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道隧道沉降观测方案内容摘要:

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 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对基准点间每个月进行不少于一次与隧道独立建立的精测网水准高程网的联测;。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项目,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变形观测点 , 对工作基点间每个月进行不少于一次的联测; 特征的位置 : ( 1)隧道的进出口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从洞口起向隧道内每 25m 布设一个断面; ( 2)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Ⅲ级围岩每 400m、Ⅳ级围岩 每 300m、Ⅴ级围岩每 200m 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 3)明暗交界处、围岩变化段及沉降变形缝位置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 ( 4)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膨胀土等不良和复杂地质区段适当加密布设 (50~100m); ( 5)路隧、桥隧过渡段隧道侧 5~15m 处应设置至少一个观测 7 断面,过渡段内距隧道起点 5~10m 处、 20~30m 处应分别设置观测断面; ( 6)施工降水范围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 ( 7)长度大于 20m 的明洞,每 20m 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 8)隧道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 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原则上设于高于水沟盖板 处。 观测点布置 洞内观测点布置 隧底工程完工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桩:选择 Φ 20mm 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待隧底工程完成后,在观测断面通过测量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不小于 ,周围用锚固砂浆固定,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测点埋设方法如下 8 过渡段观测点布置 过渡段沉降观测应以隧底或路基面沉降和不均匀观测为主,洞内无砟轨道过渡段起点、洞口观测 点的布置同上述 条,洞外分界里程段观测点可在线路两侧路基面设置观测桩。 沉降观测桩:选择 Φ 20mm 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观测断面通过测量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不小于 ,桩周 用锚固砂浆固定,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测点埋设方法如下 沉降观测计划 仪器配置 水准仪:天宝 DiNi03 高精度电子水准仪配套 HR2 铟钢尺 人员配置 9 固定测量员如下 读数:王伟东 记录:马少龙 立尺:方恒浩 测量线路 隧道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于观测断面隧道内壁两侧,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