砼配合比: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同时控制好骨料,此为整平层密实度的关键。 ( 2)整平层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与路面的坡度一致,施工中每 5m挂线一处,并时时拉线检查,严格控制 表面高程,保证面层有足够的厚度。 . 路面施工的前提条件 ( 1) 路面基层施工完成,经检查,其集合尺寸,标高、纵横向坡度等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表面干净,排水通畅,且经过了必要的养生,养生期不得小于 7d。 ( 2)中线、水平控制点布设准确合理,测量施工放样细致到位。 基层检查合格后,进行了测量放样, 安装 20m一个中线桩恢复了中线桩,并放出待施工节块的支模边线;标高由边线周围明确 测量放出的基准点控制。 ( 3)砼的配合比设计满足设计配合比要求,路 面 施工方案及分项开工报告已申报并批复,技术交底及岗前培训工作已完成。 ( 4) 模板制作已完成,其强度和刚度满足规范要求,表面平整,拼装误差等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 5) 砼拌合站、运输车、摊铺机、振捣器及路面切缝机,刻纹机等 机械设备性能先进,配套合理,运转正常。 ( 6)水泥、沙、石料等砼原材料质量合格,数量满足施工需求。 路面中预埋的钢筋网、拉杆、传力杆等规格、数量满足施工需要。 ( 7)施工作业区段的照明、供水等满足施工需要。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本合同段 隧道路面面层施工采用小型机组 (三辊轴机组 )铺筑 , 隧道路面全宽 ()采用一次铺筑。 隧道路面专项施工方案 5 .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流程 施工前准备工作 测量放样 模板安装 混凝土搅拌运输 混凝土摊铺 混凝土振捣 纵缝拉杆设置 三辊轴整平 接缝施工 路面的修整 抗滑构造缝的施工 锯缝、填缝 混凝土养生。 . 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前的一项首要工作。 项目部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放出线路中心及边线 , 测量中一般直线段每 l0m 放出边桩及标高 , 曲线段加密 , 每 5m放桩,同时在设胀缝、缩缝、横向传力杆位置 (每 5m)各设一对边桩,以 便准确定位。 桩点采用中 l2 钢筋加设.在钢筋桩上将标高控制线准确标记,测设时临时水准点设于隧道边墙, 每 100~ 150m设置一个,以便施工中及时复核。 施工中禁止扰动导向线,特别是正在摊铺作业时,严禁碰撞。 导向线振动厉害时,停止施工作业,防止出现波状路面。 . 模板 安装与拆除 红岩湾隧道洞内 路面面层设计厚度 26cm, 红岩湾隧道洞口段行车方向 400m及梨树湾隧道路面面层设计厚度为 24cm,红岩湾隧道车行横洞路面面层设计厚度 20cm,红岩湾隧道人行横洞路面面层设计厚度 15cm。 路面两侧模板采用 工字 钢安装,在使用前对模 板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模板按尺寸要求安装,保证路面宽度及标高准确,模板顶面应与路面设计标高齐平,最大误差要求控制在 2mm内,模板相接处采用电焊连接,保证相邻模板之间平整,模板侧面加设横撑支撑在隧道边墙脚,加设间距一般为 1~ 2m,模板与基层及模板之间空隙应采用砂浆填实,以防漏浆。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 时方可拆模。 达不到要求,不能拆除端模时,可控出一块面板,重头起头摊铺。 拆模不得损坏板边、板角和传力杆、拉杆周围的混凝土,也不能造成传力杆和拉杆松动或变形。 拆模时要使用专用工具,不得锤击拆模。 . 混凝土 拌合物搅拌 根据规范要求,结合现场实际采用的摊铺机械。 搅拌设备拟采用两台 50m3/ h 强制式搅拌机,生产能力控制在 80m3/ h。 配料设备采用电子自动称量三料斗配料机。 ( 1)原材料质量 隧道路面专项施工方案 6 a、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熟料矿物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能应分别符合 GB176— 96 和 GB175— 1999 的规定。 b、细集料,应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宜在 2. 5 以上。 为了提高其耐磨性,小于 3%。 c、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 最大直径不大于 40mm,且符合规范的级配。 d、外加剂。 为改善新拌砼的工作性,可视工程需要适量掺加减水剂、调凝剂或引气剂,但应注意外加剂与所用水泥的适应性。 使用中必须解决好外加剂的可共溶性、分层和沉淀等问题。 使用外加剂的混凝土 28d 收缩率比不大于 120%为宜。 e、接缝料,接缝板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施工时不变形且耐腐蚀。 填缝料应采用与砼板壁黏结力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和不渗水、高温不溢、低温不脆的耐久性材料。 