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绞线张拉安全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为强度等级不低于 级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添加减水剂和阻锈剂,水胶比不超过 ,不得泌水,流动度不应大于25s ,30min 后不应大于 35s。 初凝时间大于 3 小时,终凝小于 24 小时,压浆时浆体温度不超过 35℃。 浆体对钢绞线无腐蚀作用。 ( 5) 启动真空泵抽真空,使真空度达到 ~ 并保持稳定。 ( 6) 启动灌浆泵,当灌浆泵输出的浆体达到要求的稠度时,将泵上的输送管阀门打开,开始灌浆。 ( 7) 灌浆过程中,真空泵保持连续工作。 ( 8) 待真空泵端的空气滤 清器中有浆体经过时,关闭空气滤清器前端的阀门,稍后打开排气阀,当水泥浆从排气阀顺畅流出,且稠度与灌入的浆体相当时关闭抽真空端所有的阀门。 ( 9) 灌浆泵继续工作,压力达到 ~ ,持压 2 分钟。 ( 10) 关闭灌浆及灌浆端所有阀门,完成灌浆。 ( 11) 拆卸外接管路、附件,清洗空气滤清器及阀等。 ( 12) 完成当日灌浆后,必须将所有粘有水泥浆的设备清洗干净。 ( 13) 安装在压浆端及出浆端的球阀,应在灌浆后一小时内拆除、清洗。 真空灌浆注意事项: ( 1) 孔道密封检查:将灌浆阀、排气阀 全部关闭,打开真空阀,启动真空泵抽真空,观察真空压力表读数,当管内真空度维持在 左右时停泵约 1min 时间,若压力保持不变即可认为孔道能达到并维持真空,否则重新检查密封。 ( 2) 水泥浆搅拌:搅拌好的水泥浆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灰浆卸出之前不得投入未拌和的材料,更不能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严格控制浆体配比。 ( 3) 严格控制用水量,否则易造成管道顶端空隙。 ( 4) 对未及时使用而降低了流动性浆体,严禁采用加水的办法来增加灰浆的流动性,配制时间过长的浆体不应再使用。 ( 5) 水泥浆出料后应尽量马 上泵送,否则应不停搅拌防止离析。 ( 6) 灌浆完成后,应及时拆卸、清洗管、阀、空气滤清器、灌浆泵、搅拌机等所有沾有水泥浆的设备和附件。 ( 7) 每条孔道一次灌注要连续完成,灌注完一条孔道换其它孔道时间内,继续启动灌浆泵,让浆体循环流动。 真空灌浆质量控制要点 ( 1) 质量控制要点: ① 孔道的密封性; ② 浆体配方控制; ③ 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 2) 注意事项: ① 浆管应选用高强橡胶管,抗压能力大于 1Mpa,连接要牢固,不得脱管。 ② 灰浆进入灌浆泵前应通过 的筛网进行过滤。 ③ 搅拌后的水泥浆必须做流动度、泌水性试验,并制作浆体强度试块。 ④ 灌浆工作宜在灰浆流动性下降前进行(约 30~ 45 分钟),孔道一次灌注要连续。 ⑤ 中途换管道时间内,连续启动灌浆泵,让浆体循环流动。 ⑥ 灌浆孔数和位置必须作好记录,防止漏灌。 ⑦ 储浆灌的储浆体积大于 1 倍所要灌注的一条预应力孔道体积。 8 预应力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锚垫板面与孔道轴线不垂直或锚垫板中心偏离孔道轴线 现象 张拉过程中锚杯突然抖动或移动,张拉力下降。 有时会发生锚杯与锚垫板不紧贴的现象。 原因分析 锚垫板安装时没有仔细对中,垫板面与预应力索轴线不垂直。 造成钢绞线或钢丝束内力不一,当张拉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力线调整,会使锚杯突然发生滑移或抖动,拉力下降。 预防措施 锚垫板安装应仔细对中,垫板面应与预应力索的力线垂直。 锚垫板要可靠固定,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移动。 治理方法 另外加工一块楔形钢垫板,楔形垫板的坡度应能使其板面与预应索的力线垂直。 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 现象 预应力张拉后,锚板下混凝土变形开裂。 原因分析 通常锚 板附近钢筋布置很密,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密实,混凝土疏松或仅有砂浆,以致该处混凝土强度低。 锚垫板下的钢筋布置不够、受压区面积不够、锚板或锚垫板设计厚度不够,受力后变形过大。 预防措施 锚板、锚垫板必须在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其刚度。 锚垫板下应布置足够的钢筋,以使钢筋混凝土足以承受因张拉预应力索而产生的压应力和主拉应力。 浇筑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在锚头区的混凝土质量,因在该处往往钢筋密集,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