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理论——成本分析与竞争市场企业的产量决定(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O Q C SAC1 SAC2 SAC3 LAC SMC1 SMC2 SMC3 E LMC 2020/7/7 22 规模经济( 1)  长期中投入品的改变不一定完全成比例,因而用规模收益来度量成本变化与产出变化关系具有很大局限。 需要利用规模经济的概念。  如果企业能够以低于加倍的成本来获得加倍的产出,就存在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反之,如果加倍成本来仅获得低于加倍产出,则存在规模不经济( Diseconomies of Scale)。 规模经济包含了规模收益这一特例,但是由于它允许企业改变投入品数量比例,因而具有更为普遍的分析意义,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经济学概念。  U型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表示存在规模经济,上升阶段表示规模不经济。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底部即平均成本最小值对应的产出量称为有效规模产量。 2020/7/7 23 规模经济( 2)  可以用成本 产出弹性( CostOutput Elasticity: EC)来度量规模经济。 Ec表示单位产出变动百分比所引起的平均成本的百分比:  EC = (DC / C ) / (DQ /Q ) ( 1)  ( 其中 C是总成本, Q是产出量)  成本 产出弹性小于 1时,说明小于 1倍的成本增加能够带来 1倍产出增加,因而存在规模经济;成本 产出弹性大于 1时,必须有大于 1倍的成本增加才能带来 1倍产出增加,因而存在规模不经济;成本 产出弹性等于 1对应了有效规模产出点。  变换公式( 1)可以看出成本 产出弹性是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比率:  EC = (DC / C ) / (DQ /Q ) = (DC / DQ ) / (C / Q ) = MC / AC 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因而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比率小于 1时,存在规模经济;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因而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比率大于 1时,存在规模不经济;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因而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比率等于 1时对应的产出量为有效规模产出量。 这与前面几何图形的结论完全一致。 2020/7/7 24 信息产业成本结构和经济特性讨论( 1)  大英百科全书 (Th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案例:  大英百科全书在过去 200年间是被举世公认为经典性的资料性工具书。 凭借其高质量内容与国际著名品牌 , 大英百科全书在 80年代售价高达 1600美元。 然而 , 1992年微软公司决定进入百科全书行业。 这个在很多领域向传统主导企业发起过攻击的软件公司 , 购买了一部内容平平的百科全书版权 , 装成 CD和多媒体 , 取名恩卡塔 ( Encarta) , 以令人心跳的每部。 微软进入导致大英百科全书市场份额急剧下降。 大英百科全书不得不作出反应 , 它推出了每年 20xx美元的网上发行项目。 一些大型图书馆订购了网上版 , 但小图书馆和很多个人仍然愿意购买更便宜的替代产品。 大英百科全书市场份额继续下滑。 英百科全书 1996年销售额为 , 仅为 1990年的一半左右。  1995年大英百科全书试图进入家庭市场 , 以每年 120美元订价向家庭推销 , 但收效不佳。 1996年又提供每部 200美元 CD版 , 但消费者仍然不愿支付比替代产品高于四倍的价格。 1996年大英百科全书被一家瑞士金融商收购 , 随之把每年网上订价降到 85美元 , 不久又把 CD版每本价格降到 , 试图通过价格竞争来占有更大市场。 与不到十年前的每部 1600美元价格相比 , CD版价格显然已经几乎是天壤之别。  ——C. Shapiro amp。 H. R. Varian: “Information Rules”, . 2020/7/7 25 信息产业成本结构和经济特性讨论( 2)  大英百科全书故事提示的信息产品成本结构第一个特征 , 就是绝大部分生产成本沉淀在提供第一份产品上;第一份产品一旦被提供出来 , 复制更多产品发生的成本相对而言微乎其微。 组织人员编撰一套新的百科全书也许需要投入 1000万美元 , 但是印刷一本百科全书成本相对而言很小 ,而在网上为另一位订户提供服务几乎不用花费新成本。  用经济学语言表述:生产第一份信息产品的固定成本很高 , 但是可变成本很小 , 因而复制产品的边际成本很小。 由于边际成本很小 , 一个厂商提供的信息产品数量越多 , 则平均成本越低。  一般而言 , 信息产品的生产供给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 这与很多传统行业和产品不同。 有的如木器加工业 , 固定成本较低 , 可变成本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有的如飞机 , 汽车 , 固定投入很大 , 每一个产品生产需要的可变成本也很可观。 百科全书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其它信息产品则是固定成本很高 , 而可变成本极低。 相互联网服务提供的信息产品 , 对于一定时期的实际需要来说几乎没有 “ 生产能力 “ 限制:一个厂商能够提供第一份信息产品 , 也比较容易提供 100万甚至更多份产品。  上述成本结构与 “ 盗版现象 ” 以及 “ 保护知识产权 ” 的联系。 2020/7/7 26 信息产业成本结构和经济特性( 3)  信息产品的另一个成本属性特点是 , 其固定成本中很大部分属于沉没成本。 也就是说 , 即便终止生产 , 提供信息产品支付的前期固定投入价值大都不能回收。 投资购买一幢办公楼 , 如果厂商退出 , 可以把办公楼在产品市场上出售。 然而 , 投资建立信息产品生产能力的成本往往不能收回。 如果一个软件公司提供的软件缺乏市场 , 该公司退出这一市场时没有可能回收雇佣人员编写软件以及为了宣传这一软件所花费成本。  这一特点增加了信息产业的投资风险。 在信息产业成为投资密集度很高的新经济增长点背景下 , 上述成本结构特点 , 加上缺乏历史时期类似投资的经验性参数 , 使得信息经济特别需要风险资本介入 ,因而派生地特别需要为风险资金提供 “ 出口 ” 的更加灵活的资本市场配合。  ——“新经济有多新 ”。 对这一问题在经济学理论层面求解 , 首先需要把经验性观察现象转换成理论性问题。 2020/7/7 27 学习效应与学习曲线( 1)  平均成本下降原因,可能是在达到生产能力之前产出增加带来固定资本单位产品分摊量的下降,也可能是由于较大规模生产可以采用更有效率的设备,技术和分工体系。 除此而外,工人和管理人员在熟悉他们工作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也会导致平均成本下降。 职员得益于实际工作经历的能力能力及其对生产成本影响被称作 “ 学习效应( Learning Effects) ”。  学习效应可能通过生产不同侧面过程发生作用。 例如,工人在重复性工作中,完成相同工序的速度加快;经营者在从原材料配送到组织方面逐步学会如何将生产安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