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最新整理内容摘要:

t 为一批,不足 2020t 的可视为一批。 选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表面处理工艺时,每种处理工艺应单独检验,每批三组试件。 4)抗滑移系数试验用的试件应由 公司 制造厂加工,试件与所代表的钢结构构件应为同一材质、同批制作、采用同一摩擦面处理工艺和具有相同的表面状态,并应用同批同一性能等级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存放。 5)试件钢板的厚度,应根据钢结构工程中有代表性的板材厚度来确定。 试 件板面应平整,无油污,孔和板的边缘无飞边、毛刺。 6) 公司 制造厂应在钢结构制造的同时进行抗滑移系数试验,并出具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试验方法和结果。 7)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82 的要求或设计文件的规定 ,制作材质和处理方法相同的复验抗滑移系数用的构件,并与构件同时移交。 1)杆件制作工艺:采购钢管 → 检验材质、规格、表面质量(防腐处理) → 下料、开坡口 → 与锥头或封板组装点焊 → 焊接 → 检验 → 防腐前处理 → 防腐处理。 13 2)螺栓球制造工艺:压力加工用钢条 、 钢锭 或机械加工用圆钢下料 → 锻造毛坯 → 正火处理 → 加工定位螺纹孔( M20)及其表面 → 加工各螺纹孔及平面 → 打加工工号、打球号 → 防腐前处理 → 防腐处理。 3)锥头、封板制作工艺:成品钢材下料 → 胎模锻造毛坯 → 正火处理 → 机械加工。 4)焊接球节点网架制造工艺:采购钢管 → 检验材质、规格、表面质量 → 放样 → 下料 → 空心球制作 → 拼装 → 防腐处理。 5)焊接空心球制作工艺:下料(用仿形割刀) → 压制(加温)成型 → 机床或自动气割坡口 → 焊接 → 焊缝无损探伤检查 → 防腐处理→ 包装。 1)组装前,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构件施工图及有关 的技术要求,并根据施工图要求复核其需组装零件质量。 2)由于原材料的尺寸不够,或技术要求需拼接的零件,一般必须在组装前拼接完成。 3)在采用胎模装配时必须遵循下列规定: ( 1)选择的场地必须平整,并具有足够的强度。 ( 2)布置装配胎模时必须根据其钢结构构件特点考虑预放焊接收缩量及其它各种加工余量。 ( 3)组装出首批构件后,必须由质量检查部门进行全面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继续组装。 ( 4)构件在组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定装配,当有隐蔽 14 焊缝时,必须先行施焊,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覆盖。 当有复杂装配部件不易 施焊时,亦可采用边装配边施焊的方法来完成其装配工作。 ( 5)为了减少变形和装配顺序,可采取先组装成部件,然后组装成构件的方法。 4)钢结构构件组装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构件的结构特性和技术要求,结合制造厂的加工能力、机械设备等情况,选择能有效控制组装的质量、生产效率高的方法进行。 5)典型结构组装 ( 1)焊接 H 型钢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 下料 → 拼装 → 焊接 → 校正 → 二次下料 → 制孔 → 装焊其它零件 → 校正打磨 ( 2)箱形截面构件的加工工艺 放样、下料 矫 正 铣 端 开坡口 组装槽形 焊接工艺隔板和加劲板 箱体焊接 组装盖板 检查坡口 加劲板 NDT 检查 NDT 检查 15 ( 3)劲性十字柱的加工工艺 十字柱加工流程图如下: 构件的最终尺寸验收、出车间 矫 正 清理挂牌 装焊零件板 箱形检查 放样、下料 组装 H 型钢、 T 形钢 组装十字柱 焊接 H 型钢、 T 形钢 焊接十字柱 校 正 十字柱铣端 校 正 H 型钢、 T 形钢铣端、钻孔 NDT 检查 NDT 检查 工艺隔板铣端 16 ( 4)一般卷管工艺流程图 组装柱上零件板 焊接零件板 清 理 材料检验 下料(编号) 开坡口 卷管(点焊) 直接焊缝 矫 圆 组焊钢管(环缝) 外形尺寸检验 图 纸 加工工艺 报 告 报 告 合格 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17 ( 5)钢管相贯线制作工艺 ① 平面支管切割 在杆件的平面切割中,为满足对接焊缝的坡口要求,坡口应为下图所示。 而一般车床加工一次成型的坡 口 为下图所示。 为了一次完成此坡口,在编制切割程序时,设定钝边宽度,这样可以一次完成设计要求的坡口。 ② 交叉支管切割 此类平面节点,输入主管与支管间的角度及中心长度后,关键在于杆端坡口角度。 因为端头坡口大致可分为如下图( a)所示四个区域,并且各个区域坡口形状不同,如下图( b)。 A 区为钝角区域,施焊位置好,此区能基本做到熔透焊缝,而 C 区因为是锐角区域施焊,空间小,且焊缝作为角焊考虑,可将此区域坡口面与主管表面接触,在编制此端口程序时,把支管分为 0o、 90o、 180o、 270o 四点 分别设定坡口角度为 60o、 90o、 ao、 90o,在过渡区域,使坡口角度渐变,坡口面 平滑过渡,为下一道工序拼装焊接提供质量保证。 ③ 重复相交支管切割 如下图、输入支管外径、壁厚和主管( 1)、( 2)外径、支管与主管( 1)、( 2)的交叉角αβ及中心长度后,剖口角度输入按前所述,不再重复。 在此节点中,如果支管与主管( 2)交叉角度较小,为保证与主管清理、编号 交验、运输 18 ( 1)的焊缝长度,在节点设计中可考虑将支管向外偏移一定的距离,以保证焊接长度,所以在此类节点编制切割程序时需输入轴线偏置距离。 如果支管与主管 ( 1)、( 2)不再同一平面内,使空间组合时,需输入交叉管子的二元( 2D)交叉角度,且充分注意交叉角度的方向。 ④ 三重相交支管切割 此类节点切割即为一根支管与三根主管相贯切割,实际上是支管与主管的相贯切割,即三组交叉管切割的组合类型,如下图所示。 在三重相交管子切割中,轴线与各杆件交点必须为一点,否则,相贯线计算会发生错误,考虑到空间相交时每根主管有一个相对始割位置,为保证切割数据输入时不发生错误,建议用一个固定角度来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