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建筑施工安全分项检查评分表内容摘要:
8 安全 防护 吊篮平台周边的防护栏杆或挡脚板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 扣 5~ 10 分 多层或立体交叉作业未设置防护顶板 , 扣 8 分 10 9 吊篮 稳定 吊篮作业未采取防摆动措施 , 扣 5 分 吊篮钢丝绳不垂直或吊篮距建筑物空隙过大 , 扣 5 分 10 10 荷载 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规定 , 扣 10 分 荷载 堆放不均匀 , 扣 5 分 10 小 计 40 检查项目 合 计 100 表 6 基坑工程检查评分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扣 分 标 准 应得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1 保证项目 施工 方案 基坑工程未编制 专项施工方案, 扣 10 分 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审核、审批 , 扣 10 分 超过一定规模条件的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 扣 10 分 基坑周边环境或施工条件发生变化,专项施工方案未重新进行审核、审批 , 扣 10 分 10 2 基坑 支护 人工开挖的狭窄基槽,开挖深度较大或存在边坡 塌方危险未采取支护措施 , 扣 10 分 自然放坡 的 坡率不符合 专项施工方案和 规范要求 , 扣 10 分 基坑支护 结构 不符合设计要求 , 扣 10 分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达到设计报警值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 扣10 分 10 3 降排水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有地下水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 , 扣10 分 基坑边沿周围地面未设排水沟或排水沟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 扣 5 分 放坡开挖对坡顶、坡面、坡脚未采取降排水措施 , 扣 5~ 10分 基坑底四周未设排水沟和集水井或排除积水不及时 , 扣 5~8 分 10 4 基坑 开挖 支护结构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提前 开挖下层土方 , 扣 10分 未按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分层、分段开挖或开挖不均衡 ,扣 10 分 基坑开挖过程中未采取防止碰撞支护结构或工程桩的有效措施 , 扣 10 分 机械在软土场地作业,未采取铺设渣土、砂石等硬化措施 ,扣 10 分 10 5 坑边 荷载 基坑边堆置土、料具等荷载超过基坑支护设计允许要求 , 扣10 分 施工机械与基坑边沿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设计要求 , 扣 10 分 10 6 安全 防护 开挖深度 2m 及以上的基坑周边未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护栏杆或栏杆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 扣 5~ 10 分 基坑内未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的专用 梯道或梯道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 扣 5~ 10 分 降水井口未设置防护盖板或围栏 , 扣 10 分 10 小计 60 序号 检查项目 扣 分 标 准 应得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7 一般项目 基坑 监测 未按要求进行基坑工程监测 , 扣 10 分 基坑监测项目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 扣 5~ 10 分 监测的时间间隔不符合监测方案 要求或监测结果 变化 速率较大未加密观测次数 , 扣 5~ 8 分 未按设计要求提交监测报告或监测报告内容不完整 , 扣 5~8 分 10 8 支撑 拆除 基坑支撑结构的拆除方式、拆除顺序不符合 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 扣 5~ 10 分 机械拆除作业时,施工荷载大于支撑结构承载能力 , 扣 10分 人工拆除作业时,未按规定设置防护设施 , 扣 8 分 采用非常规拆除 方式 不符合 国家现行 相关规范要求 , 扣 10分 10 9 作业 环境 基坑内土方机械、施工人员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 , 扣10 分 上下垂直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 , 扣 5 分 在各种管线范围内挖土作业未设专人监护 , 扣 5 分 作业区光线不良扣 5 分 10 10 应急 预案 未按要求编制基坑工程应急预案或应急预案内容不完整 , 扣5~ 10 分 应急组织机构不健全或应急物资、材 料、工具机具储备不符合应急预案要求 , 扣 2~ 6 分 10 小计 40 检查项目合计 100 表 7 模板支架检查评分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扣分标准 应得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1 保 证 项 目 施工 方案 未按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结构设计未经计算 , 扣 10 分 专项施工方案未经审核、审批 , 扣 10 分 超规模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 扣 10 分 10 2 支架 基础 基础不坚实平整、承载力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 扣 5~ 10 分 支架底部未设置垫板或垫板的规格不符合规范要求 , 扣 5~ 10 分 支架底部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底座 , 每处扣 2 分 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扫地杆 , 扣 5 分 未设置排水设施 , 扣 5 分 支架设在楼面结构上时,未对楼面结构的承载力进行验算或楼面结构下方未采取加固措施 , 扣 10 分 10 3 支架 构造 立杆纵、横间距大于设计 和 规范要求 ,每处 扣 2 分 水平杆步距大于设计 和 规范要求 ,每处 扣 2 分 水平杆未连续设置 , 扣 5 分 未按规范要求设置竖向剪刀撑或专用斜杆 , 扣 10 分 