接缝板中的软木板,加热式施工填料中的聚氯乙稀胶泥和常温式施工中 M880 建筑密封膏以及像脂改性沥青性能较优,可优先选用。 f、水。 砼拌和、养生可采用 饮用水。 非饮用水经化验,符合要求时也可采用。 ( 2) 配料机使用前,应对其自动称量系统进行标定,使其称量偏差控制在水泥177。 1%,粗细集料177。 2%,水177。 1%,以满足配合比的要求。 ( 3) 根据拌合物的粘聚性、均质性及强度稳定性试拌确定最佳拌合时间,试 拌和采用 拌和 时间控制在 80s/盘~ 100s/盘。 搅拌前应先检查搅拌设备的各机构是否运转正常。 并根据实验室提供的配料单将各材料数据输入搅拌设备微机内,在接到前方通知后进行搅拌。 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并视天气情况实时测定粗细集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用水量。 搅拌时间为 40~ 55s。 ( 4) 外加剂应采用稀释溶液加入,其稀释用水和原液中的水量,应从拌合加水量中扣除。 ( 5) 配合比设计应满足 塌落度、 抗弯 (拉 )强度、工作性 、耐久性 、经济性等基本要求。 主要是选好水灰比、 用水量和砂率等几个参数。 而坍落度的控制除了在拌和站要掌握好用水量之外,还应能准确地计算出运输过程中的坍落损失。 . 混凝土运输 ( 1) 运输混凝土采用 8t 自卸汽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运输距离,确定余数车辆为 5 辆,要求自卸汽车后挡板应关闭紧密,运输时不漏浆撒料,车厢底板应平整光滑。 隧道路面专项施工方案 7 ( 2) 运送混凝土的车辆装料前,应清洁厢底 ,洒 水润壁,排干积水。 装料时,自卸汽车应挪动车位,防止离析,搅拌站漏 卸料落差不得大于 2m。 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不漏浆、不变干、不离析,卸料时尽量不要堆积太高,卸料高度不应超过。 . 混凝土的布料 (1)混凝土拌合物摊铺前,经测量人员和自检人员对模板的间隔、高程、板厚、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润湿情况,以及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合格后方可铺筑混凝土。 (2)混凝土摊铺工艺流程 布料 →密集排振 →拉杆安装 →人工布料 →三辊轴整平→(真空脱水)→ 精平饰面→ 拉毛→切缝→ 养生 →(硬刻纹)→ 填隙。 (3) 混凝土摊铺 要求 混凝土摊铺成型采用三辊轴混凝土摊铺整平机,摊铺混凝土前检查模板位置、高程、支架稳固、模板侧面涂脱模剂。 铺筑混凝土前,基层顶面必须清扫干净并保持湿润状态, 不得有积水。 三辊轴机组铺筑面层,必须设有专人指挥车辆均匀卸料,布料应与摊铺速度相适应。 坍落度为 10~ 30mm 的拌和物,松辅系数 暂定 为 ~。 准确的松辅系数通过试验段确定,单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附件 2:隧道路面试验段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审批单 为准确地估计卸料位置,必须有专人指挥车辆卸料。 采用小型挖掘机或装载机进行初摊布料,布料尽量使混凝土在摊铺宽度内,厚度较均匀,中间可高一点,布料高度一般 以高出成后的路面 6~ 10cm为宜。 . 钢筋 安装 隧道洞内紧急停车带异形板角采用双层钢筋网补强,安放双层钢筋网片, 上下两层钢 筋网片采用架立筋扎成骨架后一次安放就位。 安放角隅钢筋时,先在安放钢筋的角隅处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合物,摊铺高度应比钢筋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沉落度。 角隅钢筋就位后,用混凝土拌合物压住。 安放边缘钢筋时,先沿边缘铺筑一条混凝土拌合物,拍实至钢筋设置 高度,然后安放边缘钢筋,在两端弯起处,用混凝土拌合物压住。 .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拌和物布料长度大于 10m时,可开始振捣作业,采用 4 根插人式振捣棒与隧道路面专项施工方案 8 平板式振捣器组合振捣,振捣棒组间歇 插入振捣时 ,每次移动距离不宜超过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的 倍,并不得大于 500mm,振捣时间一般为 15~ 30s;振捣器在每位置振捣的保持时间,以拌和物停止下沉 , 不再 冒 气泡 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不能过振,振捣过程中遇有钢筋处应避让,以防钢筋变位。 . 混凝土整平 三辊轴整平机按作业单元分段整平,作业单元长度一般为 20~ 30m,振捣机振实与三辊轴整平两道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 15min。 三辊轴滚压振实料位高差宜高于模板顶面 5~ 20mm,过高时应铲除,过低应及时补料。 三辊轴整平机在一个作业单元长度内,应采用前进振动、后退静滚方式作业,分别滚压 2~ 3 遍。 在三辊轴整平面作业时,专人处理轴前料位的高低情况,过高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