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剪刀撑或专用水平斜杆 , 扣 10 分 剪刀撑或水平斜杆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 扣 5 分 10 4 支架 稳定 支架高宽比超过规范要求 未采取与建筑结构刚性连结或增加架体宽度等措施 , 扣 10 分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超过规范要求 , 每处扣 2 分 浇筑混凝土未对支架的基础沉降、架体变形采取监测措施 , 扣 8 分 10 5 施工 荷载 荷载堆放不均匀 , 每处扣 5 分 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规定 , 扣 10 分 浇筑混凝土未对混凝土堆积高度进行控制 , 扣 8 分 10 6 交底与 验收 支架搭设、拆除前未进行交底或无文字记录 , 扣 5~ 10 分 架体搭设完毕未办理验收手续 , 扣 10 分 验收内容未进行量化 ,或未经责任人签字确认, 扣 5 分 10 小计 60 7 一 般 项 目 杆件 连接 立杆连接未采用对接、套接或承插式接长 , 每处扣 3 分 水平杆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 每处扣 3 分 剪刀撑斜杆接长不符合规范要求 , 每处扣 3 分 杆件各连接点的紧固不符合规范要求 , 每处扣 2 分 10 8 底座与 托撑 螺杆直径与立杆 内径不匹配 , 每处扣 3 分 螺杆旋入螺母内的长度或外伸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 每处扣 3 分 10 9 构配件 材质 钢管、构配件的规格、型号、材质不符合规范要求 , 扣 5~ 10 分 杆件弯曲、变形、锈蚀严重 , 扣 10 分 10 10 支架 拆除 支架拆除前未确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要求 , 扣 10 分 未按规定设置警戒区或未设置专人监护 , 扣 5~ 10 分 10 小计 40 检查项目合计 100 表 8 高处作业检查评分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扣分标准 应得分数 扣减分数 实得分数 1 安全帽 施工现场 人员未 戴安全帽 ,每 人扣 5 分 未按标准佩戴安全帽 ,每 人扣 2 分 安全帽质量不符合 现行国家相关 标准 的要求, 扣 5 分 10 2 安全网 在建工程外脚手架架体外侧未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或网间连接不严 , 扣 2~ 10 分 安全网 质量 不符合 现行国家相关 标准 的要求, 扣 10 分 10 3 安全带 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系挂安全带 , 每人扣 5 分 安全带系挂不符合要求 , 每人扣 5 分 安全带质量不符合 现行国家相关 标准 的要求, 扣 10 分 10 4 临边 防护 工作面边沿无临边防护 , 扣 10 分 临边防护设施的构造、强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 扣 5 分 防护设施未形成定型化、工具式 , 扣 3 分 10 5 洞口 防护 在建工程的孔、洞未采取防护措施 , 每处扣 5 分 防护措施、设施不符合要求或不严密 , 每处扣 3 分 防护设施未形成用定型化、工具式 , 扣 3 分 电梯井 内未按每隔两层且不大于 10m 设置安全平网 , 扣5 分 10 6 通道口 防护 未搭设防护棚或防护不严、不牢固 , 扣 5~ 10 分 防护棚两侧未进行封闭 , 扣 4 分 防护棚宽度小于通道口宽度 , 扣 4 分 防护棚长度不符合要求, 扣 4 分 建筑物高度超过 24m,防护棚顶未采用双层防护, 扣 4分 防护棚的材质不符合规范要求, 扣 5 分 10 7 攀登 作业 移动式梯子的梯脚底部垫高使用, 扣 3 分 折梯未使用可靠拉撑装置, 扣 5 分 梯子的材质或制作质量不符合规。附录建筑施工安全分项检查评分表
相关推荐
程质量等级评定 分项养护工程质量 等级评定 分项工程评分值不小于 75 分者为合格,小于 75 分者为不合格;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金属构件 不小于 90分者为合格,小于 90分者为不合格。 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加固、补强、返工或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后,可以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但计算分部工程评分值时按其复评分值的 90%计算。
消防水泵控制柜安装质量 台 2水泵出水管放水阀门及压力表 台 2消防水炮手动控制安装质量 检测 处 2消防水炮自动控制安装质量检测 处 2消防水炮管网安装质量检查 处 消防水炮栓口压力试验 次 3管道控制阀门 项 系 统 功 能 试 验 消防泵启动试验 次 气压给水装置启动试验 次 管路末端试水装置 次 报警阀功能试验 台 系统联动试验 台 水泵控制柜功能检验 组 自动喷水灭 火系统联动试验 层
所在部门: 职位名称: 入职日期: 表 2: 此表适用于经理级以 下 岗位。 (注:评价时,在每只衡量尺不同等级-项目下选择对应的七个行为) 序号 衡量尺 等级 项目 工作行为表现 评价结果 每项 分值 权重 % 1 承诺与态度 不合格 没有付出 100%的努力,只做最必须要完成的工作,留下未完成的工作,粗心匆忙 ——“差不多就可以了”态度 1 分 40% 如果个人意见与团队的决定或目标不一致
,突出抓好教师科研诚信教育,引导教师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抵制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风气和行为,把优良学风内化为自觉行动。 加强对学校教学科研人员科学研究的过程管理,严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学校充分重视和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及专家的作用,保证在各类成果评奖、项目立项、结题验收、成果评定、职称评定、评优晋升等各项科研工作中的公开、公平、公正。 对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在职称评定
孝雅教育,教育其子女在家体贴父母、孝敬长辈,休息日为父母、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教育其子女每逢节假日、父母生日向他们致以亲切的问候,教育其子女在学校尊敬老师,碰到老师要叫声老师好,听从老师教诲,不顶撞老师,和同学也要友好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其子女遵纪守法、遵规守纪,教育子女不去营业性舞厅,网吧、游戏机室等未成年人不宜的场所,不要参与敲诈勒索、打架斗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